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淑萍
(苏州大学文学院,江苏 苏州 215123)
康熙七年(1668年)山东南部发生了一场震惊中外的大地震,由于极震区位于郯城、莒州(今山东郯城县、莒县)附近,故又被称为郯城-莒州地震。此次地震不仅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而且对当时的文坛产生了重要影响。目前学术界对此次地震的研究成果多集中于地震学、地质学等领域,尚未涉足文学领域。地震发生后,诸多文人创作了一系列与地震有关的诗文作品,这些作品为清初文坛注入了新的血液,形成有影响力的事件文学。
记载此次地震的资料较为丰富,如方志、碑刻、小说、诗文等。本文主要考察山东与江苏重灾区文人相关的文学书写。文人用诗文等形式记录历史,抒发情感,其诗文真实地再现了灾难下的民生,体现了文人的入世精神、悲悯情怀及忧患意识。
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时(1668年7月25日19时左右),山东、江苏等地发生大地震。其震中烈度为12度,震级为8.5级。据相关历史文献记载,此次地震有震感范围波及山东、江苏、浙江、安徽、河南、江西、河北、湖北、山西等10多个省市。其中,山东、江苏、安徽的150余个县均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其被灾地方济南、兖州、东昌等共五十九处,沂州、郯城死伤最重。利津、沾化钟鼓自鸣。莒州马耆山崩,沿河地中作声,或井内涌出黄沙”①。此次地震的破坏力极大,《清史稿》对此亦有所提及:“六月十七日,上海、海临地震,窗廊皆鸣;湖州、绍兴地震,压毙人畜,次日又震;桐乡、嵊县地震,屋瓦皆落。”②地震发生后,政府采取了一些救灾措施,如“沂、莒、郯三州县俱被伤最重,蠲免本周钱粮十分之四。其安丘等二十一州县及章丘等十六州县,各照被灾轻重分别蠲免。民无所定,为竭力抚绥,申详豁除粮漕”③,峄县“康熙七年赈山东地震灾民”④等。
此次地震除了官方记载外,亦有诸多来自民间的诗文记载。悲惨的场面总会给人带来巨大的震撼,文人自发以诗文等形式记录灾难,书写历史,抒发自己的人文关怀。
文学艺术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在灾难文学的书写中,诗文所反映的社会历史面貌往往更加生动和清晰。罗时进先生曾指出,“文学家需要借由事件形成介入历史、推动历史的力量,显示其特殊的作用”⑤。地震发生后,众多地区的文人自发进行诗文创作,形成一股创作热潮,成为清初灾难文学书写的一支重要力量。
文人首先从宏观角度进行诗歌写作,反映震灾引发的民生疾苦。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无不体现出他们对底层民众的殷切关怀。冯可参,福建邵武人,顺治十八年(1661年)进士,康熙七年授山东郯城知县。郯城地震后,他在《灾民歌》中描绘了一幅山崩地裂、天昏地暗的凄惨景象:“郯城野老沿乡哭,自言地震遭荼毒。忽听空中若响雷,霎时大地皆翻覆。或如奔马走危坡,或如巨浪摇轻轴。忽然遍地涌沙泉,须臾旋转皆干没。开缝裂圻陷深坑,斜颤倾欹难驻足。……更苦阴雨无时休,满陌秋田水涨流。今年丝谷粜何旱,明年无肉剜心头。嗟乎哉,漫自猜,天灾何事洊相摧,愁眉常锁几时开。先时自谓灾方过,谁知灾后病还来。恨不当时同日死,于今病死有谁哀。”⑥此诗先叙灾情:首先地震前有一些预兆,而后霎时间大地倾覆,黄沙遍涌,房屋俱塌,灾民仓皇而逃,震后亲人阴阳两隔,旱涝灾害频发,灾民颗粒无收……面对如此凄惨的景象,诗人只得发出“明年无肉剜心头”“恨不当时同日死”的慨叹,道出对灾民的同情。
