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鉴 黑龙江省宁安市广播电视台
新闻记者在工作中遇到新闻价值与被报道对象或相关人员感情、情绪相悖的情况怎么办?当灾难或者不幸降临的时候,当镜头对准刚刚遭受不幸的人群时,他们首先想到的是完成好新闻报道,还是给这些人以更多的空间,尽量减少对他们的二次伤害?哪一个更为重要?
曾经这样一篇文章,说的是国外一个小镇上发生了一起银行抢劫案。劫匪劫持了一名五岁男孩。后来警方的狙击手击毙了劫匪,孩子被溅得浑身是血,吓得号啕大哭。这时一名警官告诉他,这只是一场这场学习。蜂拥而至的媒体记者看到这一幕选择了集体沉默,没有一家媒体报道这条新闻。直到30年后,孩子成年之后才知道真相。因为媒体和小镇的居民共同保守了30年的秘密,男孩的童年才没有在可怕的阴影中度过。
是完成一次成功的采访重要,还是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更为重要?我常常想,如果是我们的新闻媒体遇到同类事件之后能不能和美国小镇的那些媒体一样,宁可自己不完成任务,也要保护一个孩子的幼小心灵?
多年前,我工作的城市发生了一场特大洪灾,大量人员死亡。做为当地媒体我们有人数和信息上的优势。第一天我的接到的任务之一就是在救援方准备好的清洗遇难者遗体的场地等候拍摄。我拍到一具具被搜寻到的遗体以及救援人员清洗这些遗体的画面。但是,看到那些遇难者大多数还都是孩子,考虑到遇难者家属的感受,我最终没有让这些画面出现在我的报道中。或者说,我的这次任务根本没有完成好。
那天,只有我一名记者在清理遗体的再场。做为新闻记者,不可能不懂得这组镜头价值。但是,有什么比让逝者安息、生者安宁更重要的呢?虽然,我当时还很年轻,不能完全评判自己的做法是不是完全正确。可是,多年以后每每回想起自己当初的决定,还是为那时的自己感到骄傲。
在这类灾难性报道中,要尽可能避免展示残忍、血腥的场面,尽可能减少对受害者及其家属心理的冲击。在自己的一篇报道和揭开受害人心头深深的伤疤之间怎样取舍?这个问题拷问着我们每一个新闻从业人员。
许多年前的一个母亲节,一位失独老人意外地收到一束康乃馨和节日的祝福。送花的是当地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老人的独生子几年前在一场车祸中不幸遇难。计生服务中心为她申报了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我在采访时不仅跟拍了工作人员给老人送花、送祝福的全过程。随后,还采访老人事故的经过、失独之后的生活状况等等。笔者当时也是问了老人许多问题,直到老人说出“多亏计生办的扶持,才改善了我的生活困竟、帮我从丧子之痛的阴影中走出来”这样的话,才结束了采访。回来之后,做出了一篇自以为很成功的专题报道。现在回想起来真是懊悔不已。老人家,对不起。我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不再出现在她的生活中。不让他再看到我,记起我,更不要记起那次揭伤疤式的采访。希望计生服务站的工作人员也像我一样,不要再去打扰老人的正常生活。
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这种揭伤疤式的采访都可能会对当事人造成巨大的伤害。个人认为,类似这样的情况只要不是重大事件,应该尽量避免。涉及公共利益必须报道的,也要尽可能采取措施减少对当事人的二次伤害。
还是以前面提到的特大洪灾的报道为例。由于事发突然,多家媒体突然涌入。大家各自为战,没有合理有序的统一协调。常常是一个当事人就同一事件反复接受多家媒体的重复采访。媒体在采访这类突发事件时,无意间给那些受到伤害、失去亲人的群众造成了一次又一次伤害。这样的情况在后来采访全国优秀女法官金桂兰的工作中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当时国内30 多家媒体集中一周的时间采访金桂兰的先进事迹。主办方把数十名当事人的地址和电话以及受金桂兰帮助的基本情况印刷成册,发给每一名记者。记者从中挑选自己感兴趣的采访对象,然后由专人安排统一采访。
在灾难采访或者有可能触动被采访对象内心深处的伤痕的采访活动中,尽量减少对他们的伤害是被业内普通认同的最小伤害原则。尽可能少打扰他们,尽量减少触痛他们内心的最敏感的那根神经,是我们在新闻实践当中应该特别注意的。
早些年我们对一些对未成年人犯罪、伤害案件的当事人的图像进行技术处理。这样做的目的首先是为了给自己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并不一定是为了给当事人减轻多少心灵的痛苦。强调新闻工作者的人文关怀,决不是画面上打打马赛克这么简单的事情。在对待这类报道时,很多新闻媒体也形成了自己处理事情惯例,有的还整理成文形成制度。能够这样做当然很好,但是,相对硬性的规定的出台,我们新闻工作者更应该加强自我修养。要有一颗仁爱之心,始终为别人着想。爱人方能爱己,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笔者始终认为,无论做什么工作,常怀仁爱之心,比牢记多少条冰冷的制度或者行为规范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