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养成教育

2019-03-21 16:55董忠格吉
成功 2019年7期
关键词:行为习惯教学活动习惯

董忠格吉

西宁市水井巷小学 青海西宁 810000

新课改的深入,学校、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均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学生日渐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角。因此,如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是所有教师面对的重要教学课是题。而这一切的前提条件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数学是所有课目中逻辑性和抽象性较强的学科,且与生活密切相关,所以,良好而有效的教师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由此促进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小学正是打基础的时候,正确学习方法的引导,对于学生掌握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具有积极的作用。

一、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素质教育是新课改的重要内容,为引领二十一世纪新生代更好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是重要因素之一[1]。这就要求,教师所开展的教学活动,需要满足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符合社会发展对于人才的要求,需要利于学生汲取知识、养成道德理念和行为习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学习角度而言,利于学生养成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习惯,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从品德教育而言,利于学生从小养成完整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及优秀的品德;从小学数学教学而言,利于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其数学思维、数学素养及严谨的求学态度。数学是一门严谨学科,一个小数点就有可能导致全盘皆输,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讲,数学的教学活动过程,实际上也是培养小学生严谨、务实、认真的学习习惯的过程,对于小学生未来走向社会,做人、做事均有积极的帮助。

二、以小学数学养成教育教学路径之探究

(一)以情感传递为平台,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

在小学阶段,教师对小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因此,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需注重情感的倾注,让每位学生,充分感受到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和尊重。一旦学生的情感得到满足,学习兴趣就极易被激发出来,这是促进小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因素之一。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传递对学生的喜爱和尊重,特别是多表扬和鼓励,让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更加浓厚。

(二)以优质管理与引导教学,促小学学生专心听课习惯养成

小学阶段,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自制能力差、注意力不持久、情绪不稳定。因此,促进小学生专心听课习惯养成教师需做好四介方面的工作[2]:一是赏罚分明。常言说没的规钜,难成方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位学生,做到赏罚分明,表现优秀的理应表扬奖励,犯严重错误者严肃批评。二是帮互小组。以品学兼优学生带动,促进全体学生共同成长进步。三是良好班风。营造积极向上,学习交流互动,乍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好学风。四是主动实践。引导学生将所学应用于生活,解决实际问题,逐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三)以教授方法为主,经引导为辅,促小学生认真计算和主动检查习惯养成

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学习的最基本能力。因此,在教授解题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小学生解题方法,更需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主动检查的良好习惯。当小学生养成良好的检查作业题习惯时,其计算能力也会随之提高。

(四)以正面评价为主,促小学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习惯养成

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对于小学生行为养成具有重要意义。从学习方面而言,利于学生加深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记忆;从品德养成而言,利于小学生对存在问题的反思,易于发现和改进问题,促其养成务实任干的良好品质。因此,教师对于小学生要以正面评价为主,以增强其学习自信心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五)以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联动,促小学生整体素质提高

小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因此,教师需加强与学生家长多沟通情况,及时发现和纠正孩子们的不良习惯;共同分析其思想状态及存在问题,共同商议促其改正的方法,共同促进孩子们良好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综上所述,养成教育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其自主学习,促进教学质量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对于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促其未来健康成长具有积极的意义[3]。

猜你喜欢
行为习惯教学活动习惯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幼儿抓起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上课好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体育课中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