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在电影《邪不压正》中的影像表达

2019-03-21 22:23
传播与版权 2019年5期
关键词:潜龙尊师重道法家

李 敏

(江西财经大学人文学院,江西 南昌 330032)

一、传统文化与电影关系

植根于五千年历史的土壤,讲好中国故事、打造中国品牌优势、展现大国文化底蕴,是当前电影、电视首要解决的问题。而优秀的、赋予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元素的注入对电影而言更是锦上添花。以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注重体现中国文化的内涵,彰显中华文化的魅力,所以,文化是抽象的也是具体的。

(一)文化是抽象的

一般而言,大众普遍认为文化是抽象的,文化的本质是文明,这种文明是精神文明也是物质文明,它通过人类的思想意识进行传播和发展。人们将其归结为精神文明,因此文化是抽象的。如我们所讲的道德、品行,它们都需要人们的自我意识去传达,而并非是某一具体的、可指的事物,意识的所指本身就是抽象的所指。

(二)文化是具体的

文化是具体的,文化可以通过很多载体来呈现,也可以通过不同渠道来展现。文化的载体有很多,我们可以通过电影、电视、报刊、杂志等来表现文化,利用这些载体将文化的某种内涵和某种价值意义更为生动形象地传达,这时我们所触摸到的文化就是具体的、清晰可见的,因此文化也是具体的。

(三)传统文化与电影的关系

电影作为文化的载体,最直观、最清晰、最具体。电影可以将文化的语言文字转换为一个个画面镜头,或者赋予某个人、某个物体以文化内涵,人们可以通过这些切实形象化和具体化来感受文化,电影对文化的展现就是由无形到有形的过程。如电影《黄土地》这部电影就是通过大量的写意画面,将黄土的广漠与沉厚展现得恰到好处。但影片实际是对中国文化的反思,只是将这种文化赋予到黄土地上,以此展现历史的纵深和岁月感。

传统文化依赖电影来展现,电影通过传统文化来提升深厚底蕴,二者相辅相成。传统文化需要通过电影达到宣传和继承的效果,电影也需要注入更多的文化内涵,并运用多种艺术手法进行表达,以此展现电影的广度、深度以及人文韵味。

二、《邪不压正》的传统文化思想

电影《邪不压正》所展现的传统文化思想很厚重,既体现了儒家思想的“尊师重道”“血亲复仇”“仁、义”,又展现了法家思想的“义利观”“人性观”以及“法术势相结合”。整部影片由表及里向人们传达了外儒内法的传统思想,最为精彩之处就在于几组既对立又统一的人物关系对法家思想的阐释。

(一)儒家思想

影片儒家思想主要体现在人设、主旨、人性等方面。例如,通过李天然与朱潜龙一正一邪的人物形象,将儒家思想注入人物中,再由人物和事件带动剧情。由此,在电影中我们看到了儒家的“尊师重道”“血亲复仇”“仁、义”等传统思想,而这些思想无疑让电影作品更有深度,提升了电影的内在质量。

1. 尊师重道。尊师重道最早出现在《后汉书孔僖传》。该书讲到,儒家文化倡导尊师重道,“尊师”“重道”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都强调了做人的基本秉性。

影片讲述了北洋年间,习武少年李天然目睹师兄朱潜龙勾结日本特务根本一郎,杀害师父全家。李天然侥幸从枪下逃脱,被美国医生亨德勒救下,并在伤愈后受命回国。

从影片的两位主人公李天然与朱潜龙的人物形象对立关系来看,李天然对师父一家人的感情浓厚,尊师重道,敬仰师父,因此获得了师父的青睐。虽然他是师门中的小师弟,资历较浅,但师父还是决定将女儿和山庄交给李天然,李天然可谓是师傅的得意门生,足见其为人秉性。李天然天性忠厚、善良。而他的大师兄朱潜龙则完全相反,他背叛师门、狡猾奸诈、勾结日本人残害师父,完全没有尽到徒弟的职责,更谈不上尊师重道之礼。影片《邪不压正》将儒家尊师重道的思想,融入人物对立关系上展现,在一正一邪的人物形象表达上使之更加具体和明确。同时,在具象和意象上都能让观众深刻感受到儒家的尊师重道之法,并通过人物的细节展现,如李天然的一个眼神,或者师父的言语,都有很深的意味,值得细细品味。

