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教材,明确将阅读名著列入了课程计划,并将之命名为“名著导读”。这不仅凸显了经典的地位,而且强化了“导”的价值。编写者既给了读这一类书的方法,又给了深入研读的路径,从多个方面由浅入深教会学生读书、教会学生思考,可谓用心良苦。然而,在教学中如何落实好教材的编写初衷,让孩子们真正爱上读书,学会选择好书,用读书改变内心,用思考构筑灵魂呢?
目前,在进行名著导读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们普遍面临一种困境:对于教材推荐的名著,学生提不起兴趣。这种现象背后存在多种原因:学生不知如何进入,或者进入了只是随便翻翻不知该关注什么,或者读的过程中不知该思考什么,读完后该与人分享什么……总之,没有一个能够打动心灵的入口,怎能让学生提得起兴趣呢?教师们的通常做法就是布置学生去读,笼统地要求读后要交一篇心得之类的作业,有时甚至连教师也不了解学生将要读的这本书有何价值。
真正要引领学生进入阅读的世界,需要的是一种境界:师生共读一本书并分享阅读体验。也许这些书,教师在做学生时读过,然而这个时代的学生读这些书有怎样的需求,教师还得重新寻找;也许这些书,教师从未读过,这也无妨,面对同一本书,又同处于一个时代,师生共读,自然会有体验需要分享;也许这些书,少年和中年、老年读来滋味不同,这又恰好是值得和学生分享的难得的人生体验……重读或是新读,都不妨碍师生作为一个社会人分享在这个时代读这本书的价值和意义——“导”的价值,正在于此。
“导”的前提,是做好一个探路者。和学生一起寻找进入阅读名著的道路,去探索这条路上的各种风景,已成了教师在名著导读的教学中刻不容缓的责任。教师需要先行一步,了解学生的需求,才能“探”有所获,“导”得有理。那么,怎样“探”呢?笔者在此分享几条建议。
学生提不起兴趣,往往是因为年代的久远、环境的差异让他无法兴奋。要点燃兴奋点,需要找到学生的心理需求和作品之间的连接点。所以,教师要同时了解作品和读作品的学生。
七年级上册的第一次名著导读就安排了鲁迅的《朝花夕拾》,学习定位是“消除与经典的隔膜”。许多老师反映,学生面对这部作品,完全不了解当时人的生活,不习惯鲁迅的表达方式,所以很难读进去。那么,教师从哪里将学生带进去呢?这个单元的教读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是一个很好的入口。单元提示中有一句话非常关键——“我们可以了解不同时代少年儿童的学习状况和成长经历,感受到永恒的童真、童趣、友谊和爱”,这句话提示着阅读过程中的关注点。教师在教学设计中须告诉学生,文中这些孩子和你们年龄相仿、天性相通,引导学生去了解百年前的儿童的学习状态、生活状态,从中寻找作为儿童心理的相似之处。当他们在阅读过程中发现:同为儿童,拥有好玩、好奇的天性的时候,就懂得了成长过程中他们与文中孩子有着相同的渴望和相似的苦恼。不要放大时代和环境的不同,而应引导他们关注相通之处,才有可能引起共鸣、提起兴趣。当他们渴望了解更为丰富的那个年代儿童的生活内容时,就能走向《朝花夕拾》整本书的阅读。由此可见,整合教学资源很重要,利用教读课文找准打动孩子内心的那个入口,才能将他们带入作品的世界,努力消除与经典的隔膜。
了解学生的兴趣需求,努力去理解这个时代学生的心理状态,我们才能找到那个入口。这已经不仅仅是语文教学,而且是实实在在的语文教育,育人比育才更重要。读书,是为了让人的精神生活更有滋味!
