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企业对外投资风险管理的审计研究

2019-03-21 15:50韦欣彤
财政监督 2019年21期
关键词:风险管理一带一带一路

●韦欣彤

“一带一路”全称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在古代丝绸之路的基础上衍生出的一种经济发展思路,对于扩大中国的国际经济影响力和推进我国的国际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一带一路”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因外来投资的增加而带来挑战,包括市场风险、政策风险、政治风险和管理风险等。因此,为更好地实现“一带一路”背景下企业对外投资的经济效益,有效防范投资风险,建立完善的风险识别和防范系统十分有必要。

一、“一带一路”背景下企业对外投资风险管理审计的理论基础

(一)“一带一路”下受托责任理论

投资风险管理审计作为新时期审计的一种创新形式,主要职能在于通过委托与受托关系完成企业经济责任的履行,保证委托者企业的经济效益不受损害。而受托者作为一个独立进行企业管理的个体,其考虑的出发点会侧重于本身从企业管理受托关系中获得多少利益,而忽视在这个过程中可能给委托者带来的利益损害。因此,为更好地协调委托者与受托者两者之间的利益冲突,有效保证委托者的资产权益,审计便应运而生。企业风险管理审计作为受托者在进行企业管理过程中的监督工具,能从规范企业财务核算和提高项目管理经济效益等方面全面保障受托责任的履行。

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一带一路”下企业的经营风险与日俱增,从经济形式的多样化到业务处理的复杂化等,都使得企业受托责任关系变得日益复杂。因此,新时期的企业对外投资风险管理要将传统中关注受托者决策行为是否合法化,转变为受托者对资源的有效利用情况和风险掌控情况,从传统狭隘的财务核算规范上升到企业的整体经营效益等。

(二)“一带一路”下风险重要性理论

伴随着“一带一路”的全面推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各国都通过人才、技术等要素提升本国的国际竞争优势。尤其借助“一带一路”的大力发展,沿海城市不断进行海外投资,而海外投资的不确定性也不断增加了企业的投资风险和审计风险。

面对日益增加的审计风险,审计师对于被审计单位的评价方法和风险划分尤为重要,不仅取决于被审计单位的所处环境,更取决于审计师衡量风险的方法。通常来说,审计风险的判定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进行。定性角度主要有以下几类:(1)不太重要的,即该类风险对于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没有实质上的影响;(2)次要的,相对来说该类风险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不大;(3)中等的,会给企业的正常经营管理带来轻微程度的影响,需要一定的关注;(4)主要的,该类风险会对企业的管理产生巨大的经济损害,需要重点关注;(5)灾难性的,即风险严重程度非常高,影响企业的生死存亡。定量角度主要以发生的频率等具有可衡量性的指标来判定,主要有以下几类:(1)一定会发生的,该类风险在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具有普遍性,基本上都会存在,需要特别注意防范;(2)可能的,此类风险的发生具有一定的条件性,只有在少数可能的环境条件下发生,需要一定的防范;(3)很少发生,此类风险的发生概率较小,一般只需普通关注即可。

由于“一带一路”政策的不断推进,企业的风险种类日益增加,如何有效避免和规避风险需要企业按照自身特征和所处的大环境,按照定量和定性结合的方法,对企业管理风险做合理定位,并依据不同的风险程度制定不同的风险防范措施,有效规避和降低风险损害。

(三)“一带一路”下ERM框架理论

ERM理论即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主要包括宏观层面的战略、经营、报告和合规四个目标,其中战略目标是在原基础上新增的一个要素,主要作用于企业的宏观发展;经营目标主要关注企业整体的资源利用情况,是否达到资源的有效利用;经营报告目标主要关注企业相关的财务报告信息是否披露及时,数据是否真实有效;合规目标主要关注企业经营相关的程序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保证企业在合法范畴之内高效运行。而“一带一路”下的ERM框架研究结合了经济环境的特殊性,加入了其他八个要素,分别是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和控制活动。