2. 血亲复仇。儒家经典《礼记·典礼》说道:“父之仇弗与共戴天,兄弟之仇不反兵,郊游之仇不同国。”儒家另一部经典之作《春秋公羊传》也讲到:有仇不报非君子。在当时,比照儒家伦理,血亲复仇在儒家看来实则代表了一种“孝行”。当然在当下看来,儒家的“血亲复仇”显然与时代不符,我们讲究的是法制社会。时代不同、所处环境不同,这里探讨的“血亲复仇”侧重点是电影如何将儒家的这种思想在影像上呈现。

从电影《邪不压正》的整体框架来看,故事的核心是围绕李天然替师报仇这件事展开的。但俗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影片中师父对李天然犹如再生父母,有养育之恩,他将师父看作自己的亲人,所以才决定为师报仇。但报仇这一过程并非简单之事,电影中李天然多次为谎言蛊惑、错失时机,终于下定决心,在红颜知己帮助下开启复仇行动,并使整个灭门事件和人物底细暴露世间。这里李天然的人设和整个复仇计划就展现了儒家的血亲复仇的思想,并认为这是一种孝行、正义的体现。

3. 仁、义。“仁”为“五常”之首,“仁”的基本含义强调的是对生命的尊重与关怀,即“以人为本”。《礼记·中庸》对“义”的解释有“适宜、应当”之意。“义”最核心的内容是正义与公平,它代表着“天下之公义”。“仁、义”是儒家重要的伦理范畴,本意为仁爱与正义。在《礼记·曲礼上》中就强调了仁、义观念的重要性。

影片中李天然是伸张正义的化身,为了给师父一个交代,也为了给社会一个交代。在被师兄朱潜龙栽赃陷害的过程中,他拼尽全力也要还自己一个公道,同时告诫人们邪不压正,正义终归会到来。因此,不管过程多么艰辛,但“仁、义”的思想和邪不胜正的思想汇聚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让李天然变得更强大,也让他的这种力量成为了社会的主流。电影《邪不压正》所传的主旨就是正义可能会迟到,但从来不会缺席,从这一点来看,它与儒家提倡的仁义思想不谋而合。

(二)法家之势

影片中虽然多处体现了儒家思想观念,但最关键的是《邪不压正》这部电影包含了许多法家思想。例如,法家的“义利观”“人性观”以及“法术势相结合”等这些思想在影片中均有体现,最为重要的是外儒内法。儒法并济的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深远,尤其是这种思想在电影的影像表达的技巧上也值得深思。

1. 人性观。《商君书·算池》中商鞅认为,人的本性与生俱来,人的一生就是追逐名利的一生,人的所有行为都受制于好利的本性。因此,法家主张人性本恶,有利益在前的吸引以及好利的本性。

影片中的大反派朱潜龙伙同根本一郎杀害师父满门,手段极其残忍。后投身警界,一路晋升为北平城警察局局长。原本朱潜龙和李天都是师父收养的,随师父姓李,但为了认朱元璋做先祖,他改姓朱足见他的野心——要做皇帝。

朱潜龙为达目的做了以下三件事:(1)抢夺山庄、残害师父后投身警界谋取官职。(2)种植鸦片,为日牟利后晋升为北平城警察局局长。(3)认朱元璋做先祖,野心勃勃想当皇帝。朱潜龙所做的三件事体现了法家的人性观,人本好利,人生来就是追名逐利的。

此外,《韩非子·难一》中讲到,做臣子的给君主卖命,君主用高官厚禄买臣子的命,君臣关系不过是充满铜臭味的“利益”关系而已,这就是法家主张的“人皆自利”。

影片《邪不压张》在法家义利观的体现首先来看电影中的几组利益关系。(1)蓝青峰与亨得勒合作关系,最终亨德勒知道真相后蓝青峰为了自己的私利将其杀害。(2)蓝青峰与朱潜龙合作关系,最后利用李天然杀害朱潜龙,从中获利。(3)朱潜龙与根本一郎合作关系,却因为蓝青峰开的条件答应杀根本一郎。因此,电影在展现这几组错综复杂的人物合作与对立的关系中,都体现了“人皆自利”的思想。

