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玫
(北部湾大学人文学院,广西 钦州 530011)
网络的出现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和传播信息的方式,也改变了人们认识自己和实现自己的方式,人们在网络空间中通过网际交往实现着“新的自我建构”,网络空间是一个“正在我们面前敞开的开放的人性试验室”。可以说,网络对大学生素质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在复杂的网络环境的影响下,大学美育教学受到了挑战,大学生的审美素养出现了较大波动,这对大学生的成才成长十分不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因而,在美育实践面临挑战和向更宽广范围发展的时候,我们应高度理性地加强对网络条件下的大学生美育研究。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时空感受,为大众的学习、生活、工作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虚拟的网络世界充满着参差不齐的信息,进而侵害、污染着现实社会的文化,吞噬着人类世界的精神家园。
一是丰富了提高大学生素质的途径。网络的普及深深影响了高等教育,丰富了提高大学生素质的途径。在传统教学环境下,提高大学生素质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校园社团活动、校外实践活动等线下途径,而在网络条件下,形成了传统途径与新途径相结合的格局。一方面,提高大学生素质的传统途径仍然在发挥作用,但它们已经与网络紧紧联系在一起;另一方面,包括网站、微博、博客和其他新媒体在内的新途径在提高大学生素质的过程中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其中,高校官方微博在提高大学生素质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一方面,高校官方微博通过发布名言警句、励志警句等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另一方面,高校官方微博通过发布服务信息,为大学生自觉提高自身素质创造了条件。
二是促进大学生素质结构的优化。大学生素质结构有着明显的全面性和层次性,涉及政治、思想、知识、技能、身体和心理等方面,表现为综合素质和基本素质。可以说,大学生素质是认知、情感、意志和能力的有机统一,在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稳定地发挥着作用。在网络时代,大学生素质结构逐渐得到优化。一方面,网络的普及扩大了大学生视野,为大学生自我更新知识结构提供了强大动力;另一方面,在网络条件下,大学生的信息敏感性增强,信息知识增加,信息能力增强,在这基础上,大学生创新能力、创新水平也将得到提高,实现整体素质结构的优化。
一是大学生是非标准淡化。网络在给大学生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消极影响。虽然大学生已经成年,但正处于“心理断乳期”,心理状态不稳定,而又有着强烈的人际交往需要,对新鲜、刺激事物有着强烈的追求。在网络海量信息和多元价值的影响下,他们的是非标准逐渐淡化。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大学生的语言暴力屡见不鲜,在暴力、色情、犯罪等丑恶行为面前,他们对这些行为的负面影响视而不见,采取默认、赞许乃至尝试的态度。
二是大学生审美缺失。如今,审美活动已经“超出所谓纯艺术/文学的范围而渗透到大众的日常生活中”,占据大众文化生活中心的是“广告、流行歌曲、时装、电视连续剧乃至环境设计、城市规划、居室装修”等“新兴的泛审美/艺术现象”[1]。开放的网络媒体使得各种“新兴的泛审美/艺术现象”泛滥成灾,一些追求新奇、刺激、标新立异的大学生不以美为美,对那些代表美、体现美的行为与事物视而不见,甚至还以“批判”的眼光进行批判,他们以丑为美,以那些“非主流”的行为与事物为美,甚至还进行“理论论证”,表现出明显的审美缺失。
网络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进而影响着大学生美学教育的实效性。在高校美育“先天不足、后天失调”的背景下,网络信息技术的出现为其提供了一条走出困境、创新发展的路径。
首先,构建校园网络美育平台。在网络普遍进入高校的当下,要逐渐发挥校园网络的作用,使之成为大学生美育的主要平台。一方面,要完善高校主页和院系主页的设计,不仅要使之在外观上具有较强的美感,还要尽可能使相关主题具有审美价值,使大学生对美的认知和体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另一方面,要加强高校官方微博群建设,通过发布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图片、文字、音频、视频等,使其成为大学生美育的重要平台。另外,还可以通过依托学生社团建设相关的美育网站来加强大学生美育教育。