内部环境即企业正常进行运转的生产经营环境和管理环境,对于企业管理层进行有效的人员管理和经营管理具有重要作用,主要通过环境作用影响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效率以及生产经营的状态。目标设定,主要强调企业宏观层次的目标,目标的设定对于企业后续风险管理的识别到评估应对都有重要的指引作用。事项识别,主要指企业的管理者需要从企业的所有事项中识别出具有管理风险点存在的事项,并根据潜在风险的不同进行轻重缓急排序,有利于后续风险管理的进行。风险评估,即依据前期事项识别中识别的风险进行有效评估,通过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式,建立一套完整有效的风险评估机制。风险应对,即针对不同的潜在风险制定不同的应对措施,以更好地回避和降低风险。控制活动,主要确保风险应对的整个流程能有计划地进行,确保风险的有效控制。信息与沟通,即企业管理层在进行风险识别和控制的过程中,其中最基础的环节在于企业基础信息的获取,而在这过程中沟通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进行有效的沟通才能及时获取相关风险点的信息,并及时进行防控。监控,是整个风险管理的全过程动作,主要反映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的整体情况,从动态中反映需要获取的信息。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企业对外投资风险管理审计的研究动态

(一)“一带一路”经济发展及合作的风险研究动态

关于 “一带一路”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及合作方面的影响,国内外学者分别从政策的执行、拉动经济发展的指标数据等方面印证了“一带一路”政策对于相关沿线国家经济发展的意义和风险。

周立伟(2016)通过分析“一带一路”政策的具体实施细则以及相关实证数据分析,认为这是一个拉动中国与沿线国家经济贸易合作共赢的伟大举措,可以通过发挥各合作国家各自的资源优势,实现沿线国家的资源最佳利用和经济发展的最佳模式,也是沿线国家实现经济全球化的良好开端。邹向阳(2006)等通过分析各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状态等,认为实现“一带一路”的良好发展有赖于各关联国家的基础交通设施是否完备,而就目前沿线国家而言,基本符合发展的基础需求,通过经济交流实现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和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带一路”对于我国和沿线国家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周俊生(2015)通过研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发展现状和发展特点,认为“一带一路”政策的推行有助于各沿线国家实现传统产业的升级转型,由传统的工业为主转换为现代互联网等新型经济发展模式为主,推动生态友好型经济模式的发展。同时,“一带一路”政策的推行会刺激各沿线国家进行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从而更好地实现经济的转型换代,推动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外学者Brugier(2016)通过研究“一带一路”政策在中国的推行情况和周边国家的经济发展变化,认为“一带一路”政策对于维护中国能源安全和新疆等地的稳定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一带一路”加深了中国与欧洲等发达国家的经济往来,对于中国实现经济创新化转型有一定的引导作用。

“一带一路”在给各国带来经济合作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和风险。刘兴胜(2017)指出“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企业在进行投资方面遇到多重风险,包括市场风险、政策风险以及政治风险等,需要政府进行有效的引导和疏通,解决我国企业在国际经济往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政治纠葛和利益纷争等。海外投资风险不仅与外部经济环境有一定的关系,同时企业自身的管理也是重要因素。由于我国在东盟等国家进行经济往来的外部环境比较复杂,投资就有较大的不确定性,风险级别较高,需要国家进行交涉,打造沿线国家的经济共同体,进一步防控海外投资的经济风险。

(二)企业对外投资风险管理的审计研究动态

我国目前对于企业境外投资风险管理审计方面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的研究资料较少,有学者认为在减少对外投资风险管理审计方面,需要在传统的审计基础上进行综合的项目审计,包括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沿线合作国家的经济管理制度和税收政策的研究等,制定完整的审计前提环境调查、审计实施计划和审计报告的后续完善调查等,从多方面实现对外投资风险审计的有效性。同时,企业需要从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完善自身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及时进行沿线合作国家企业的双方洽谈等方面,全面降低对外投资的风险。

