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天衡篆刻刀法探秘

2019-11-16 02:17章海荣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韩先生刀法篆刻

章海荣

(上海大学,上海 200444)

“惜乎古来治印家累万,就中豪杰上百,巨匠数十。或有经典传世,或有印谱流播,然细审之,唯用刀一途,虽有十九法、十四法、十三法诸说,但只存其名,而不详言内核。似无意,似存心,秘而不宣,此印坛一大憾事也。”

——韩天衡①

篆刻家操刀刻印是其最私密、最任性的营生,运刀的隐秘性注定了刀法是最易消失,也最难研究的一个课题。同时,操刀的私密和任性,也使刀法呈现出最大的可能性和丰富性。至今,无论是冲刀、切刀还是披削刀等,都不能涵盖印家操刀刻印的全貌。韩天衡先生的刀法,其丰富性非披削一词所能涵盖。

一、执刀

什么是篆刻的执刀?可简单用一句话概括,即篆刻创作时手拿刻刀的姿势。它涉及面很多,包括握石执刀的左右手姿势,发力的在小与开石的状态等。这些都决定运刀后所产生的线条效果。从最终效果来审视,执刀的关键在于刃石夹角和发力方式。

一般而言,执刀方法有以下几种:一是与书法执笔类似,可称为似执笔法,多用于切刀;二是类似硬笔书写的似硬笔法,多用于冲刀;三是似握拳法,多用于刻大印、写意印等。运刀时刀刃与石面的夹角很关键。有些印人在运刀中有意不断改变夹角,来创作有变化的线条,还有人提出过“舞刀”“摆刀”等注重在运刀中舞动、摆动刀杆(即改变刀刃与石面的夹角)的技法。

韩天衡的执刀,其右手姿势类似于冲刀的执刀法。但从左右手及胸、头部的总体姿势看,有几点个性:一是刀刃与石面的夹角比较小,铁刃紧贴石面呈斜平状。因此,他不是刃尖开石,而是增加了刃口与印石接触面的刃线开石。既平又宽的刃石接触面,就是被篆刻界普遍认可的披削刀的执刀姿势。二是左手握石右手执刀,左右手在胸前接触,刀刃向胸的正前方平坦斜出,右手大拇指向下摁刀杆,既自然又方便。

韩先生执刀不是无时无刻都这样,在现实创作中,冲刀、切刀他都能用。篆刻创作是个极其丰富的过程,本文意在探秘韩先生极具个性化的、创作出大量具有艺术高度和个性的作品的篆刻刀法。

二、运刀

目前大多数人认为,运刀法归根结底是冲、切两种。冲刀是刀刃沿着文字笔画的墨线一路向前,过程较长且完整,刻出的线条流畅爽利、劲挺有力。切刀是刃尖点石沿着墨线向下点切,一点切完后连续地向前点切,点接点而成线,其过程短促而断续,刻出的线条笔断意连、拙朴含蓄。每位成熟的印家都有一套与他人不同的刀法。

运刀的关键:一是发力方式,二是铁刃的开石方式。辨析刀法就在于这两点。

就发力方式而言。冲刀发力于刃之后,力量集中于刃尖端,由刃口开石。发力后持续推进,形成一路前冲之势。切刀是由上向下发力,力量集中于刃尖,由刃尖点石一刀切一点,如此重复,断续式发力。韩先生运刀的发力方式与这两者都不同。先生执刀刀刃向身外倾斜,平贴石面,由右向左发力。左手握石,同时可向右发力,刀刃的轨迹是右左运行的。与此同时,大拇指由上向下用力压刀刃。由上而下的力很大,因为他是用刀背铛石面。他是用向右向下两方面的合力开石,刀刃扁平紧贴石面,刃口与刀背同时触石开石。其发力方式是一次一次连续发力推进。发力一次开石一片,向前推进一截。这一截有可能是一根线条的一小部分,也可能是一根短线条的全部。这样的发力方式既不同于冲刀的一冲到底,也不同于一刀直下只一点的切刀。