其次,构建课堂美育平台。课堂是大学生接受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重要平台,也是美育的重要平台,是对校园网络美育平台的重要补充。一方面,要使大学教室成为美的教室,不仅要保持教室的清洁,还要使教室的整体布置呈现美感;另一方面,要使课堂成为美的课堂,不管是通识课程还是专业课程,都应不同程度地渗透美育内容,使大学生在接受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同时,得到审美教育。美育需要从由“静态的、孤立的”对“美”的描述,回到把“美”作为一种“活动”的“审美”的理解。在艺术类院校和师范类院校,尤其要注意发挥课堂这一重要美育平台的作用,尤其要注意把美育当作一种“活动”来开展,使学生在“活动”的互动中真正体验到美。
最后,构建校园景观美育平台。校园里既有自然景观,也有人文景观,与大学生日常生活联系尤为密切。在构建校园网络美育平台和课堂美育平台的同时,还应构建校园景观美育平台。一方面,要合理设置校园的自然景观,比如花草树木的种类、布局都应与高校的生活区、教学区、休闲区相搭配,使之形成有机的整体,既使植物本身的美得到体现,又使校园的局部美和整体美得到体现。另一方面,要合理设置校园的人文景观,使之与校园的自然景观布局相得益彰,既体现出美感,又不失实用性,从而使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接触多一点美、发现多一点美、体悟多一点美。
第一,营造以校园美为主题的校园网络舆论。“网络背景下的大学生审美教育既要实现一般意义上的审美教育目标,又要助推受教育者能在网络环境下实现审美追求。”[2]因而,要以校园美为主题,营造良好的校园网络舆论。要注意挖掘校园的四季风景之美、建筑之美、学生之美、教学之美,校园活动之美,并使之成为校园网络舆论的一部分,使大学生在网络业已普及校园的今天发现更多的校园美,感知更多的校园美。
第二,营造美的校园网络语言环境。当前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内容主要围绕国际国内敏感事件、学术争鸣、校园改革、招生就业、师德师风、学生管理等方面展开。思维活跃且具有较强理论基础的大学生面对这些内容难免会宣泄情绪,出现语言暴力、用语不文明、用语不规范等现象。这无疑会破坏良好的校园网络语言环境,影响大学生的美育实效。因而,在网络条件下,要注意引导大学生规范网络用语,理性参与校园网络舆论,倡导文明上网。同时,还应通过技术手段,对一些不文明用语进行屏蔽,以使校园网络语言环境得到净化,还大家一个美的网络语言环境。
第三,以“意见领袖”为核心,坚决反对和抵制校园网络舆论中的丑恶现象。丑恶是美的对立面,会给大学生美育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在挖掘校园美和倡导语言美的同时,还应坚决反对和抵制校园网络舆论中的丑恶现象,否则极易使美育出现反弹。要以校园网络舆论“意见领袖”为核心,通过网络设置相关批判性主题、回帖辩论等方式反对和抵制校园网络舆论中的丑恶现象。
首先,教师要善于引导大学生理解美。在多元文化冲击下,大学生以丑为美,美感缺失,审美弱化,“美”成了大学生的“奢侈品”。因而,相关的美育教师要善于引导大学理解美,要通过课堂理论教学和美育实践教学让他们理解何为美、何事为美、何物为美。同时,相关教师还要引导大学生理解何为丑、何事为丑、何物为丑。无论是课堂理论教学还是美育实践教学,都应因材施教,都应有学生的自主体验和民主的师生对话、生生对话,让他们在自主体验和民主对话中逐渐加深对美的理解。
其次,教师要善于引导大学生走向美。“审美过程不仅包括了业已完成的、给定的物质,而且甚至决定了它们的结构,不光影响它们的外部,而且甚至影响其内核。”[3]就具体的某物而言,大学生美育不仅要实现“浅表审美”,从某物的装饰、包装和外表等方面看到流于表层的美,还要实现“深层审美”,从某物内部的结构、技术、功能等方面看到藏于内核的美。这都有赖于相关教师的引导。不仅要引导大学生走向事物的“浅表”的美,还要引导他们走向事物的“内核”的美。相关教师不仅要对大学生进行理论上的引导,还要用创作美、表达美、分享美、体验美等方式引导大学生走向美、拥抱美。
最后,教师要善于引导大学生维护美。大学生美育不仅要求对美形成认知,形成审美体验,还需要对美有深切的感知,使美成为生命追求、生命体验的一部分。这就要求相关教师要善于引导大学生维护美,在维护美的过程中深化对美的认知,深化对美的体验,深化对美的追求。要通过树立榜样、组织社团活动、开展审美沙龙、审美演讲、审美征文、艺术/文学创作等活动,提高大学生群体维护现实生活空间之美和虚拟空间之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