西交利物浦的“中国梦”

2019-03-22 01:02许宁NinaXu
国际人才交流 2019年3期
关键词:利物浦中国梦办学

文/ 许宁(Nina Xu)

常在书中看到,江南小城的魅力,在于一杯香茗,弥散于风;或与一把油纸伞,融于细雨。“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就像不老的神话,苏州就应是天堂般的美景,苏州就应是独抱山塘旧梦的清幽水城。

1988年我同家人从美国来苏州旅游,才真正体会到“温润如江南”,走在山塘石板小道上,感到一种古老的气息缓缓扑面而来,给人从未有过的宁静。这个拥有2500年历史的城市,如同一个经历过重重世事的老人,自有一种肃穆而苍老的气质。还记得那年来苏州旅游时,坐在开往太湖的大巴车上,当时车里的广播电台主持人在用苏州话做节目,我觉得苏州的吴侬软语特别亲切,那时候心里突然有个特别的感受,好像觉得我将来会跟这个地方有些关系。

东西方教育的碰撞

这些就是感性层面的感受,理性层面来话,其实在美国的时候我就一直想找机会回到华人社会来服务,我希望把自己的一些成果带回华人社会,把我的知识传授给这里的学生,把我在高校管理方面的经验带给快速发展的中国大学。随着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中国逐渐融入世界经济的大环境,不仅参与经济竞争,也参与人才的竞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校管理体制也在随之改革创新。中外合作办学作为中国近几年来教育国际化需求下的新面孔,引进国外的优质教育资源,已步入了规范化发展阶段,表现为办学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层次不断提高,在国际的影响力也逐渐扩大。我在美国密歇根理工大学工作的时候,就与中国的一些高校和教师进行学术交流,也常常因为跨国合作的教学项目穿梭在中国的几个城市。不得不说,中外合作办学在本质是针对中国面临的挑战和世界发展趋势培养适应国际化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影响中国甚至世界的高等教育。

2007年,机缘巧合下我在上海交通大学和美国密歇根大学的合作项目完成后,决定留在上海全职工作,但这个决定我只给自己最多两年的停留时间,只是想看看改革开放后的中国高等教育,也想更多地了解一下跨国的中外合作项目中,中国教育和大学实力究竟如何。2008年年底,就在我准备结束上海的工作返回美国时,另外一份聘用意向书让我又产生了动摇。这是一份来自苏州的西交利物浦大学的意向书,根据意向,我将作为高校行政和管理的一分子,为这个新生的中外合作大学服务。

说心里话,从1989年起,我一直在西方教育环境下学习和工作,已经熟悉和习惯了西方的生活与工作模式。其实回国之前,我比较担忧自己能否再适应中国高校现行的教学管理体制。在美国,高校的导师经常要和学生住在一个学院里,肩负着对学生生活起居、学业进展、思想状态等全方位的呵护和指导;每周几乎一半以上的时间都和学生亲密地在一起。实际上类似 “保姆+班主任+思想导师+学业导师”全方位的角色。然而现代的美国导师制度,已经慢慢地变成了以学术指导为主。因为现代的学生也逐渐变得独立和自信,不再需要生活上过多的监护和指导;而且大学逐渐平民化,学生众多,不再像以前的贵族精英大学一样,有很大的师生比。