学生拿着厚厚的一本书,常常是翻翻而已,不知该怎么去读,嘈杂的生活状态也让他们无法耐心地安静地读一本书。这时候,老师的探索重点应该是从书中找到可以让孩子有所收获的方面,帮助学生带着关注点去了解作品的阅读价值。
以八年级上册的《昆虫记》为例,教材拟定的教学目标是教会学生读科普作品。今天这个时代回看这部作品,如果是以学习科学知识为目的,那么这部书远远不如Discovery之类的纪录片好看,现代技术早就能将各种昆虫的生活状态以更加直观的形式呈现,并且无比逼真,学生还有必要去读文字吗?当然有必要!因为今天的学生去读这部书的时候,了解知识已经是次要目的了,而透过文字去品读科学精神则成为了最重要的目的。如果老师们作为探索者已经读过作品,就不难发现,这份科学精神中尤为动人的方面是作者法布尔对生命的态度。教材在导读文字里引用了法布尔的一段非常动人的话:“你们是把昆虫开膛破肚,而我是在它们活蹦乱跳的情况下进行研究;你们把昆虫变成一堆既可怖又可怜的东西,而我则使得人们喜欢它们;你们在酷刑室和碎尸场里工作,而我是在蔚蓝的天空下,在鸣蝉的歌声中观察;你们用试剂测试蜂房和原生质,而我却研究本能的最高表现;你们探究死亡,面我却探究生命。”法布尔从不满足于仅仅记录昆虫的生活,他关注的是昆虫活生生的生命过程。这一点,即使是在今天这个高度发达的文明社会,也仍然是有价值的,多少人为了利益而罔顾生命存在的价值?这已经不仅仅是个科学问题,而是全人类必须面对的社会问题。当我们为学生导引这样一个方向的时候,学生去品读法布尔的文字,读到的是一个科学家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而不是只读到一点点和修辞手法有关的文学手段,他们能触摸到科学家柔软的内心,美好的灵魂。
一本书,值得关注的内容会有很多。然而,教师的“探”,需要瞄准和人类精神相关的内容,才能唤醒自己心中被尘封很久的激情;教师的“导”,需要指向那些触动灵魂的内容,才能唤醒孩子心中那些美好的东西,足以抗衡冷漠的世俗社会。读书,是为了心灵更加澄净。
读书,并非走马观花,积累一点闲聊时的谈资。真正读懂一本书,是需要钻进书里研究,才能有所发现的。关于这方面的引导,需要用好教材设计的“专题研究”。全套教材,每一次名著导读都设有这个专栏,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将书读深读透。如果将读书作为一个项目,那么,读书的过程,就应该是一个通过学习不断有新发现的过程。这是培养读书思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这时老师“探”的重点,应该放在寻找有价值的研究专题上。除了教材推荐的三个专题,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读书感受或是兴趣重点来选择并设计,教师自己也应该做到“胸中有沟壑”,才有能力应对学生千奇百怪的选择。
比如七年级上册的《西游记》,教材设计的专题学习有讲故事、评人物、写故事。看似浅显,然而如果教师“导”得有深度,学生在做专题研究时的表现常常能出乎老师的预料。在指导如何处理“精读”和“跳读”的时候,教师举了一个例子,这是“红孩儿”与“孙悟空”的一段对话:
行者道:“你今年几岁了?”那怪道:“我七岁了。”行者笑道:“一岁长一斤,也该七斤,你怎么不满四斤重么?”那怪道:“我小时失乳。”行者说:“也罢,我驮着你,若要尿尿把把,须和我说。”
教师这样作引导:
两个大神大妖,言谈中却全是家长里短的市井粗话俚语。高高在上的大圣,却知晓民间孩童养育细节,一番凡人俗语顿时就使人感到他不是那么神圣,而是那么凡俗、亲近。神,就在这看似信手拈来的笑谈中被淡化为了人。《西游记》中的神魔形象总能给人以一种真实、亲切的感觉,很重要的原因是作者注意把人物置于日常的平民社会中,多色调地去刻画其复杂的性格。
这一点拨引起了学生的研究兴趣,有的学生就选择了“《西游记》在塑造人物形象上的特点”作为研究专题。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西游记》的人物塑造,能做到物性、神性与人性的统一。所谓“物性”,就是作为某一动植物的精灵,保持其原有的形貌和习性,如鱼精习水,鸟精会飞,蜘蛛精能吐丝;就是他们的性格,也往往与之相称,如猴子机灵,老鼠胆小,桃杏呈轻佻之姿。这些动植物,一旦成妖成怪,就有神奇的神通法术,也就具有了“神性”。然而,作者又将人的七情六欲赋予他们,将妖魔鬼怪人化,使他们具有了“人性”,从而完成了独特的艺术形象的创造。品读此文中的游戏笔墨,有时真的是分不清是在写妖还是写人,写幻还是写真。
学生能有此认识,着实不易。如果泛泛而读,如何能发现其中奥妙?教师的指导,从阅读方法入手,以品味咂摸示范,以抽象归纳为收束。这样的学习思维,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示范,而是一种引领:读书需要有所发现,才算读懂了。这一点对抗的正是现代社会快餐文化带来的负面影响,让学生静下心来读文字,实现与作者的神交,才会拥有读书的乐趣。当他们研究《骆驼祥子》,发现作品中人物名字的内涵与他们的命运恰恰相反时,他们就对阅读的价值有了自己的认识;当他们研究《唐诗三百首》,能读出大唐盛世的风骨与风流,能读出“诗意地栖居人间”的真正含义时,他们能够就能坦然面对生活了。读书,是为了让人的眼睛更明亮!