关于风险管理审计的定义,目前未有完全的定论,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阐述。黄艳丽(2015)认为风险管理审计是内部审计人员对企业进行企业管理指导和风险识别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李文佳(2017)从内部控制角度认为,企业风险管理审计是企业为实现发展目标而基于内部审计为基础进行的一项管理活动,主要目的在于帮助企业降低投资风险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黄海滨(2015)认为风险管理审计是一种创新性审计模式,是伴随着国际贸易往来不断繁荣而衍生出的新型审计模式,主要规范企业在进行对外投资过程中的风险管控。

针对投资风险审计的实际操作,有学者认为应以对外投资的风险点着手,对被审计单位有关风险管理的充分性和合理性进行全面审核,最大程度减少因风险产生的企业经济损失。同时,风险管理评估作为风险管理审计的前提,企业应该从规避风险的角度尽快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体系,为审计人员提供最准确和最有借鉴意义的评估结果,从而有利于后续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

三、“一带一路”背景下企业对外投资风险管理的审计现状

(一)“一带一路”背景下企业管理者对外投资风险管理的意识不强烈

企业内部管理人员对于对外投资的风险意识不足,还停留在中国本土的经济环境中,以为只要完成企业的生产目标,保护股东合法权益即可。而对于现在日趋复杂的国际贸易环境,尤其在“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沿线各国乃至全世界的经济贸易都对本国企业产生了重大冲击,需要企业管理者在寻求合作共赢的同时,密切关注其中潜在的风险并加以管控。企业管理者需要根据不同的市场环境及时作出相关的政策变更,合理配置企业内部各项资源。

此外,企业管理者由于将关注点聚焦于企业的生产、销售等产生经济效益的环节,竞争点主要集中在更多地抢占国际市场的份额,抢占客户资源,而忽视了在这个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涉及企业长期发展的风险点,为获取短期经济利益而牺牲了很多潜在的资源。由于缺乏风险意识,企业管理者更无从关注企业对外投资风险的分析和预防,导致企业在长远发展的过程中因潜在的风险而遭受了巨大损失,丧失核心竞争力。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企业对外投资风险管理的评估体系不完善

由于“一带一路”政策刚刚施行,有关于新政策下的对外投资风险管理办法还依照原有模式,即成立专门的风险管理小组,成员由公司的管理层加财务部、市场产品部等相关人员组成,分别从各自的专业角度提出风险的可能性,以及对各风险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关解决对策。但这种模式下的风险识别会存在片面性,只会从各自专业角度着手,而忽略了对外投资活动时一个集合市场、财务等多方面综合性的经济活动,需要从更加宏观和全面的角度进行风险剖析,从而有效地规避和降低风险。

同时,由于风险管理本身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难以判定性,对于对外投资风险的量化性评估很难有一个统一标准。尤其在现有模式下的风险管理,各自根据各自的专业角度进行风险剖析,更难有一个统一的风险判定标准,导致在很多情况下缺乏对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等大环境的考虑,作出的风险判定缺乏准确性,而最终使企业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

(三)“一带一路”背景下企业对外投资风险管理的审计职权划分不明确

大部分企业在进行对外投资的过程中,未从专业角度进行风险管理审计的职权划分,很多都是按照常规审计活动进行人员划分,而未考虑对外投资风险审计过程中可能涉及的两国之间的政治动态、经济大环境等因素,缺乏综合的考量。

企业内部一般都有独立的审计机构,但对外投资本身的业务特殊,尤其在一带一路政策的开展过程中,很多海外投资项目的负责人大都在国外开展活动,在开展风险审计过程中对于原始资料的获取以及相关责任人访谈过程中存在沟通障碍,不利于审计工作的开展。在审计工作的短时期内,审计组成员很难从小范围的业务、财务数据中得到准确的风险判定,因此很难从有效防范风险的角度提出中肯的建议,并最终影响企业对外投资的效果。

