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的大众化传播实践研究

2019-03-21 23:13刘超任婷重庆邮电大学软件工程学院
传播力研究 2019年11期
关键词:大众化中国梦形式

刘超 任婷 重庆邮电大学软件工程学院

“中国梦”不仅是国家民族之梦,更是人民之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①“中国梦”是具体的,是富有实践的,是全国各族人民以及整个中华民族奋斗的目标、前进的道路。为了更好地践行和实现“中国梦”,我们就必须落实“中国梦”的传播,让人民群众更深入细致地了解“中国梦”的内涵、本质之所在。

一、大众化传播是践行“中国梦”的重要理念

所谓大众化传播,就是以大众文化为媒介,以大众形式为载体,将“中国梦”的主要内容和大众文化有机结合,通过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广大人民群众既接受传播内容,实现自我教育,由自觉向自发地参与到“中国梦”的宣传工作和建设事业当中来。

(一)“中国梦”的本质特征要求传播形式的大众化

民族性、大众性、世界性和时代性是“中国梦”的本质特征。从内容上来看“中国梦”不仅只是中国人的梦,更是民族之梦、世界之梦。区别于“欧洲梦”、“日本梦”、“美国梦”等等,“中国梦”是个人命运和国家前途有机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的必然结果,它反映了当前中华民族发展的时代特征。其本质内涵就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从而真正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传播和实现“中国梦”不仅只是某个政党或几个群体的任务,更是全体中华民族的目标和任务,这就要求我们在传播过程中更应该注意形式的大众化。一方面,我们要通过大众化的传播形式,让人民群众更加了解“中国梦”的本质内涵,认同“中国梦”的奋斗目标,从而投身到“中国梦”的建设事业当中来;另一方面,通过大众化的形式,将人民群众纳入到“中国梦”的宣传工作中来,更好地推动中国梦的传播和发展。

(二)大众化的传播理念符合“中国梦”的本质要求

大众化的传播方式抓住了理论传播的基本规律,将“中国梦”的基本内容融入到人民群众的社会生活中,通过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表达出来,使抽象空洞的概念变成生动具体的实践,让广大人民群众从根本上认识到“中国梦”的本质内涵。同时,大众化传播方式为大众自我教育的提供了平台,抛开了宣讲式的灌输教育,百姓在大众娱乐中潜移默化地实现了自我教育,并且实现了又受众向传播者的蜕变,成为了大众化传播“中国梦”的重要形式。

全国在大力传播“中国梦”的宣传工作中,通过运用大众化传播手段,在解读理论掌握群众的道路上有了新的突破和新的发展。各地丢掉了以往座谈会、宣讲会等枯燥发挥的传播方式,通过开展发掘地方特色、提炼城市精神、增添群众活动、开设网络平台、开辟红色旅游等形式,将“中国梦”的基本内容进行大众化解读,使广大人民群众在娱乐中开怀、在学习中通透、在生活中明白、在旅途中舒心,真正了解和掌握了“中国梦”的方方面面。

二、大众化传播“中国梦”的主要形式

大众化传播将“中国梦”融入百姓的生活,人民群众通过生活中的实践,认识、掌握“中国梦”,并且成为实践传播的一分子,实现了“理论掌握群众——群众运用理论——群众传播理论”的人民群众自我教育的大众化传播模式。大众化传播不仅是一种传播理念,更是一种实践方式。它将传播与实践紧密结合,有机统一。传播为实践夯实基础,实践为传播巩固成果。这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一个新的创举,为提升“中国梦”的社会影响力和凝聚力,提供了新的传播、实践思路。

在“中国梦”宣传工作中,组织理论学习、宣讲先进事迹、新兴媒体传播作为大众化传播“中国梦”的重要手段,在实践中发挥着无可比拟的传播优势,既贴近了群众,实现了大众化传播;又创新了思维,开辟了实践“中国梦”的新的形式,真正实现了“中国梦”的入脑入心。