再如,地震发生时,王士祯虽身处京师但亦感觉到震感,他将此次震灾的概貌记入《地震》中:
康熙戊申六月十七同戌刻。山东、江南、浙江、河南诸省,同时地大震,而山东之沂、营、郯三州尤甚。郯之马头镇死伤数千人,地裂山溃,沙水涌出,水中多有鱼蟹之属。又天鼓鸣,钟鼓自鸣。淮北沐阳人,白日见一龙腾起,金鳞灿然。时方晴明,无云气云。⑦
由上文可知,仅仅一个马头镇便死伤数千人,多省同时地震,受灾严重。王士祯运用想象与夸张的手法,记载了相关民间传说——金龙腾飞。
再如,浙江海盐人彭孙贻(字仲谋,号茗斋,著有《茗斋集》等)在地震发生时正暂寓离郯城不远的泰安,他在《夜宿杜家庙作》一诗中记录:“杜家庙南鸟欲栖,客子初眠驴夜嘶。大声摇撼梦翻侧,土床扑刺茅茨泥。主人叫呼客尽出,扪衣跣足袴倒提。砉然重簸荡,狂走鸣犬鸡。排墙倒瓦声,奔迸尘目迷。岱宗距此不十里,泰山其颓吾安恃。丈人倾欹颠莫扶,五大夫摧偃难起。金支葆乱碧霞幢,玉检泥崩青帝玺……”⑧彭孙贻不仅勾画了一幅震后墙瓦坍塌残破之景,也描绘出房屋碎石与动物嘶叫的声音,将万物罹难的悲惨情景生动地展现出来。
严允肇,浙江归安(今湖州)人,字修人,顺治十八年(1661年)进士,官寿光知县,著有《石樵诗稿》《宜雅堂集》。他在《哀城阳》中亦对地震进行了细致描述:“城阳城中万家邑,白昼无烟狐兔入。败井颓垣不见人,阑风伏雨嗟何及。呜呼灾异殊不经,天下无过兖与青。黑风扬沙海水溢,罗刹夜来飞迅霆。千崖崩奔万壑裂,大块倏忽非常形。庐舍坍尽栋梁圮,骨肉糜烂沙尘里……”⑨偌大的城阳在地震之后空无人烟,徒留一片衰败、凄惨的景象,地震不仅给灾民带来了经济上的损失,更给其肉体与心灵带来了巨大的伤害。诗人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强化了叙事诗的纪实性,营造出一种阴森、可怖的意境。
其次,从个体角度出发,文人对地震发生时灾民惊慌失措、患难与共的在场表现进行了细致书写。地震发生时,蒲松龄在稷下做客,与表兄李笃之秉烛饮酒。他将自己的所见所闻记录于《地震》一文中:
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时,地大震。余适客稷下,方与表兄李笃之对烛饮。忽闻有声如雷,自东南来,向西北去。众骇异,不解其故。俄而几案摆簸,酒杯倾覆,屋梁椽柱,错折有声。相顾失色。久之,方知地震,各疾趋出。见楼阁房舍,仆而复起,墙倾屋榻之声,与儿啼女号,喧如鼎沸。人眩晕不能立,坐地上随地转侧。河水倾泼丈余,鸡鸣犬吠满城中。逾一时许始稍定。视街上,则男女裸体相聚,竞相告语,并忘其未衣也。后闻某处井倾侧不可汲,某家楼台西北易向,栖霞山裂,沂水陷穴,广数亩。此真非常之奇变也。⑩
蒲松龄以清晰的逻辑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地震的全过程。他不仅交代了地震发生的时间、背景,而且从初震、大震及震后几个方面细致刻画了瞬息万变的场景和惊恐万状的灾民。
沐阳人周士翀的地震诗,除了对震灾进行细致刻画之外,也对个体在生死攸关关头的抉择作了进一步的描绘:“岁在戊申月在六,十七戌时当暑溽。人方缓篷坐微风,开襟看月倚修竹。……纵横变态总非常,势同羹沸纷相逐。老幼招呼亟出门,须臾不及人多仆。终夜嘈嘈户外喧,荒村远近闻啼哭。平明音驿往来传,土崩峡坼难更仆。父子忽离夫妇分,倒砌翻墙寻骨肉。”伴随着地动来临时的轰然巨响,男女老少奔走出逃,远近都是灾民的呐喊与哀嚎,生死抉择关头,灾民依然选择患难与共。
江都人汪懋麟,字季甪,康熙六年(1667年)进士,授内阁中书,著有《百尺梧桐阁集》。“夏六月,扬州河水决,继之地震,赋诗纪之。”他在诗集卷六《河水决》中记载:“黄河冲决淮河荡,白马湖中千尺浪。淮阳城郭云气中,远近田庸水光上。人行九陌皆流水,螺蚌纷纷满城市。筑岸防堤急索夫,里中徭伇齐追呼。富家出钱贫出力,触热忍饥不得食。”地震引起河水决堤,危急时刻,灾民选择患难与共。