四、“一带一路”背景下企业对外投资风险管理审计的完善建议

(一)强化“一带一路”背景下企业对外投资的风险管理意识

企业管理层的对外投资风险管理意识决定了企业对于风险的重视程度和管控程度,因此,加强“一带一路”政策下企业对外投资风险的管理意识是完善投资风险管理的重要基础。企业管理层通过结合企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企业经营业绩情况以及国际市场的跟踪情况分析结果,参考企业内部审计部门的沟通意见,并结合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等,制定出符合本企业风险管控的制度条例,包括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具体执行标准、风险管控的预防措施以及发生风险的应急措施等。各岗位员工必须按照自身岗位的职责对企业的风险管控积极配合,对于工作中可能存在的管控漏洞要及时汇报,并制定相应的奖惩机制以激励员工参与风险管控的积极性。同时,在日常的内部审计工作中,内部审计工作人员也要转变自身对于风险管控的意识,通过制作相关风险宣传手册以及组织员工的日常风险学习等方式,提升全员对于风险管理审计的重视程度,将风险管理和风险管理审计常态化,有助于实现企业的稳定发展和突破创先。

(二)完善“一带一路”背景下企业对外投资风险管理的评估体系

风险评估体系作为风险管理审计中的核心部分,对于有效识别风险具有重要作用。由于我国对于对外投资风险管理的审计研究起步较晚,尤其在“一带一路”政策的冲击下,许多企业对于风险管理缺乏明确的概念,对于风险管理中的风险评估和识别更是无从下手,进一步削弱了企业的风险管理效果。鉴于国外对于对外投资风险管理的评估体系已有较完善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建议企业可以借鉴国外类似企业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特有的经济环境,从企业的风险承受能力、企业内部风险指标、企业外部环境风险指标、国际政治影响因素等不同维度,搭建综合性的风险管理评估体系,并在日常的经营管理活动中不断根据实践成果,及时调整相关因素的指标系数,建立具有代表性和可借鉴性的风险评估体系,对于企业进行长期对外投资具有重要保护作用。

(三)明确“一带一路”背景下企业对外投资风险管理审计的职权划分

在具有对外投资风险管控意识和综合风险评估体系的基础上,必须完善企业对外投资风险管理中审计的职权划分,才能切实保障企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保证审计结果的准确和客观性。尤其在“一带一路”的政策背景下,外来投资规模的剧增导致企业在风险管理执行过程中会出现混乱,如果对于风险管理审计的人员没有有效进行规划会导致整体的执行效率低下。因此,为更好地提高风险管理审计工作的有效性,需要改变原有的审计管理模式。审计人员对于风险审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提出的相关意见,可以略过财务处或者其他职能管理部门领导,直接向企业最高层汇报,汇报审计结果。同时,要设立单独的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内部审计人员的安排要以专业人员为主,切勿安排财务处员工兼任审计人员从而造成职责混乱等,也会影响审计人员的专业判断,这对于企业想通过风险管理审计来提高企业管理效能的预期毫无益处。

(四)提高“一带一路”背景下企业对外投资风险管理审计人员的综合能力

企业对外投资风险管理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决定了风险管理最终审计报告的质量,而伴随着“一带一路”政策的推广,对外投资模式的复杂化加剧了风险的存在性,传统的审计能力已经无法很好地适应新背景下的风险管理审计。“一带一路”背景下的风险管理审计需要审计人员不仅具备扎实的审计专业能力,同时需要了解国际法律、境外投资规则、不同国家的财政税收政策等等,需要具备全面综合性的知识才能更好地把控风险。为此,企业可以通过举办不定期的培训,输送专业人才出国深造等方式,扩充审计人员的综合知识面从而提高企业进行风险管控审计的能力。同时,为更好地鼓励审计人员加强自身能力,可以通过不定期组织审计人员进行对外投资风险管理审计演练,并对实际操作过程中人员的表现进行评价,对于在审计演练过程中表现突出的可以加以奖励,而对于排名靠后的人员要施以一定的惩戒措施,以全面提高审计人员的忧患意识,养成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学习和提高自身综合素养的习惯。

此外,在具备专业技能和相关综合知识的基础上,要全面提高审计人员的风险管控使命感,以确保审计人员能从企业的集体利益出发使企业的对外投资风险能得到有效管控,在保证审计工作效能的前提下提高企业的综合利益。■

猜你喜欢
风险管理一带一带一路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走出去”能否搭上“一带一路”这趟车?
风险管理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