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哲 中央财经大学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与国内外形势紧密结合,是学生深入了解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的重要媒介,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政治责任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起到重要作用。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度《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教育”的新理念,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教育行业的结合催生出的创新和变化再次引起世人瞩目。虽然互联网给师生带来更丰富的教学资源、更多元的教学途径,但也带来了信息失真,影响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等问题。因此,“互联网+”时代对于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如何直面“互联网+”的时代特点,创新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模式,大力推进课程建设与改革,是当前形势与政策课教学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互联网+”时代,网络凭借其开放性、虚拟性、共享性、便捷性等特点,已日渐成为教师备课过程中的重要信息来源和教学课程资源载体。网络为形势与政策课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其信息资源和传播速度是以往其他传播技术无法比拟的。这不仅有利于教师授课的知识储备和教案的实时更新,以此来不断丰富教学内容,保持教学的活跃度和新鲜度,更有利于学生从更全面、客观、深层次的角度分析问题、了解形势,避免了传统授课模式下信息的不对等现象和认识的狭隘性,有效促进了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的实效性。
传统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基本采取大班集体授课,班级人数多、管理难度大、师生缺乏互动、教学效果相对较差。“互联网+”时代,极大地丰富了“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方式,使其更加灵活多样化。一系列网络教学平台(如微课、慕课、微信课堂等)的搭建为形势与政策课程提供了多元化的教学辅助,摆脱了灌输式教学,有效推动了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实现了学习的个性化和智能化。教师不仅可以结合新媒体和网络资源,采用视频、音频、图片等载体,灵活地开展教学,还可以采用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多样化教学方法,更好地启发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平台,与学生实时沟通,及时了解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正确的教育引导,增强教学实效性。
“互联网”背景下,教育工作依托于先进的互联网技术走上了更具信息化、实效性、专业化的道路。广阔的教学平台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学习交流氛围,更能充分发挥大学生主动搜集信息,关注时事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大学生更好地看清并把握国内外变化发展形势,更好地了解国情,明确党的工作主线与着力点,帮助学生全面深刻地认识党和国家,坚定大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互联网上舆论复杂多样,不仅有传递党和国家对热点问题准确客观分析的观点,还有对社会不尽如人意之处别有用心的炒作和煽动性言论。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在这些繁杂多样且片面的错误观点中容易迷失自我。这就任课教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不仅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政治素养,能正确地引导学生全面辨证地看待网络海量信息,对时事政治有正确的认识,树立“四个自信”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媒介素养,即任课教师要从媒介视角进行观察、思考,了解新媒介的传播规律和使用方法,提高对信息的甄别、判断能力,并通过建设性地分享、评论进而达到更好地引导教育学生,激活思政教育工作,增强教育吸引力的目的。
“互联网+”虽然颠覆了传统单一授课模式,但随之而来的是教师如何将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微课慕课等教学方式进行有机融合,创新教学方式,利用网络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其更好地为教学服务等问题。当前各大高校在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虽然融入了多媒体手段和网络平台,但基本仍是线上、线下两张皮,并没有将多样化网络教学的优点体现出来。同时,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了大学生“低头族”现象,大学生更倾向于在网络上获取信息,不愿意接受课堂教学内容,易对教师授课提出质疑,如何创新教学模式,提高课堂吸引力,提升教学“抬头率”,也是当前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需要面对的棘手问题。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进行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改革,应该突破单一授课模式,建立多维度、立体化的“主课堂+网络课堂”模式,着重教学内容的凝练、网络教学平台搭建、师资队伍素质提升等关键环节,以实现主课堂与网络的优势联动,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度,切实提升教学的实效性。
一方面需要继续发挥主课堂教学育人主渠道作用,通过教师充分利用互联网带来的丰富教学资源,精心设计教学内容,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快速、系统、全面地掌握形势与政策相关理论知识,引导学生更好地建立知识体系。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网络课堂的辅助作用,通过翻转课堂、微课堂、云班课等多样化互联网平台,以及微博、微信等新媒介,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师生实时互动,线上线下紧密结合的效果。既可以有效拓展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时空限制,也可以及时对学生答疑解惑,从而引导学生正确辨别和分析网络信息,取得教学的良好效果。
(1)运用网络资源,精心设计教学内容
形势与政策课要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让网络资源为教学服务。围绕教育部《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和当前学生关心的社会重大热点问题,融思想性、知识性和针对性为一体地设计教学内容,广泛搜集有关专题的文字、图片和视频材料,确保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及时更新且充实丰富,以此提升教学主课堂的吸引力,培养学生关心国内外时事的习惯,提升学生运用辩证思维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搭建教学平台,促进教学手段多元化
各大高校应积极搭建形势与政策课网络教学平台,拓展教学的网络时空。创设“形势与政策教育”微信公众号、APP 和网站,建立时事新闻资料数据库。通过平台教师可以将教学资源与学生共享,也可以建立教学空间,进行线上教学与管理,及时针对学生关注的时事政治和社会热点为他们提供权威的讯息,加强对学生价值观引导,教育学生学会筛选信息和辨证地分析问题。以中央财经大学为例,形势与政策课不仅搭建了网上教学平台,建设了教学资源库、视频库和试题库,利用毕博等平台对学生进行教学和线上考试,还建立了“形教视窗”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定期更新时事新闻,对学生关注热点问题进行线上讨论和问题征集,并对学生原创作品进行征集与刊发,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取得了良好效果。
(3)提升教师素质,增强媒介素养与技能
高校要增强对形势与政策课教师职业素质的培训,着力培养“互联网+”意识。一方面,要努力提升教师的政治素质和媒介素质,使其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牢牢掌握网络时事政治教育的“话语权”;另一方面,要努力提升教师的网络工具使用技能,例如可以熟练搜索和运用网络资源和使用网络教学平台、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手段进行教学。通过以上技能的培训,使教师将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结合起来,从而提高教师的“互联网+”素养,提升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