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建平 西安财经大学行知学院管理科学分院
实践教学团队胜任力水平决定了实践教学质量的高低。因此,了解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团队的现实情况,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实践教学教师的胜任力,不仅对打造专业技能高、综合素养好的实践教学团队有着巨大帮助,也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胜任力是1973年哈佛大学教授DavidC.McClellan首次提出的。他认为胜任力是“与工作绩效或生活中其他重要成果直接相联系的知识、技能、能力、特质或动机等任何能可靠测量或计数的,且能显著区分优秀与一般绩效的个体特征”。在此基础上,Donald.M.Medley又进一步研究了教师的胜任力特征,认为教师的胜任特征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与能力、专业态度或价值观。借鉴已有研究成果,我们把实践教学教师胜任力定义为:实践教学团队中的教师所具备的成功开展与实践课程相关的实践教学知识、实践教学技能和能力、实践教学态度和价值观。
丰富的专业知识。实践教学教师不仅要对专业知识有深入的研究,还能开发实践课程、编制实践教材,制订有效的评析标准、要求规范等。
有效的沟通方法与心理学知识。为更好的激发学生动手能力,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及团队协作能力,这就要求实践教学教师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和沟通方法。
动态的专业前沿知识。实践教学教师要具备高度社会敏感性,对本专业前沿知识和社会动态信息有充分了解,并将这些知识运用在具体实践教学中。
理解力:对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活动、实践报告等理解和评析的能力。
传导力:传授实践知识和实践方法,并对学生进行技能操作训练和指导的综合能力。
创新力:能有效建构或完善原有实践课程模式,并对实践教学方式提出更为新颖和更具特色的思路与想法的能力。
整合力:能将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相结合进行教学,整合并指导学生获取和使用各类资源与信息的能力。
因实践教学课程具有探索性、创造性和灵活性,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和时间,如果实践教学教师能将此作为提高实践教学技能的有效方法,就会在工作中保持积极向上的平和心态和工作热情。若能将此视为育人育已的自我追求和完善过程,将更有助于实践教师端正积极的教学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在选聘期教师时,将工作经验或实践经历仅作为一项补充条件。就笔者所在XZ学院工商管理教研室而言,现有教师团队虽可以承担一定的实践教学任务,但这些教师往往是从学生直接转为教师,没有对企业的直接了解和感性认识,不能很好地将相关知识传授给学生。其次,随着实践课程的不断改变,原有专业知识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但很多教师并不能主动学习新知识,出现吃老本的现状,使得实践教师团队的知识水平呈老化状态。另外,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与学生保持良好的互动和交流,但有些教师不擅长与学生沟通,缺乏对学生心理的了解,这都不利于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
在一些应用型本科院校中,教师入职前没能进行系统的企业实践,而在教学工作中,又很难获取实践机会,这就造成整个教师团队的实践经验不足。虽然当前社会上也有一些实践师资培训,但往往时间安排集中,概括性内容较多,很难对实际操作进行培养,也缺乏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师特点的针对性。另外,很多教师习惯沿用熟悉的办法和传统手段开展实践教学,使学生机械的完成实践内容或报告,这不仅不利于学生实践思维和素养的培养,也不利于教师间实践教学技能的创新和交流,从而导致整体实践教学团队指导能力欠缺。
实践教学态度端正与否主要缘于两方面,一是自身内动力,二是外源促进力。
内动力不足会引发教师的个体惰性。很多教师承担实践课程的主要原因是单独实践课程课时量大,比讲授多门理论课更容易完成基本工作量。这种工作态度不仅会影响教师的教学理念,也会对实践教学团队造成消极影响。其次,内动力不足会影响教师的创新性和探索欲,使得教师不能从本校特色、专业特点、应用型院校的学生情况出发,有针对性地对实践课程进行开发和探索。
二是外源促进力。为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技能,很多学校都推出了相关政策以促进教师向“双师型”发展,就XZ学院而言,从2016年就推出了“双师型”教师认定办法,但实施3年以来,推行过程和效果均未呈现出所期盼的结果。其难度在于双师教师的认定和义务方面,首先,认定过程烦琐复杂,程序多,要求高,这就使得很多教师望而却步。在认定之后,还需承担一系列的相关义务。除此之外,学校也缺乏明确有效的激励措施。因此,很多教师不仅因担心无法完成所要求的工作任务而止步,也因激励不足而不愿意去努力。
要打造高质量的实践教学团队,就要将教师的经验、知识、性格、特长等要素进行优势互补和优化。因此,不仅要考查应聘教师的基本情况,还应将工作经验或实践经历作为考查的重要条件。对实践教学教师培养时,也需综合考评教师的教学倾向、综合技能及学生评价等。另外,在分配实践课程时,要结合教师的特点、研究方向等给予灵活安排,使不同教师在不同的实践教学环节发挥其优势。最后,教师自身也要保持主动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密切关注前沿知识,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和交流方式,从而提升自身职业胜任力。
首先,学校要与相关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打造多元化实践培训平台,通过企业锻炼、社会兼职、基地训练等方式开展实践培训。其次,学校还应参照教师胜任力模型为实践教学团队制定长期、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案。在教师入职后,先安排其进入企业进行实践培训,对专业有充分了解后再进入到教学岗位,并通过建立“培训分享”机制,将所学知识在教师团队成员间进行分享,实现实践经验由点到面的扩散,使教师对企业实践的感性认知不断提升,使实践教学团队不断对实践教学方法进行反思和改进。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管理者要认清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将实践教学作为学校向应用型教育教学转变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实践教学与学校发展战略相统一,并通过全员实际行动营造良好的实践教学氛围,引导实践教学团队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并激发实践教师积极向上的心态,建立实践教学的爱心和责任心。同时,学院还要开展各种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活动,促使实践教学教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其次,学校还应建立有效的激励制度,在工作、生活、进修等方面给予更多物质和精神鼓励,以此来调动实践教学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并促进整个实践教学团队的健康良好发展。
由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性质、基础条件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实践教学团队的改革和建设任重而道远,我们要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改革方法,提高其团队胜任力,从而打造高品质的实践教学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