(一)理论学习坚定信念

理论学习作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重要方式,但是传统的灌输式的宣传形式,显然已经与当前丰富多彩的时代发展脱节。在推动大众化传播的过程中,从中央到地方,纷纷探索通俗理论读物和运用电视纪录片的发展道路。从各类“中国梦”书籍的出版,到各种“中国梦”纪录片的开播,理论读物和电视传媒已经成为了理论学习大众化的重要载体。这些通俗理论读物和电视纪录片是对古今优秀文化,中外传世之作以及马克思主义经典的提炼;是中华文明,以及世界先进文化的经典代表;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扬,对民族精神的传承,对世界文化的赞扬,更是对中国道路和对“中国梦”认同。比起传统的理论书籍,通俗理论读物少了几分死板,多了几分睿智,不论从内容上、理论上还是层次上都有所深化。

各地开展的理论宣讲、讲座论坛等形式也成为了理论学习的重要形式。这些理论宣讲、讲座论坛,打破了以往的传统形式,采用了更加贴近百姓的方式,如读书会、报告会、知识竞赛、主题教育活动等,有效地推动了理论学习大众化的发展,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与此同时,先进事迹宣讲作为一种榜样精神的传承方式,其贴近生活、感人至深的传播形式一直受到人们的青睐,它是对理论学习的一种新的补充和发展。先进事迹是榜样教育的重要载体,列宁指出:“模范工作是培养工作人员的园地,是可供仿效的榜样,有了这种榜样,仿效终究是比较容易的事,何况我们又能给以帮助,使这种榜样在各地能够而且必须得到广泛的‘仿效’。”②

先进事迹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通常扮演者例证的重要角色,对理论起着支撑作用。群众也更愿意接受从他人的事迹或故事中所反映或折射出来的一些深刻道理。全国各地充分发挥低于历史资源和周围社会感受事迹,将它们运用到“中国梦”的宣传中,使百姓从身边事感受到“中国梦”的存在力量,并且将“中国梦”的先进事迹通过故事的形式传遍大江南北,打破了以往宣讲会的枯燥乏味,多了几分生动活泼。

(二)新兴媒体贴近百姓

新兴媒体作为时代发展的产物,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之一,也是最贴近百姓的媒体形式。在社会思想日益活跃,各种价值观念相互碰撞的今天,人们思想交流日益频繁。特别是互联网和手机普及,更是给人们的思想交流提供了平台。由于手机和网络的特性,人们更加愿意接触和相信这一类媒体。

全国在宣传“中国梦”的过程中,利用新兴媒体将一些内容积极向上、内涵丰富的文章、微博传播给广大人民群众。在传播形式,新兴媒体打破了传统媒体单向传播的,群众之后与被动接受的窘境。新兴媒体以其及时性、互动性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使得“中国梦”的传播更加贴近群众、深入群众。同时,新兴媒体淡化了传播主客体之间的界限,广大人民群众既可以是传播的主体,又可以是传播的受众。

与此同时,一些西方腐朽思想和不良信息也开始在网络上和手机间流传,给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影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新兴媒体传播主流内容既饱含了马克思主义信念,又蕴涵了中国优秀的民族精神。同时,借助新兴媒体的及时性和互动性,及时地对错误思想进行疏导,有效地遏制了西方思想对我国社会造成的影响。

新兴媒体的使用,更加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人们将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通过网络或手机接受、讨论或者传递。当人们在百忙之中或者在闲暇之余,对新兴媒体上的信息进行讨论或者筛选的同时,在这不经意的瞬间,让“中国梦”的主要内容也悄然地进入到百姓的内心深处。新兴媒体在大众化传播“中国梦”中的广泛运用,提升了社会的整体思想素质,改善了社会精神面貌,真正做到了站在时代的高度,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百姓。

三、结束语

“中国梦”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深化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体制改革,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举措,为进一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精神保障。“中国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目标最本质的体现,学习实践“中国梦”活动其本质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创新是中华民族时代精神的本质体现,在开展“中国梦”的活动中,全国各省、市将创新形式、推动传播、促进发展作为思想准绳,结合地方特色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实践之路。

大众传播的方式逐步成为全国宣传“中国梦”的重要形式。大众传播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和娱乐方式,传播“中国梦”,在社会上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引导社会其他价值观的发展。大众化传播是将“中国梦”的主要内容,通过身边事、社会情、大众语的形式进行通俗的传播。让群众从自身环境出发,真正地感受到“中国梦”、用心去认识和接受中国梦。

注释:

①习近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N],北京:人民日报,2013年3月18日,第一版.

②《列宁选集(第4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16 页。

猜你喜欢
大众化中国梦形式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现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观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朗读者》: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大众化探索
发现“形式” 践行“形式”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