就铁刃开石方式言,刃石接触一般是45°左右,其斜度如何,各印人都会有所不同,但都认可是冲刀。切刀是刀杆直上90°左右,直下一点,接点成线。韩先生的刃石接触较平坦且由上向下用力,方向由右向左。压刀刃的力很大,一次发力启石一片,刃背在石面上铛擦掉一段,这即是披削刀。其篆刻的线条呈现出一段一段相接的状况。这种效果可从先生的印章中明显看出。

印例1“喜出望外”②(图1)。“外”字左边那笔曲线的刀痕,有多个长短不一的三角切面连续分布在这根白文线条的(凹槽)两边。怎么会是这样长短不一的三角切面?一个三角形是用刀刃、刀背紧贴石面发力一次的一片启石,形成一个三角形状的斜面。用力(上下压力和左右推力同时的合力)小者尖,用力大者宽,从而形成三角形。印人都知道,无论直线曲线,把握好刃尖的入石角度,都可一冲到底。但韩先生不是一冲到底,他是一次一次发力向前推进。

图1 “喜出望外”印

图2“千秋万岁”③印中“万”字,第一划平直线,左端约三分之一处,实际创作时是线条的一侧刻完再刻另一侧,观察上三面和下面运刀刻成的线条。上第一刀与下第一刀结束时有一个缺口,上二刀与下二刀结束时也有一个缺口,然后是第三、第四刀,构成一个节点。这也说明韩先生运刀是一次一次发力的。先刻线条一侧,一次一次发力向前,然后刻另一侧,仍然是一次一次发力。在总体保持平直线的情况下,两侧发力不可能绝对平行,故完成的线条是一截一截连接而成。在一截和一截之间总有痕迹可寻,不是有缺口、凹下,就是有突出点,还有可能是阶梯状等等。一截一截的截段线条组合成文字所需的线条。

图2 “千秋万岁”印

还有一些印例,线条由一截一截截段连接而成的情况十分清晰。如“古鄣”印④(图3)中“古”字,其“口”部左右两条竖线,右竖先向内凹,后向外凸,左竖也类似,先向内凹,继向外凸。在放大的线条中可清晰看出每根竖线每一刀结束时的痕迹。

图3 “古鄣”印

印例“如意”⑤(图4),“如”字“口”部,右竖,先向内凹,继向外凸。此朱文线还有一特点,其 “口”内部左侧刻刀较直,无明显凹凸,是一刀而就,右侧则明显三曲。这就是韩天衡刀法下的线条特色。

图4 “如意”印

另外如“悍秀”白文印例。放大后,此印竖线多处有用刀截连的痕迹。“万古”印“古”之“口”部的左右两直竖,放大印面也可看出很多截连的痕迹。

再如,“石之恋”白文印⑥(图5),“恋”字“心”部右竖线下部有个三角面,此三角形相当明显,比竖线刀痕浅得多。此竖线笔画从上往下发力刻出,刀刃开石,刀背紧贴石面。可设想,如果刃石的夹角比较大,如一般冲刀,由刃后发力将这块三角形刻出,那么这块三角形的深度应和直线条差不多。但韩先生刀背紧贴石面,角度很小,刃尖在白文线的槽底,刃背铛着线条边缘,且大拇指压石很重,用刀背铛擦石皮到此用力,从而在线条之外铛出薄薄的一片三角形。这薄薄的一片三角形,不是由刃后发力的刀刃刻出的,而是由拇指用力压刀背的刃边铛出的。所以,整个三角形只是在竖线边的石面上薄薄地披去一层石皮。这是披削刀法,但仅仅只是一般情况下理解的披削刀法吗?为什么整个竖线刻得较深,这三角形则仅去掉一层浅浅的石皮?这就是韩先生特有的向右向下合力开石、一次一次发力的特色,也正说明了韩天衡篆刻刀法最重要的特点:向下压刃和向右推进同时发力,向下压刃的力,铛出了浅浅的一小块三角形,向右推进的力,刻出深深的竖直线。