读书不为娱乐,而为明理。教师的“探”,是为了找到一条能引导学生的思想站起来的道路。读书与思考,从来都是相伴而行的。在读书中思考,学生才有可能实现精神的成长;带着思考去读书,学生才有可能在读书中探索作品的社会价值、时代价值。
以八年级上册《红星照耀中国》为例,教材设计的目标是学会读纪实作品。翻开书本,学生在纪实性的文字中能读到什么、想到什么,就要看教师“探”的工作做到了哪一步,这将决定教师如何来“导”。有的老师抓“理想”这一概念的内涵,有的老师抓“信仰”的价值和意义,都是很有探讨价值的。特别是在今天这样一个追名逐利、人人都想做网红的时代,人们已经严重混淆了“成功成名”与“理想”的界限,早已经忘记了“理想”的真正内涵,而《红星照耀中国》记录下了那个时代的青年所追求的理想,描绘了他们拥有的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着实令人感动,让人不得不重新思考“理想”真正的内涵,不得不思考实现理想的艰难之旅——这一点对于当代的青年而言,价值非凡。同样,“信仰”二字所包含的一切,在这本书里都能找到答案,学生重新思考“信仰”的力量,思考为“信仰”将要付出什么,对他们选择自己的人生之路是大有裨益的。理解了“信仰”的力量,他们才能用“信仰”支撑起整个的生命,支撑起对未来的选择。
再如九年级下册的《简·爱》,更值得现代女性去认真品读和思考。一个人格独立、心灵强大的女性,才能让自己有尊严地生活,才有可能追求到独立、平等、自由的生活。在价值观混乱的当代社会,女性该抱持怎样的生活态度,该选择怎样的生活方式,该如何自尊自爱地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这本书带给当代女性以最好的启示。男性应该欣赏怎样的女性,应该如何尊重女性对独立自由平等的追求,这本书也给了当代男性最好的答案。这些都建立在对作品有深入思考的基础上,没有思考,学生的思想永远难以站立。读书,是为了让人活得更有风骨!
这样的思考状态下,通过读书才能养育出健康向上的社会人。语文教学并不是只能以说教为手段,但确实可以通过文学作品给学生引路,引发学生思考,激活学生思维,助他们作抉择。所读之书,只有和所处时代相关联,才能焕发出经典的魅力;也只有经典,才有穿透时空的力量,照见今人的灵魂,传递前人的智慧。
教材编写者说,要让学生“好读书”“读好书”,要让学生体会到“读书好”。这句话,要落实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真的需要教师们付出艰辛的努力。从育人的高度去看语文教学,我们才会有决心去做一个勇敢的探路者,帮助学生做好读书的启蒙;从文化的角度去看语文教学,我们才会有能力去做一个智慧的探路者,帮学生做好思想的启蒙!育人,就要育有思想、有灵魂、有头脑的人,才是真正对这个社会和国家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