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设计视域下高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2019-03-21 13:17于洁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艺术设计校企服务

于洁

(常州工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江苏 常州 213022)

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为今天的设计带来了许多新的课题,同时也提出了更多要求。服务设计正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形成的全新产物,是设计对于其“解决问题,满足需求”这一根本任务聚焦与回归的当代表现。而在此过程中,高校如何将服务设计思维融入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过程,并形成成熟合理的人才培养机制,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最优人才资源保证,是十分重要的研究命题。

一、服务设计概述

20世纪90年代初,英国设计管理学教授比尔·霍林斯(Bill Hillins)首次提出了“服务设计”(Service Design)概念。经过近30年的发展,服务设计已经成为当代设计领域最具活力的设计类型,在理论与实践上都有一些积累与成果。苹果、IBM等知名企业,都运用服务设计的相关理念,更好地满足了日新月异的市场与社会需求。服务设计的相关概念在发展运用过程中其内涵与外延也不断产生变化,但总体上,服务设计是一种更为主动、更为系统化的设计方式,而优化体验、提升效能是其设计目标与价值体现。与工业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动画设计等按行业应用领域划分的传统设计类型不同,服务设计更像是一种跨界融合的整合设计体系和模式。与所谓的“整案设计”不同,服务设计有其鲜明的主动性和创新性要求。

服务设计的产生与服务经济的发展有着必然的关联。服务经济是一种将服务与产品捆扎在一起,甚至以服务为主要产品的经济形态。时至今日,整个世界的产业发展都开始发生巨大转变,服务产业在全球经济总量的比值已超过6成。在经济最发达的欧美、日本等国家和地区,服务产业的经济体量占比甚至高达7成以上。我国,服务设计对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服务设计是从传统商业模式向公共服务和社会创新转化的必然结果,其具有多领域要素协作的特点,同样需要多学科研究成果的支撑,这也恰恰与当代多元并置的时代特征相互印证。

二、 服务设计对于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意义与需求

当代设计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效能越来越大,对于经济发展需求的迎合程度也越来越高。设计师也从单一的对功能、形式的关注,转向对体验、诉求等企业和用户的整体“痛点”的关注。这势必带来相关行业对人才类型需求的转变,这种转变自然就会决定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重新确定培养目标,制订新的培养方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在知识体系构建、技术技能形成等各个环节,形成有针对性的培养策略。具体来看,服务设计对于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的需求集中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复合设计素养

服务设计对于艺术设计类人才综合能力的需求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首先,服务设计是一个主动寻找用户痛点,并通过运行一个完整设计服务体系解决设计需求的过程。因此,这类人才需要具备从品牌化构建到设计可视化,再到设计落地及反馈等整个闭环所需要的知识储备。虽然不用擅长或精通全部所涉知识技能,但必须有较合理的知识结构。其次,仅从设计技能的角度来看,服务设计也要求设计师能够紧跟时代发展变化,会用、善用更新的设计工具与传播媒介,不能以不变应万变,而必须与时俱进,拥有从知识结构到技能技巧更为复合的设计素养与能力。

(二)可持续创新能力

可持续性是服务设计对设计结果效能的基本要求和显著特征,与服务设计的社会创新属性有着密切的关联。这种可持续性要求相关设计师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必须具备关注和理解社会需求的能力与敏感度,能够从真正意义上帮助企业,而不只是完成某一设计产品或阶段性项目。无论设计服务继续与否,都要有意识地保留设计创作的可持续性,这种意识也会帮助设计师逐渐形成可持续创新设计能力。我们的社会发展需要有可持续性,设计者也必须遵循这一规律。创新能力一直以来都是高校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可持续创新能力是一种升级优化后的全新能力。

