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提升沧州文化软实力对策研究

2019-03-21 20:17:21胡从海沧州师范学院
传播力研究 2019年29期
关键词:沧州实力京津冀

胡从海 沧州师范学院

城市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城市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城市在特有的历史文化资源、价值观、文化形象等要素基础上所产生的影响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沧州应抓住这一重大历史机遇,依托文化发展的一系列优势,提升文化软实力。

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理论政策依据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重大战略部署。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国家战略,对这一战略的重大意义、推进思路和重点任务进行了深刻阐述。2015年4月30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审议通过,京津冀的功能定位进一步明确、从发展目标、空间布局、重点领域及措施方面均作了详细阐述,这一纲领性文件的通过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了行动纲领,也是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的关键一招。2018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作为明确要求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调整区域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而沧州市紧邻北京市和天津市,地处京津冀地区,也有着优厚的地域优势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这种背景下,提高沧州市综合发展能力,提升沧州市软实力,是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赋予这座城市新的历史任务。

二、沧州市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区位优势

近年来,党和国家已经把文化“软实力”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沧州紧跟社会主义新时代发展,在保护城市文化底蕴、塑造城市形象、扩大城市影响力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沧州地处河北省东南,东临渤海,北靠京津。作为环渤海中心地带的一颗明珠,也是重要的港口城市,沧州是河北省确定的“两环”(环京津、环渤海)开放一线地区,也是京津两地连接东部沿海各地区的交通枢纽。距首都北京240公里,距天津120公里,距省会石家庄221公里。京沪铁路、朔黄铁路和京沪高速公路、石黄高速公路等多条交通要道在沧州交汇,区位优势将日趋明显。

(二)文化资源丰富

沧州是运河古郡、历史名城,拥有很多新兴城市所无法比拟的文化资源优势,积累了大量珍贵的文化财富。大运河自沧州穿行而过,独特的运河景观是沧州的亮丽名片,也造就了沿线独有的运河文化。此外沧州还有武术之乡、杂技之乡的美誉,沧州吴桥县是世界著名的杂技之乡。“吴桥杂技大世界”是国家4A级景区,“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节”已被国家文化部确定为国际赛场。

沧州铁狮子、纪晓岚墓地、黄骅古贡枣园、献县汉墓群、海丰镇遗址、泊头清真寺、海丰镇遗址、献县单桥等七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坐落于沧州境内。此外,沧州还拥有多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千年历史积淀给沧州这座历史名城留下了大量著名的文物古迹和人文景观。

(三)高等教育事业发达

地方高校是科研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应具有引领地方文化发展的职能。地方高校的各类资源和实力为城市的发展提供全方位且多维度的支持,对城市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沧州坐落着多所著名高等院校。沧州师范学院、河北农业大学渤海校区、河北水利电力学院、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等高等学府每年培养数以万计毕业生,为提升沧州文化软实力提供着重要人才支撑。

三、提升沧州文化软实力对策分析

进入新时代,沧州市要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机遇,进一步提升文化软实力,打造文化强市,必须充分利用所有有利的区位因素与文化资源,加强京津冀区域内高校的交流与合作,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一)依托地域优势,加强内外互通

依托港口、交通等区位优势,加强海陆内外联动,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并以其为支撑点带动其他产业发展。沧州黄骅港是深水良港,周边汇集了上百家知名物流企业,沧州东西物流“大动脉”正带起物流大产业。此外,多条铁路与公路的贯通,形成了加强海陆与内外物流疏通的重要保障。

政府应积极牵头,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努力建成京津冀城市群重要的物流产业支撑基地。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全力推动临港产业聚集,并以其带动交通运输业、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增长极。

(二)保护整合历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保护文化遗产、宣扬文明传承,以增强文化资源支撑力为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着力点。沧州应将科学保护与深度挖掘结合起来。充分挖掘并释放文化资源的经济潜力,开发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使文化资源转化成强大的文化生产力。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沧州珍贵文化资源保护工程,建议设立专门的保护与推广机构进行相关学术研究、传习,并推向市场。实施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资源保护与研究进入高校项目,让高校青年积极参与到文化保护与开发的传承之中,推动文化产业全面发展。

同时,整合沧州自然和历史文化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将主题旅游产业做优做强。充分利用大运河、南大港湿地、渤海湾、十里金沙滩以及沧州国际武术节、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等资源,力推大运河文化游、历史文化游、沿海文化游等多样化旅游模式。但是要坚决摒弃“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将保护、开发城市历史文化资源与加强生态文明环境建设有机结合。

(三)加强京津冀高校合作,大力引进人才,为提升文化软实力坚实人才阵地

沧州地区虽然高等院校众多,但是与京津地区比较,科研创新、师资力量、文化产出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差距。京津两地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区域间便捷的交通是加强京津冀区域间的校级交流合作的有力保障,为学习京津高校先进的办学经验提供了有利条件。

文化人才队伍的建设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根本要义。沧州应出台相关政策大力引进先进人才,着力打造人才流入洼地。人是文化建设的主体,文化竞争力实际上也是人才的竞争力。所以,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中之重是培养和吸纳大量高端文化人才。打破人才流通的壁垒,落实高端人才待遇和研究环境,从社会保障、子女教育等方面给予倾斜,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引入机制,以增强城市对优秀文化事业人才的吸引力。

四、结语

提升文化软实力,对于传承文化遗产,提高市民精神文化生活以及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沧州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是涉及各个社会领域的系统工程,既是沧州城市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大背景的必然选择。

猜你喜欢
沧州实力京津冀
见证创新实力的跃升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沧州分行
软实力致胜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沧州分行
实力抢镜
中外文摘(2020年18期)2020-09-30 14:47:04
沧州鸿发包装技术研究所
中国酿造(2019年9期)2019-10-08 05:44:02
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当务之急
西部大开发(2017年8期)2017-06-26 03:16:16
京津冀大联合向纵深突破
中国卫生(2015年10期)2015-11-10 03:14:32
京津冀一化
中国卫生(2014年12期)2014-11-12 13:12:34
养老“京津冀一体化”谨慎乐观看
中国卫生(2014年7期)2014-11-10 02: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