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芒,吴志华
[摘 要]在新技术和新教学理念的共同推动下,高职院校商科大类实训基地建设进入了新的周期。但高职院校实训室建设投资大、建设周期长、建成后的可变更性弱,需要在早期规划、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未来的使用价值。本文在研究高职商科类实训室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分析高职商科类实训室建设难的原因,并提出以开放共享的底层技术为基础,打破以专业为核心的实训室规划与建设,结合各大商科类专业特色,依托产业链、价值链统筹规划等建设措施,旨在提升实训室建设和使用的效率。
[关键词]实训基地;运营管理;实训文化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9.04.099
[中图分类号]G712;C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9)04-0-02
0 引 言
虽然高职院校制定的人才培养目标有所不同,但多定位于“一技之长+综合素质”,而培养“一技之长”依赖于完善的实训条件和实训课程。实训室是实训环境的重要载体,也是开展实训教学的场所。随着高职院校新一轮“一流校”“品牌专业”建设项目的推进,承担建设任务的专业多开展了新一轮的实训室建设。商科与一般的工科专业不同,实训体系的构建和建设需要统筹兼顾,打通底层基础数据,为实训环境的跨专业、专业群内共享奠定基础。在新零售背景下,依托大数据建设开放、共享的实训条件已经成为很多开设商科类高职院校建设实训室的必然选择。但是,现有关于实训室方面的研究多关注实训室建设,主要研究了实训室的规划、立项、建设及项目管理,较少关注实训室建成后如何在日常使用中管理实训室,而实训室最终能否发挥对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支撑作用,依赖高校日常的使用管理。笔者所在的管理学院开设了市场营销、工商企业管理、物流管理和电子商务4个专业,历经几轮实训室建设,现已建成包含信息化實训中心、专业实训中心、物流实训基地、创业产业园和创业孵化园等一体化、综合化的实训基地,并初步构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实训基地使用管理办法。在大数据背景下,如何高效、高质量地协同使用商科大类实训基地,成为新一轮高职院校实训条件开发、建设与管理的重要问题之一。
1 高职商科大类实训基地管理的现状
管理实训基地是实训基地建设的后续和日常工作。黄锦祝介绍了当前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主要管理模式;张学军等指出管理运行机制建设是实现生产性实训基地科学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证;姚洪略等分别从虚拟管理等多个方面对实训基地管理进行了研究。从国内现有的研究成果看,国内学者对实训基地的运行机制进行了较为充分的研究并形成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对大数据环境下更加开放、共享的实训基地管理的机制和制度建设研究不多。因此,高职院校有必要针对新环境下共享实训基地管理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1.1 大数据的开放共享实训室建设对实训基地管理提出了新要求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在应用层面取得进展,作为具有一定超前性的高等教育不断将大数据技术纳入实践教学环节。以商科类实训基地建设为例,用人单位对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要求高校将培养商科类学生纳入大数据环节。同时,在新一轮实训基地建设中,商科类实训室建设多考虑购买和使用大数据收集、处理、分析等功能的软件,同时购买、使用专业性教学软件也需要大数据提供支撑。因此,高校有必要统一规划、统筹实训基地建设,使实训基地购买和安装的软件可以实现基层数据共享共通,为后续专业群开放、共享实训基地建设奠定基础。
1.2 制度缺失增加了实训基地管理的难度
在传统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的使用和管理过程中,每个实训室都分别制定了管理办法,由实训员负责具体的管理过程。此种人为模式分割了实训基地的运营和管理,很难实现整体实训资源的合理调配和开放共享。同时,由于缺乏高层面的管理制度,客观上造成了同一个学院不同实训室之间管理水平和管控标准存在差异,不利于形成和传承学院文化和专业文化。此外,由于缺乏透明、全面的制度,加大了实训员管理实训基地的困难,无法判断实训室的使用和运行是否在规定范畴,可能引起实训员与教师、学生之间的潜在冲突。因此,高职院校有必要围绕实训室的建设、使用和管理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从而更好地服务实训教学。
1.3 实训基地建设和管理中专业文化的培养功能缺失
文化是一个组织区别于其他组织的显性标志。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应注重专业文化的建设,在学生毕业之前,培养学生对专业、职业等文化具有认同感。高职实训教学是高职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超过占总课时的50%。学生在学习过程依赖实训基地,而现有的实训基地建设和使用多关注实训软件、硬件的配置和建设,对实训文化和专业文化的关注不够。同时,商科类各专业实训室缺乏统一规划,各成体系,客观上造成了整体实训基地的文化差异和混乱。因此,在实训基地的建设尤其是后续使用过程中,高职院校应将文化纳入运行管理体系,构建多层次的文化培养机制,培养和传承专业、职业文化。
2 大数据背景下高职商科大类实训基地管理的对策