姜埰,字如农,号敬亭山人,山东莱阳人,著有《敬亭集》,亦作有地震记事诗:“戊申未月际十七,我适客白沙,坦腹静乐室。炎赫猛东首,便便但喘息。黑气撼屋角,抱衾心恐栗。轰若雷电来,龃龉不自匿。阿香与阿观,呼之无有力。……安子如突围,仓皇向父膝。为言此灾变,傥谓钩星直。北邻二童竖,裂体身无恤……”当时,诗人客居他乡,诡异的黑气弥漫于屋角,令其不禁感到颤栗和惊悚。此诗逼真地还原了当时凄惨恐怖的场景。
嘉善人徐岳(字季方)在《见闻录》中记载:“七年地震时,在江宁病目。早寝,初觉床帐飒飒有声,犹疑猫攫鼠,鼠奔窜声。少顷,大渐,下床履地如立车辆上,始知地震。恐屋塌,急趋出空院,则数起数仆。连日震,各省俱震,声如战斗,倒坏官民房屋不计其数,压死男妇亦不可考……”康熙七年,徐岳在江宁早寝之时,发觉床帐渐有声响,似动物相互追逐,而后,地大动,“恐屋塌,急趋出空院,则数起数仆”,此文从视觉、听觉等不同角度真实描绘了地震时民众争相出逃的场景。
由此可见,文人在描绘地震及其引发的次生灾害场景时,往往会通过自己独特的观察视角与灵敏的感知力,细致入微地描绘灾情及灾民的反应,为地震诗文增添了纪实性光辉,拓展了灾害文学的题材与主题。
地震及其次生灾害频发不仅使当时的社会经济遭受重大损失,而且也影响了当时的诗文创作,诗文的抒情功能得到不断加强。文人在诗文中追忆过去,还原现场,抒发人文情感。在地震诗文中体现出忧国忧民、援灾议政的人文思想。
邵长蘅(1637—1704),清诗文家,字子湘,号青门山人,江苏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著有《青门簏稿》等。他在《地震行》一诗中写道:“涒滩之岁月在末,鼓妖中夜西北至。砰訇只愁坤轴翻,苍皇讵识真宰意。床头儿女争啼号,屋瓦砉骆纷坠地。须臾恶飚扬尘沙,簸荡十日奔雷车。传闻山东祸尤烈,郯城平原尸如麻。前月经天垂太白,迩来白毛生一尺。闾门童谣真有无,妖异从来不胜德。野夫觅纸书时日,彼苍回千君相力。”邵长蘅以沉郁的笔调叙述了此次地震的所见所闻。
康熙七年,清代文学家朱彝尊在山东巡抚刘芳躅处做幕僚。地震后,他在《地轴》中沉痛地写道:“地轴连年震,沂州接莒州。春农千里旱,野哭万家愁。鸿雁惊难定,蛟龙斗未休。更闻城郭外,蜃气接重楼。”诗人以精练、平实的字句记载了沂州、莒州等地连年遭遇地震、旱灾的情况。对“鸿雁”“蛟龙”等意象的描绘,从侧面体现出朱彝尊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忧虑。
山东安丘人曹贞吉(1634—1698),字升六,号实庵,康熙进士,官礼部郎中。他在《和子延中丞登望海楼韵》中描写了地震后余震不断:“杯勺沧溟望里收,百年觞咏几登楼。尊前忽觉来三岛,此外犹闻更九州。断岸雨晴天倒影,海门风急气成秋,摇摇坤轴浑难定,曾否金鳌背尚浮……”震后“坤轴”始终摇摆不定,曹贞吉运用想象与夸张的手法,将动荡的“坤轴”比作翻腾的“金鳌”,抒发他的焦灼之情。
江苏通州人冯云鹏,字晏海,著有《扫红亭吟稿》《金石索》。冯云鹏曾赶赴现场实地考察,他在《扫红亭吟稿》中写道:“因思往日山东震,无过康熙戊申年。马蓍山崩石四散,五庐固山劈一半。……此皆奇劫不轻逢,遗民露宿张芦篷。霪雨兼旬风不止,田禾淹没鸣哀鸿。尔时报灾忙六府,曲阜无忧庆安堵。”地震不但给自然环境造成了巨大破坏,而且也使庄稼受灾严重,冯云鹏借此诗抒发了他对罹难民众的深切挂念,体现出他的忧黎元情怀。
古人时常把灾害和政治联系在一起,一方面反映了人们对灾害发生的缘由尚不能正确认识,另一方面,文人借诗文表达希望统治者改良政治、以德抚民的议政思想。