三、 服务设计思维下的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策略

(一)整合教学资源,强化服务设计意识

传统的设计类专业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向清晰,体系成熟稳定,但随着产业发展的转型升级,企业的设计需求变得多元,这不是设计环节再细分可以解决的,而是需要整体的设计体系的服务。因此,当今的艺术设计专业教学需要整合各个专业的教学资源与优势,打通学生对各艺术设计专业方向的总体认知。这并不是要求学生完成大而全的专业课程学习,而是要构建更为宏观的设计全局观,其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在开展设计活动的过程中,有整体设计的视野以及服务设计的能力。当然,教学资源整合的清晰目标和行为,同样也会不断强化学生对服务设计的思考,使他们潜移默化地形成服务设计意识。

具体来看,高校各艺术设计专业可以通过重组、优化原有课程体系,加强实践环节的多专业合作课程形式探索。首先,各专业必须去除对专业课程的固化认知。比如,交互技术在未来设计成果实现过程中,将成为非常重要的手段,相关课程不仅应出现在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中,也应整合在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专业课程中。甚至,各专业可以结合本专业的特点定制、开设服务设计类专门课程。其次,服务设计意识和能力的形成,包括服务设计理论的内化,都需要通过设计实践来确认。不仅在课程体系中应增加实践课程比例,而且可以采用跨专业教师共同授课,以及跨专业学生共同参与、合作完成设计命题的方式,进一步引导学生形成整体的、全局化的设计意识,为未来服务设计实践打下思想与能力的基础。

(二)构建校企深入合作与协同创新模式

服务设计的着眼点和立足点是企业需求,因此,校企深入合作的意义并不只是通过企业实际项目和实训平台资源提升学生专业应用能力,还应结合企业的具体需求以及行业发展的趋势,强化学生服务设计意识与能力,以文化创意产业为例,许多文创类企业的需求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产品造型、功能的实现,或视觉化、媒介化的推广,而是一种基于文化价值继承与挖掘的创意与创新设计。这就要求学生或设计者具有更为主动的服务设计意识。校企合作的模式也不再是企业提供项目,学生参与、完成命题作业,而是校企共同研发、孵化文创成果,共同用设计创意力量打造文化IP。

这种由服务设计思维带来的合作需求的变化,必然需要更深入、优化的校企合作模式与评价体系。比如,确立企业在校企合作关系中的核心主体地位;学校要以市场为导向,先于企业研究市场环境与企业发展可能,主动参与企业品牌化过程,等等。只有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采用更为积极主动的形式和姿态,才能从真正意义上由内而外地践行服务设计理念。

(三)开拓国际视野,鼓励学生创新创业

服务设计的发展具有全球化趋势,因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首先需要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只有具有国际化的眼界,学生才能更全面地思考,提供更与时俱进的服务设计策略。另外,西方关于服务设计的理论研究先于我国,我们要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其理论成果。高校应支持师生参与专业领域中高水平的学术活动,通过国际化的校校、校企合作,进一步扩大教学资源范围,从而形成更为国际化的经验与成果。

在此基础上,高校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开展自主创新创业活动。创新创业不仅是人才培养改革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国家当前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高校一方面要从政策上支持学生的创新创业行为,比如,推荐学生入驻校内外产业孵化基地,组织培养“大创”“大挑”“互联网+”等创新创业类赛事团队;另一方面要建立更完善的监管与评价机制,对形成的成果进行奖励,帮助孵化和推广等。学生在自主创新创业的过程中,不仅进一步强化了自身的服务设计意识,而且通过实践将服务设计的理论、思考与经验融于一体,从而内化了服务设计意识。

四、结语

新的产业发展变化对服务设计提出了新的需求,复合设计素养、可持续创新能力成为对当代艺术设计类人才的具体要求。整合教学资源与强化服务设计意识、构建校企深入合作与协同创新模式、开拓国际化视野与鼓励学生创新创业,则是高校积极回应服务设计对艺术设计类人才需求的有效策略。

猜你喜欢
艺术设计校企服务
《星.云.海》
《花月夜》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