我在上海的两年时间,也将我对东西方教育方法、受教学生群体等的认识提升了一个层次。我觉得西方没有我们那么严谨,家庭教育比较民主、开放,他们的小孩敢于挑战权威。东方的教育,从小就倡导要尊敬长辈、尊敬权威、不可以挑战权威。我看到学生们在课堂上对老师挺尊重的,即使心里有什么问题,通常都是下课后才问,不敢在课堂上挑战。问问题的比较少,生怕影响到学习效果。因此,老师上课时就会觉得好像学生没什么问题,这样的交流方式比较单向。另外一个可能影响到我们学习和教育行为的,就是高考。高考用几天的考试来决定学生能否进入高校,考题能考的内容就会局限于时间,高中的老师为了让学生通过考试,就会倾向让教育的方式和内容迁就于高考。很多教导的东西,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在最快的时间内反应答题,拿到高分。可是比较需要深入思考的解答难题的能力就不会那么注重,但是这些题目是学生以后就业容易遇到、比较难解决的。因此我也在参与学校教师及人才招聘的过程中反复强调,老师在指导学生做研究时,常常需要和鼓励学生和教师进行互动交流,因为研究就要创新,创新就是要打破,要找到突破点,不同的意见要激荡,寻求最佳的方法,这是最重要的。所以我们常常会把尊师重道放宽,希望学生能把传统的束缚摆脱掉,能从整个过程学到方法。有一点倒是要强调,有些东西是不能逾越的,比如考试不可以作弊,因为这样就会变成投机取巧。对于招聘人才的选拔,不仅仅是要国籍国际化、思维国际化,对于学术严谨的态度也是必备素质。

独墅湖畔,实现最初的梦想

适逢西交利物浦大学成立,我了解到了学校的整个状况,知道它是所全新的学校,有它独特的条件,我觉得这里是个可以成就我最初梦想的地方。随着时间推移,身处独墅湖畔的我越发感觉到这块古典而现代的交融之地让我着迷,在这里我看到了一个崭新的面孔,她有着古典的气质却带着现代的超群。相比于苏州园林中万人接踵的盛景,苏州工业园区被誉为“洋苏州”,不嘈杂,规划精致,国际范十足。园区的文化地标“圆融”雕塑坐落在金鸡湖畔,它所代表的“圆融精神”正是园区孜孜以求的核心精神所在,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新成员,在此集聚、交融、蜕变。

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中国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创造了新的发展契机,即高校中外合作应该从国际教学模式、师资队伍建设和政府政策引导三个方面进行改革,引进国外优秀教学资源和人才的同时,将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资源对外推广。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日趋自由化、网络化,人、财、物等经济资源也在全球市场上逐步实现了自由配置。高等教育资源作为国家竞争力的指标之一,对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深刻的影响。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外合作办学和跨国合作教育项目迅速增长,越来越多的传统高校和政府部门也参与并推动着教育国际化的浪潮。独墅湖科教创新区也正是秉承这样的“圆融精神”,发展至今十余年,科教创新区集聚了国内众多知名高等院校和国家级研究所,拥有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各行领先技术型菁英。随着知名度越来越大,现在的科教创新区已成为苏州工业园区的新地标,成为苏州向世界展示的新窗口。独特的国际化特色使现代的中国大学能够吸引来自全球的知识精英,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转化为中国大学强大的竞争力。

许宁 (Nina Xu),美籍华人,毕业于美国密歇根理工大学,现任西交利物浦大学行政总监,主管大学行政事务。自加入西交利物浦大学后,她充分利用在区域经济研究、大学治理及战略规划等方面的专长,制定了严谨的校园行政服务管理体系规划,进一步拓展教师招聘渠道,针对不同学科专业制定教师招聘策略。目前,她为西交利物浦大学下一个十年的校园管理发展规划了宏伟蓝图,包括探索地区国际化发展的新方式以及实施科学、严谨的行政管理规划等方面。

改革开放以来,我见证了中国东部地区的教育面貌发生的深刻变化,首先是许多新的教育观的出现,如教育先导性,要求牢固树立“教育是立国之本”的理念;新的教育消费观,要求学校的知识必须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必须成为一种知识快速转换的工具:新的人才观,要求学校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培养具有国际意识,具有竞争力的创新型人才;等等。不容置疑,这些新的教育观念将对我国教育发展的走向产生巨大的影响,目前中国许多大学就在不断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的高等教育理念和成功经验,认识到教育不仅是一个国家、地区的活动,而是全人类的共同活动,为世界各国具有各种文化背景的跨国集团、组织培养兼容性、适应性强的国际型人才,必须打破教育的封闭观念,树立教育的国际意识。

