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时代数学编辑的职业素养

2019-03-21 22:23
传播与版权 2019年5期
关键词:时代教材数学

马 丽

(高等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北京 100029)

在新时代背景下,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及为谁培养人是高校教材建设要解决好的导向问题,而编写什么教材、怎样编写教材及为谁编写好教材则是数学编辑要坚持的导向问题。教材出版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高度的担当精神和文化自觉,在继承中创新,不断提高新时代教材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同时,随着全媒体融合发展时代的到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由此带来的技术革命、思维转变和理念更新,使得传统出版行业的数学编辑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此外,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的数学学科快速发展,高校数学课程的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急需进行与时俱进的改革。所有这些都对数学编辑的能力和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学数学教材出版领域中,数学编辑的分工越来越细,数学编辑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除了要具备基本的编辑能力外,还必须具备适应时新代的职业素养。

一、数学编辑要更新观念,主动走进新时代高校数学课程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高校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阵地,就是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促进包括基础课、专业课在内的各类课程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而教材是落实育人要求的重要载体和抓手,能够遴选和鼓励优秀作者编写更多体现价值引领、代表中国水准的“好教材”,是编辑工作的重中之重。那么如何“编好”教材?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数学编辑要主动适应新时代要求,更新观念,走进高校,走近教师,紧紧抓住高校数学课程建设的新内涵,将课程建设与教材建设有机融合。

诚然,课程建设不是一个新事物,从精品课程到资源共享课到在线开放课程,高校数学课程建设的转型升级从未停止过,在此过程中也不断涌现出大批根植课程、特色鲜明的数学教材。在课程思政的背景下,当前打造“金课”成为高教战线的共识,淘汰低阶性、陈旧性、不用心的“水课”,建设高阶性、创新性和有挑战性的“金课”,打造线下、线上、线上线下混合式、虚拟仿真和社会实践“五大金课”。面对高校在课程建设上的精准发力,面对“金课”背景下的新教材建设,数学编辑做好准备了吗?

数学编辑要做到能走进高校课程建设,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需要数学编辑加强学习,尤其是政策理论方面的学习,提高自身修养。这一点看似老生常谈,但对于通常与公式符号打交道居多的数学编辑来说,深厚的政治素养和敏锐的编辑视角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需要数学编辑重新思考课程与教材的关系,找准自身定位,不局限在传统出版思维模式中。未来的新教材是与新课程不断融合的成果,数学编辑要在高校课程建设中有所作为。当然,这些能力和素养的形成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长期对教学改革、专业设置、课程建设有较深入的理解,也需要与高校教师形成多年的相互信任与密切合作关系。

二、数学编辑要守正创新,打造具有时代精神的精品

“守正”是根基,“创新”是源泉。编辑最大的追求就是能够打造精品。何谓精品?从国家层面来说,精品能够体现国家意志、传承民族文化,反映新时代中国教育的理念、中国教育的智慧;从出版社角度来说,精品是立社之本,是创造,是继承与突破,具有超越时代的传承性。而数学精品教材的打造则需要和数学学科发展、数学教学改革相契合,不断锤炼,与时俱进。

20世纪50年代,我国的数学教材主要从苏联教材翻译而来,而后陆续地自编适合我国国情的数学类教材,半个多世纪以来,累积了很多名家精品,如华罗庚编著的《高等数学引论》、苏步青编著的《微分几何》、丁石孙编著的《代数学引论》、江泽坚等编著的《实变函数论》、樊映川编著的《高等数学讲义》等,这些教材在我国高等学校教学中作用巨大,影响深远,惠泽几代人。更值得一提的是,从“九五”期间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到“十二五”规划教材,教材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各级各类教材不断涌现,为发展高等教育事业,为推进课程教学改革,为社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各类人才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经过时间检验的精品教材,拒绝急功近利,不仅质量高,更有高品位,同时也有高效益,这些恰恰是一代又一代的优秀作者多年推动数学学科发展、深入教改一线的呕心沥血之作,也是一代又一代的优秀编辑多年辛勤耕耘的成果。这些打造精品教材的优秀编辑很多都可以称为学者型编辑,有自身擅长的专业方向,注重学习、注重研究,并有自己独到的观点和成果。作为新一代的数学编辑,要传承好这种精神,不断提高学识和素养,让经典教材在新时代继续发光发热。同时,一个学者型的编辑也一定会得到作者的尊重,为读者奉献更多精品。