图5 “石之恋”印

综上所述,从执刀姿势、发力方式、刃石夹角以及运刀状态和刻出的线条效果等多方考量,韩先生的篆刻刀法,不是冲刀,也不是切刀。从韩先生执刀扁平由刃背铛擦石面的状态看,这是印坛公认的披削之法。从发力轨迹和成线情况看,其特点可用一个“截”字表达。此“截”既是斩钉截铁的“截”,又是截段之“截”。所以,笔者认为韩天衡先生的篆刻刀法可冠以截披刀法之名,它与冲刀、切刀之区别见表1。

表1 冲刀、切刀、截披刀比较

三、绸缪盘旋的活脱韵致

韩先生篆刻中无论朱文还是白文的平直线、曲线或圆弧状的扭曲线,都是由截段的短线连接而成,实际都是由曲折不平整的,有凹凸的截段线相衔接而成。那么韩先生用这样的刀法刻出这样的线条,在追求和表现什么样的艺术效果呢?这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其“雄、变、韵”的艺术追求中找到答案。从刀法中追求自己的艺术目标,韩先生花过大功夫,韩先生曾说:“往昔吾居瓯水,每每窥渔人摇橹,其势上下反侧,绸缪盘旋,而轻舟飞发,曲直如意。由此,渐悟线条直生于曲、曲生于直、曲直互用、互为表里、互为形质之理。借摇橹之法而运于刀,线条似别于古贤。”⑦刀在向前推进的同时,要“借摇橹之法而运于刀”,使刻出的线条“直生于曲、曲生于直”“上下反侧,绸缪盘旋”。显然,随腕指用力向下,借助刀背,对线条一截一截地铛擦,使线条在如摇橹般曲直相衔中挺劲丰润起来。这就是其线条有“顿挫感和拗折感”的由来。韩先生还说:“刻印用力非举鼎之力,乃近摔跤之力,当避率直而求活脱。”⑧“举鼎之力”类似切刀开石,再怎么样的石头,由钢刀刃尖开石,用直力都能迎刃而解。韩先生的截披刀法“非举鼎之力”。“近摔跤之力”是一种扭动的紧贴肉搏之力,根据线条与情感的变化而用之,那必然是“活脱”,绝无“率直”之理。为使线条活脱具韵味,韩先生每一刀都倾注情感并有很多细微的变化,融汇着意念和劲力。在1985年出版的《韩天衡印选》后记中,韩先生说:“印作‘雄’方能庄伟劲迈,有气势、拒小派,有时代气息。……‘韵’是在‘雄’‘变’的基础上求韵致,要有一种令人玩味爱恋的鲜美劲儿”。⑨韩先生的“雄”首先就在其刀法表现的线条上。用力铛擦,上下反侧,绸缪盘旋,如此棱角凹凸,截段相衔,在一次次用力铛擦而成的一截截短截线构成的古奥多变的篆文线条中,看出的是力量和豪情。韩先生所说的“刀法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也是自古至今对篆刻刀法篆刻线条的最高要求。

四、截披刀法与坦冲刀法的区别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韩天衡先生首先提出披削刀法⑩。此后,韩先生以运刀的切身体会,多次公开自己的披削法,引来印坛竞相披削的新气象。

韩先生是这样表述自己的刀法的:“吾曾于用刀作冲、披之论,多有咨询者。冲、披之法,风味大异且消息微茫。要而言之,冲者运刀时力发于刃之后方,呈冲势;披者运刀时力发于刃之上方,呈由上递下之勒势。此语近于玄奥,而颖者当可玩味之。”他用“微茫”“玄奥”等词,说明此种刀法确有微妙之处,重点是道明了冲、披两种刀法最大的区别是发力方向不同。冲为刃之后,披为刃之上。

