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 金
(西北大学现代学院,陕西 西安 710130)
真人秀指的是人在特定的环境下依据制度或游戏规则所做出的真实反应,同时被拍摄记录下来。真人秀最大的意义莫过于“真实”,它具有真实性以及空间性。而近几年真人秀在中国逐渐兴起,蓬勃发展。各大真人秀节目层出不穷,花样灵活多变。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真人秀节目广受观众喜爱以及发展迅速,经过分析有这样以下几点。
(1)节目内容多样化。不局限于邀请嘉宾进行单纯歌舞表演节目,表演内容单一化,节目亟须转型从而满足受众需求。其次真人秀节目展现了邀请嘉宾以及明星在某一时刻真实的、无剧本化、无表演化的自身条件反应。
(2)真人秀满足了观众猎奇及窥视的心理。猎奇以及窥视的心理能引起观众共鸣。在希区柯克的电影《后窗》中我们不难看出,男主人公在一个四处无屏障的院子里进行伤后疗养,一个望远镜能看到四周所有居住者的日常生活甚至行动轨迹。而这也成为了他行动不便生活的唯一乐趣,每天以此为乐。甚至通过窥视他目睹了一场凶杀案。
(3)真人秀节目成为我们情感的宣泄地。真人秀节目对我们来说好似成为了一种情感的宣泄地,只不过是以一种黑色幽默的方式将我们的苦楚讲述出来。在波兹曼《娱乐至死》的这本书中他说道:“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形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
(1)克隆化现象严重,缺乏创新。大部分真人秀节目由国外引进,将真人秀模式原原本本完完整整地照搬了下来,包括叙事特征、娱乐模式、赛制规则,甚至于内涵细节。本土真人秀节目通常保质时间极短,因为它自身定位不明确、内容不新颖,制作模式不成熟,所以通常在一段时间的发酵后走向衰败。
(2)真人“演”大于真人“秀”。随着真人秀市场的日益繁荣,无论是赞美还是批判的多种声音接踵而至。最早在《真正男子汉》中,孙杨曾发微博声称他不能接受有剧本的真人秀,这也说明真人秀节目可能存在剧本这一现象,这是第一次出现在大众视野中。我们开始思考明星人设、剧情发展、游戏输赢是否都是预先安排,是不是为了故意迎合大众兴趣从而设定非真实的矛盾冲突,真人秀的真实性受到了大众怀疑,激烈纷争引人入胜的剧情、深受观众喜爱的明星人设等是否都为真人所“演”并不是真人所“秀”。
(3)过于突出娱乐性缺少文化内涵。真人秀节目代表了电视节目发展的新阶段,肩负着促进文化交流、传播社会先进文化和引导正确价值观的责任。在《中国新歌声》中,汪峰导师的首发问题则是“你的梦想是什么?”这种方式就很好地传递了当代年轻人勇于追求梦想的文化观念。但是也有一部分综艺节目过于突出娱乐性,大幅增加节目的诙谐性取悦观众。然而缺乏了当代中国文化以及价值观念的传播,使得好多方面都沦落为娱乐的附庸,甚至一些节目为了利益衍生出一些媚俗、低俗的片段来吸引观众眼球。
(4)明星效益过于严重。近几年来,“流量明星”这一词语屡屡出现,它亦指“流量艺人”,特指深受欢迎、粉丝众多的明星,大部分特指为了迎合青年集体甚至青少年集体也有很少一部分的中年群体。刘美驿和李翔共同在《今传媒》杂志上发表的《中国电视明星真人秀:内容演变及创新研究》指出明星本身具备的魅力、明星在节目中要体验的内容特色、节目为明星们人为制造的情境特点将是电视明星真人秀节目创新的增长点,而且直接决定明星真人秀节目传播效果的成败。
(1)加强本土化自身节目的创新。《奔跑吧兄弟》是一个从韩国引进的取得较大成功的真人秀节目,它在短时间内引起较大轰动并且取得了可观的收益。但是在节目长期发展下很有可能会迎来部分观众的反感,因为首先它不是一个属于我们中国制造的节目,降低了观众的归属感产生了小部分的文化隔阂,只有不断提高节目质量,加强创新环节才很有可能屹立不倒。
(2)节目内容不仅要“流量”也要质量。因为真人秀节目的人文理念与纪实内涵具有的意义重大,对人类文化贡献不可或缺。所以在设定娱乐性较强的节目内容同时也需要提升节目内容质量,多以积极传递正确人生世界观价值观为主,例如我国本土真人秀节目《声入人心》不仅将小众声乐文化传递了出来,也体现了当代年轻人对声乐文化的追求与贡献,这是一档很好的真人秀节目。
(3)开设创意点征收渠道。通过开设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线上渠道来了解我们当代中国观众对各个真人秀节目的意见、评论、观点,精确到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不同社会地位等,使得每一个人投身其中,打造属于我们本土的自身品牌,每个人的意见都可能是一次创新的起始点。
总之,真人秀节目无疑是一个全民都在关注的热点,它是被娱乐性包装的文化内涵形式。所以它不仅要制造娱乐观众的卖点,更重要的是这个节目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能否向观众进行正确传递。真人秀的发展前景十分广大,本土真人秀节目的发展道路仍然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