结合实训基地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各类现象和潜在问题,本文以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学院(职业店长学院)实训基地运行管理中的优秀做法,在广东省兄弟院校优秀经验调研的基础上,对高职院校商科大类实训基地运行管理工作提出了以下建议。
2.1 建立管理组织,实现从管理向服务的功能转型
以专业群为依托的实训基地往往涵盖多专业、多类别实训室,有场地管理、设备管理、资产管理等烦琐事项,没有合理的分工可能会造成多人管理却又无人负责的情况。因此,高职院校有必要结合实训基地管理过程,建立以学院领导为第一责任人,指定实训员为直接责任人的分工管理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工作分工表,并由实训员负责人负责统筹实训基地日常管理和建设工作。通过科学的分工,建立实训员和实训基地运行之间的联系,力求实现事情有人管、事情有人办、事情能办好。同时通过培训等提升实训员的服务意识,从而为使用实训基地的师生提供更好的服务。
2.2 建立和完善多层次管理制度,提升实训基地运行绩效
校内实训基地是学院实践教学的主要场所,为了合理使用实训基地资源,充分、高效地发挥校内实训基地的作用,更好地服务高职教育教学和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校内实训基地应根据学校等相关规定,结合所在学院的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多层次的管理制度。以笔者所在的管理学院为例,学院建立了涵盖人员分工制度、安全管理、资产管理、档案管理、实环境管理、设备使用与管理、学生守则和实训指导教师守则等一整套管理制度,建立了实训基地使用和管理规范,从而校内实训基地能够在规则范围内更好地服务实训课程相关的教师和学生。
2.3 打造多层次实训文化,提升实训环节培养质量
林斌指出高职实训室文化是以教师、学生为主体,以实训室为载体,在学校自身发展实践中形成的,具有本校特征的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的综合。实训基地是以专业群为纽带、涵盖众多实训室的物理集合体。实训基地文化应该更侧重培养专业群人才,以实训基地软、硬件为依托,充分展示基地的职业特色。同时,校内实训基地应在实训基地文化基础上构建实训文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观。因此,高职院校有必要建立多层次的实训文化,以提高学生培养质量、提升实训课程教学效果为目标,为学生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基础。实训基地文化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具体涉及实训基地环境、物质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首先,对实训基地场地进行环境布置,包括外墙、过道、大厅等,综合利用可利用的设施,进行实训场所、校企合作企业、优秀毕业生等方面的介绍与宣传。其次,在实训基地物质文化建设方面,各实训室硬件的购买和布置需要契合专业群的特点,从而为与企业实际工作环境对接打造真实的工作环境文化。其次,在精神文化方面,构建涵盖个人行为、班级行为、专业行为3个层次的文化建设,通过制定评比制度等推动精神文化建设。最后,通过多层次的文化建设,打造特色实训基地。
3 结 语
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周期长、投资高,建成后如何实现高质量的运营管理将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本文通过结合笔者所在院校实训基地的运行情况,指出现有的实训基地运营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通过合理分工、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3个方面加强实训基地的运营与管理,在不断提升实训基地使用效率和使用效果的同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质量,从而形成有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主要参考文献
[1]黄锦祝.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管理模式与机制创新[J].教育与职业,2011(2).
[2]李静.虚拟管理:高职公共实训基地管理的有效选择[J].职业教育研究,2009(8).
[3]李伟霖.英国曼彻斯特城市大学实训室管理概况和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7).
[4]林斌.高职院校实验实训室的信息化建设[J].信息系统工程,2016(7).
[5]梁小婉,沈小娟,林峰.高职实训基地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实证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
[6]吕和荣,孙凤琴.创新创业教育导向下高职实训课程的改革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4(14).
[7]姚洪略.略论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管理模式[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2).
[8]张学军,张丽颖.定岗双元模式下生产性实训基地管理运行机制的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