西浦模式,合作办学的良性探索

时光飞逝,这已经是我在苏州工作的第十个年头。对于一所学校来讲,十年是一个短暂的时期,但对一所新成立的大学来讲,这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因为它是学校雏形形成的时期。在短短的十年时间内,这所大学已走出了有自己风格的办学道路,在中国甚至国际上,这种办学模式都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我个人十分荣幸能见证这所大学的成长,并一直在学校行政事务管理岗位上做好自己的工作。西交利物浦大学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大时代背景下的产物。它成立的必要条件是两所学校领导及各级政府的创新魄力和胆识。另一个原因,是英国利物浦大学校长布恩教授和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王建华教授共同意识到,创办一所联合大学将是两校实施教育全球化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两校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开展教育合作,20世纪90年代利物浦大学经常与王建华教授探讨联合办本科教育的可行性。2003年3月,政府公布了《中外合作办学条例》。英国利物浦大学校长布恩教授一直致力于推动利物浦大学的教育全球化发展,并积极寻找与中国著名高校创办联合大学的机会。2003年9月,方大庆教授与蓝诚先生访问西安交通大学,其时王建华教授正式晋升为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与会时双方很快明确了合作办学的意向,王建华书记提出可考虑将联合大学设在苏州工业园区,并当即决定尽快实地考察工业园区的办学条件及环境。我深知一所国际一流大学的建立和发展,不能单单靠两所大学的能力,苏州地处长江三角洲的腹地,经济高速发展,周边有很多世界500强企业,又是中国传统的书香之地,苏州市政府对人才培养十分重视,大力支持教育和引进人才,并有长期规划。我想我与我的同事们是十分幸运的,在苏州市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下,在独墅湖高等教育区政府及教育投资公司的全力帮助下,在西交利物浦大学所有员工齐心协力、富有开拓精神的不懈努力下,西浦已成为中国合作办学的先锋。事实上,基于西浦的良性探索,目前中外合作办学已蔚然成风,中国学生的选择也越来越多。

面对生活环境中巨大的文化差异和复杂多变的社会背景,如何适应日益重要。在快速发展的中国,学生进入的是一个全新的世界,面临着永无休止的变化和新挑战,进入社会的那一刻,就得努力学习调整自己来适应变化,学会以阳光的心态、进取的精神、积极的行为管理好自己。

创业或企业家精神是一个颇具诱惑性的词语。“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经成了时下中国最流行的社会趋势,创新创业也是企业家精神最显性的标志。但我这里想强调的并不是创业,而是企业家精神及其真谛:企业家精神不等于创业,无法简单通过课堂讲解,而是需要在实践中体验和感悟。在中国大学工作的这些年,我看到了越来越多的中国高等教育工作者不只课堂引导和学习,更重视课外的学习、研究、实习及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鼓励学生培育自己的企业家精神,而且努力营造孕育这种精神的学习环境,以使学生融入其中,历练和提升他们的企业家精神和能力。例如苏州独墅湖畔的众多研究院、国际创新港和国际技术成果转移中心,构建从新想法、研究、技术成果转移到事业发展等系统的服务和咨询平台,支持学生的创新活动和能力训练。说不定在不久的将来,也许在校园里擦肩而过的陌生人正是一家世界500强企业的CEO或高管,甚至只要有足够好的创意和条件,中国高校学生也有机会可以直接在大学校园里实现自己的梦想,或在创新港孵化创新企业。

回顾在中国工作的十年,我感受到中国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变。我常常对学生说,不管你在哪个国家学习,云游万里都可以,可是要心系祖国。不管你是哪里来的,还是希望你能够回那里去贡献。“要怎么收获,先那么栽”,这是胡适之先生讲的。好的未来不是靠想出来的,而是要靠实际的想法和行动。我希望大家共同努力,让中国的高等教育越办越好。

猜你喜欢
利物浦中国梦办学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利物浦风情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