《篆刻技法全书》(下称《全书》)认为“披削:冲刀坦刻的特色刀法”。《全书》中的这种说法显然不同于韩说。其一,韩说冲、披“风味大异”“冲、披两法”。《全书》则认为披削是冲刀的一种特色刀法。其二,韩说认为冲、披两种刀法最大的不同是用刀时发力方向不同。《全书》则认为披削与冲刀发力是相同的,披削只是刀杆放平些,即刀刃与石面的夹角小,刀杆贴石面比较平坦。

2004年韩天衡在《刀法论》(这篇文章后被收入2013年出版《豆庐艺术文踪》一书)中说到披削刀法,同样用冲刀作比较,“披刀之为用,是区别于冲刀的自后向前发力,以刀角入石。而是自上而下地发力,以刀刃入石,刀背擦石”。明确说明了披削与冲刀不同的发力方式,它是“自上而下地发力”。

用冲刀法,仅缩小刃石的夹角,使刃面平坦入石而向前冲,其刻出的线条显然是和刀杆较直立的冲刀不同。把这样的刀法说成是披削,并由此把披削归入冲刀一类,即坦冲等于披削,这当然是一种见识。但凡执刀篆刻的印人都会有所体会,坦冲运刀是比较简便和省力的做法。但是,韩天衡先生所说的截披刀与此不同。韩先生的截披刀法与坦冲不同的要点之一在于“自下而上地发力”。为达到非常有力度,能铛擦掉石面,形成篆刻线条的力度和韵味,韩先生走的是一条非常繁难、非常有功力、非常曲折的刀法之路。数十年来,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执刀法、发力法、运刀法,最后取得了独特的线条效果。韩先生舍易求难的目的是为了自己的艺术追求,并在这样繁难的、有功力的和曲折的追求之中,提出了“刀法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的观点。

在实际的篆刻创作中,冲刀、坦冲等刀法并行不悖。冲刀法在由明入清的篆刻发展史中较早被印坛认可和接受。那冲刀和披削的区别仅仅是刀杆较直立和较平坦的区别,又何必另起一个“披削”之名呢?因为运用冲刀刻印的印人们都知道,实际运刀中,刀杆的倾斜度不是固定的。不仅各印人不一定相同,同一印人在刻印中也未必是固定的。有的印人会有意地改变刀杆的倾斜度,以创作出有变化的线条。

韩天衡先生所实践的刀法,笔者称之为截披刀法,是与坦冲不同的刀法。从执刀姿势、刃石夹角、发力方式、运刀方式、成线效果等等方面,截披刀都与坦冲刀都有区别。笔者此文的目的是想还原韩天衡篆刻刀法的本来面貌,正确认识韩天衡篆刻刀法的意义。

篆刻刀法只是一项技法,技法因创作而存在。对作品有怎样的追求就会有相应技法的探索。从这个角度讲,技法为艺术审美服务。技法是在印人数十年艺术创作中形成的,技法不可避免地带有人文内涵。韩天衡先生的截披刀法正是他70年治艺生涯的一个凝结:刻苦、勤奋、殚精竭虑、九朽一罢,为达到艺术目的,哪怕是很小很小的一个目的,长年累月、全身心、超负荷地投入。先生追求的是对得起古人、对得起老师、对得起自己的过往,更对得起篆刻史。先生的治印是献身于艺术,是致敬于艺术。

注释:

①韩天衡:《天衡印谭》,上海书店出版社,1993年,第192页。

②③④⑤⑥韩天衡著,张炜羽文:《韩天衡篆刻艺术赏析(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第1页,第10页,第6页,第8页,第18页。

⑨韩天衡:《韩天衡印选·后记》,上海书店出版社,1985年。

⑩章海荣:《简析吴让之及披削刀法的创立》,《中国美术研究》,2013年第3期,第105-109页。

猜你喜欢
韩先生刀法篆刻
老友记
“这个差评,我给好评”
刀法
简析陶刻作品《枫桥花瓶》的刀法特色
篆刻
每日挥刀五百下
用劲刻
家电下乡巧赚钱
《三十六计》篆刻连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