2. 义利观。虽然商鞅在《商君书·开塞》中指出,人与人之间也是纯粹赤裸裸的利益关系,“利”是人的一切行为和交往的唯一动力,人性好利。但是,在这种义利观的支配下,法家思想家们也触及到了公和私的话题,法家肯定“利”,但有“公、私”之分,他们主张去私行公,要去私利、私欲。

法家义利观的展现,在电影《邪不压正》中有两个典型的代表人物——关巧红、唐凤仪。关巧红的父亲被斩首示众后,她的私欲是将复仇寄托在丈夫身上,由于丈夫不支持复仇,最后,她放弃这种依赖他人的思想,她帮助李天然实现复仇,最终独自为父复仇。唐凤仪是权贵之中的美艳交际花和朱潜龙的情人,渴望和李天然在南太平洋买下岛屿准备去过神仙日子,但最后放下自己的私欲,在日本侵略者进入北平,走过前门楼子的时候,她从前门楼子上一跃而下,砸在了坐在石狮子上耀武扬威的日本兵身上。这两位女性完美地展现了法家思想提倡的去私利、私欲。

但从电影的主旨内涵来看,“邪不压正”无论是自身私利,还是李天然最后将朱潜龙铲除,都体现了法家去“私利”的主张。从小层次来看他是为父报仇;上升到社会来看他证其身明是非;再到上升到整个时代来看,他是还时代一个真相,给时代一个公平。

3. 法、术、势相结合。商鞅、慎到、申不害三人分别提出重法、重势、重术,各有其特点。到了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时,他提出了将三者紧密结合,灵活运用法、术、势,就可以劳心而不费力。

影片《邪不压正》将法家思想“法术势相结合”的典型代表就是蓝青峰。蓝青峰其实都有铲除朱潜龙和根本一郎的意思。在他的设局中让朱潜龙和根本一郎自相残杀,筹码就是李天然。他十几年前救下李天然就设下了这个局。他既是爱国者,又是阴谋家与刽子手,原因有以下三点:第一,蓝青峰大义面前坚持不做汉奸。第二,为了目的不择手段,杀害亨德勒先生。第三,一盘二十多年的大棋,各方利用。因此,将法术势结合,真正操控的人实际是蓝青峰,他一直步步为营,运筹帷幄。

在影片最后,朱潜龙给李天然讲法律,李天然还是接着杀他,这体现了法家学说的一个基本观点:侠以武犯禁。还有法术势,法代表了规则,狭义来说就是法律,术即赏罚,广义来说就是手段权谋,势可以说是大势,也可以说是人心。整部影片很多地方都出现了势大于术大于法的韩非子思想。朱潜龙一直认为自己有优势或特权,一方面他陷害李天然,万民均认为李天然是不忠不义不孝之人;另一方面,他自认为有特权可以利用自己的特权铲除所有障碍。

三、结语

关于电影《邪不压正》的解析,大多数人还是会从鬼才导演姜文入手,或者从姜文电影的风格、叙事化和类型化分析,基本上没有走出“姜文电影”这个圈层。从传统文化思想的角度来看,这部电影也十分具有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尤其是这部电影所展现的儒家的正统仁义思想,以及法家的人性、义利、法术势相结合等核心思想都是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这些思想通过电影影像将其模糊的、意象的东西具体化、清晰化,更直观准确地展现出来,再一次提升了观众对传统文化和传统思想的体验感。

作为大众文化艺术产品,电影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彰显时代精神的主要表现形式和传播的重要载体,而传统文化是提升电影内涵和影响力的重要指标。因此,在当下最重要的是如何将传统文化更好地进行影像表达,让更多优秀传统文化再次展现在大众的视野,让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影响力不断提高。以影像化的独特形式传承传统文化,向世界各国传播最有中国特色的、最具号召力和影响力的传统文化,这是每个电影人共同期待的结果。当代文化正在逐渐变成一种影像文化,它赋予更多优秀传统文化以生命,让传统成为经典,也让经典再次鲜活。

猜你喜欢
潜龙尊师重道法家
关东大火坑
“潜龙三号”来闹海
小小书法家
小小书法家
小小书法家
魏昭尊师重道
浅谈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尊师重道意识
小小书法家
潜龙师对解读契丹文字辽代国号的学术贡献
潜龙先生八秩寿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