数学编辑既要能守正,也要能创新。当前,数学学科与其他自然学科、工程技术、经济金融、管理科学等领域相互交叉,数据科学专业迅速发展,都对数学编辑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前进,要发展,最重要的就是“创新教材选题”,这是一个编辑真正的信条。尼采曾说“不但汲汲于发明,也要孜孜于抛弃——拣择、修改、整理的工作……”,编辑要懂得如何“撇开枝节,抓住重点”。没有舍弃就不会产生新生事物,一旦失去了对新生事物及其发展的判断,就弱化了挑战未来的勇气。不可否认,现在的教材建设的同质化现象依然存在,传统教材急需寻找转型升级的模式,新专业新课程的好教材还处于初建阶段等,这些都需要数学编辑承担起历史责任,主动地、有前瞻性地策划学术价值高、教学适用性强的选题,支持有潜力的年轻作者编写有新意的教材。总之,创新精神应融入编辑的血脉,能够打造适应时代的高品位的教材,惠及各高校,这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才是新时代编辑工作的应有之义。

三、数学编辑要善于学习,打造基于互联网的新形态教材

回顾多年的数字化建设历程,可以追溯到早期的网络课程、试题库和资源库等,到后来出现的书配盘,再到现在的慕课、SPOC等。随着教育信息化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基于互联网的平台和资源日益丰富,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手机成为学生学习的必备工具。这些都要求数学编辑深入思考:传统纸质教材何去何从?如何借力教育信息化培育教学新动能,推进课程教材一体化建设?

与此同时,数学编辑不得不面对新技术的发展,包括互联网传播技术、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虚拟现实(VR)与增强现实(AR)技术等,这些新技术将拓展教材出版的边界,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传播模式和盈利模式,也会改变传统的编辑加工模式。面对这些由新技术带来的新变化,数学编辑如何增强个人能力来满足时代对编辑的新要求?

此外,数学编辑也不得不关注当前所服务的学生群体发生的变化,这是一个从出生开始就习惯于电子媒体的群体,他们对教材的阅读习惯和接受知识的途径方式都有质的变化,如何了解他们的需求,满足他们的需求?如何营造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新型教育教学生态?

以上诸多问题,都是摆在数学编辑面前的现实问题,也是新问题、真问题,要适应变化,就要更新观念,不断学习。站在历史的角度,去审视教材的载体、形态、方式等方面的变化,去审视数学教材的出版与数学教学的紧密关联和深刻融合。要解决这些问题,数学编辑需要特别关注并主动实践与在线开放课程相融合的新形态教材,推动传统纸介质教材向多种媒体融合的教材转型,实现课堂教学各种环节(包括互动、答疑、测试等)在移动终端上顺利开展,真正实现教材即课堂,更好地服务学生“学”的过程。

的确,在此过程中,编辑的业务范围不再局限在原来认知的范围之内,将更加开放多元,以后一本教材的内容远不止纸质教材一种形态,除了目前纸质教材中链接二维码、链接数字化平台等围绕教材进行数字化增值服务外,在课程中还会有电子书、APP、在线测试、虚拟实验等,知识产权的界定将清晰,产品形态将发生质的飞跃,提供的教学服务也将有无限可能。

四、数学编辑要追求卓越,将工匠精神深植业务工作各环节

质量是教材出版的生命线。数学编辑需要专业能力,更需要专业精神。一本好教材的背后有编辑孜孜以求、坚持不懈的努力。数学编辑不能满足既有工作模式,要在编辑出版的整个链条中发挥主导作用,严格把关每个环节,要投入编辑力、经营力、创新力和思想力,把工匠精神深植头脑。要做到这点,并非易事,对于数学学科领域的编辑来讲,还存在长期以来的基本能力的短板。

首先,文字能力。其主要体现在审读书稿、撰写选题报告、审读报告以及其他应用文上,这是编辑的看家本事,但和公式符号打交道多了之后,提高文字修养被放在了次要的位置。多年的印前质检和成品书质检表明,来自文字方面的差错率高达30%以上。可见,此短板到了必须补上的时候了。此外,经常写作的习惯比较缺乏,能力的提高在于平时的积累和钻研,要做到眼高手也高。

其次,审美能力。数学编辑是需要有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的,一本书的封面和整体风格,对学习者来说也是一种吸引力,也可以达到阅读和学习的良好体验。作为最了解教材内容的数学编辑来说,要有能力协助美编把这种“深刻理解”充分表达出来,不是千篇一律、刻板生硬的面孔。此外,教材出版过程中的每个细节都是审美的表达,比如开本、用纸、字体、版式、图形、表格、辅文等,只有编辑用心了,才能让教材走进读者的心中。

最后,数学编辑的思考能力。所谓工匠精神是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追求精益求精,绝非一味地埋头苦干,“好”编辑也在于此,不断追求进步,“日日新,苟日新”,只有不墨守成规,才能练就每个人的独门功夫。

五、结语

新时代,新使命,新作为。时代大潮浩浩荡荡,虽然“我们的事业并非显赫一时”,但当使命感和责任感在肩时,每个数学编辑都有一份不断前行的初心,也有一份如何与时代同行的危机感。数学编辑作为专业化的编辑,任何时候都不能丢掉终身学习,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素养要求,每次变化的过程都是扬弃与创新的较量,时间将证明,只有不断掌握核心竞争力的数学编辑,才能够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并在新时代有所作为。

猜你喜欢
时代教材数学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