郯城知县冯可参不仅于《灾民歌》中再现了地震的场景,而且对贪官污吏进行了有力的控诉,表达希望统治者改良政治、优化官员人才结构的愿望。“今年二麦充官税,明年割肉到心头。嗟乎哉,漫自猜。天灾何事洊相摧,愁眉长锁几时开。先时自谓灾方过,谁知灾后病还来。恨不当时同日死,于今病死有谁哀。”诗人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了封建社会的贪官污吏,揭示了官府救援不力的真相与当时炎凉的世态人情,具有丰富的社会内涵和思想价值。
陈维崧,字其年,号迦陵,明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年)应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参修《明史》。陈维崧作有《地震行》:“六月十七风满天,帷屏杯碗大剧颠,都门簸荡犹未甚,齐鲁消息纷喧阗,山东大吏羽书至,急装快马相钩连。相传日入星未起,可怜人命薄如纸。琅琊城外千村尽,李家庄上万人死。我昨扬鞭跨驴背,一路村墟记其概。夜火常从饼师乞,晨蔬或向园官贷。……已分残年饱乱离,那得他乡暂欢悦。嗟嗟我生已后时,祁寒暑雨常相随。宵旰已知圣主意,燮理终藉群公为。诛求江左尚官府,诟租胥隶打门怒。君不见,吴越家飞三伏雪,江准田涨一春雨。”诗人将罹难的灾民比作长平之战被坑杀的40万俘虏,二者皆深埋地下。生命的脆弱促使诗人不由得发出“可怜人命薄如纸”的慨叹,诗人扬鞭跨驴背,“一路村墟记其概”。由此可见,诗人对灾民怀有深沉的情感,援灾议政、体恤民情等皆是其人文精神的表现。
灾害文学的书写在清代文学作品中所占比重虽少,却具有继往开来的重要意义。由郯城-莒州地震诗文可见时人对这场大地震给予了充分关注,相关诗文既从宏观上描写地震发生的概况,又从微观上凸显个体的在场表现。而灾后文人人文情感的抒发亦是我们不应忽视的重要内容。文人书写历史的情怀具有跨越时空的道德感染力,为清初灾害文学的书写注入了新的血液,对研究中国古代灾害文学具有重要意义。
注释:
①董含撰,致之校点:《三冈识略》,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15页。
②赵尔巽:《清史稿》志十九《灾异五》,民国十七年(1928年)清史馆本,第753页。
③王赠芳、成瓘:《济南府志》卷三十七,道光十九年刊本。
④王振录、周凤鸣:《中国地方志集成·光绪峄县志》,江苏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巴蜀书社,1992年,第155页。
⑤罗时进:《近代典型文学事件阐论——以柳亚子〈分湖旧隐图〉征集题咏为例》,《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2期,第143-150页。
⑥王植、张金城、王恒续:《中国地方志集成·乾隆郯城县志》,江苏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巴蜀书社,1992年,第135页。
⑦王士禛著,文益人校点:《池北偶谈》,齐鲁书社,2007年,第429页。
⑧《清代诗文集汇编》编纂委员会:《清代诗文集汇编》第5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185页。
⑨卢少泉、庄陔兰:《中国地方志集成·民国重修莒志》,江苏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巴蜀书社,1992年,第490页。
⑩蒲松龄:《聊斋志异》,岳麓书社,1988年,第5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