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州重镇 美丽新村

2019-03-21 03:32文丨
遵义 2019年6期
关键词:提子农户基地

文丨■ 遵义杂志社全媒体记者 陈 涛

阳春三月,行走在播州区龙坪镇的乡间小路上,乡亲们纷纷在地里辛勤耕耘,大地上一派繁忙景象。

放眼龙坪镇“五条产业示范带”,正以“高矮搭配、长短结合、以短养长”的产业布局,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逐渐形成了坡耕地经果产业、平坝上菜椒产业、水田中“稻+”产业的新格局。

构建新型体系

这些年,龙坪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入新轨道,紧紧抓住土地流转这个“牛鼻子”,持续推动闲散土地向新型经营主体集中,激发了产业发展活力。

“我们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按照‘引龙头、育大户、带农户’的思路,抢抓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省级试点契机,成功引进8家农业龙头企业,发展专业合作社28家,家庭农场11家,培育规模以上种养大户238户。”龙坪镇农业服务中心副主任徐昌文说道,我们的“三权分置”改革工作,多次迎来了广东、重庆等地的现场参观和实地考察。

龙坪镇依托村级集体经济资金撬动,引入社会资本投入,引导群众以土地入股、劳动力入股、股份合作等方式参与,组建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社,大力推行“村集体+贫困户”“公司+村集体+贫困户”“公司+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等利益联结模式,推动农业产业组织化发展步伐,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贵州宏诚长青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正是通过“支部+公司+农户”模式,在兴隆村种植柑橘860亩,采取相对集中分片管理模式,4个人管理一片,20—30个工人务工,采用“基本工资+提成+分红”模式,产业到挂果期产生效益后,每亩抽取6株产生的经济效益,由管理人员和务工人员进行分成。

公司总经理王万松讲道:“我们选择了柑橘的四个品种进行种植,这四个品种覆盖了一年四季,所以村民们每个季节都可以有钱赚。2017年,我们发放工资16万元;2018年,发放工资41万元,这些都实实在在地给当地村民们带来了收入。”

龙坪镇引进贵州宏诚长青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兴隆村种植柑橘,辐射带动了兴合、全红、龙丰等5个村民组,其中涵盖216户群众,其中建档立卡户61户,通过项目的引进,解决了当地150余人就近务工,务工人员年均收入达到1.2万余元。

同时,上水村以遵义山地红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龙头,村集体注资50万元,30余户农户分别以土地、劳动力作价入股,发展柑橘产业100亩,产出利润按照比例进行分配,并发动农户自行套种短期高效作物,其经济收益全部归农户所有。还同步开发柑橘品种爱媛42号,建立嫁接技术研发基地。

龙坪镇田园风光

如今,龙坪镇按照“稳步发展传统产业、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积极发展新兴产业”的思路,千方百计助农增收,产业发展呈现出规模化、多元化的喜人态势。

聚力发展模式

依托区位优势和产业特色,龙坪镇规划打造“五条产业示范带”(中心村新兴产业、兴隆村农旅观光、小湾村名优经果、上水村生态茶叶和有机蔬菜、大兴村花卉苗木),深入实施“5+1”工程(打造万亩精品水果、万亩特色蔬菜、万亩辣椒、万亩“稻+”、万亩花卉苗木和养殖30万羽家禽),不断优化产业布局。

走进“李军提子园”,李军正在带领村民们进行种植,“以前我在新疆打工的时候,就在那边种过提子。我回来后,想到我们这里的环境也适合种这个,所以就开始种了起来。”

2011年,李军加入贵藤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带头种植提子13亩,当年收入达15万元。在他的带动下,兴隆村的20多户村民加入到了提子种植中来,他免费为其他农户提供技术指导,使该村葡萄产业迅速壮大。每年提子成熟的时候,兴隆村就热闹起来,乡村公路的两侧天天停满了车。

现在,李军的提子种植面积已经从13亩增加到41亩,一年下来大约能收入40多万元。除了本地销售外,李军还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学会了网上平台销售,“通过电商,我的提子卖到了重庆、广州、成都等地,多种渠道发展,订单供不应求。所以,我也在走精品包装路线,进一步提升产品的品质。”

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龙坪镇帮助村民们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加大“农超”“农校”“农企”“农社”联动力度,采取订单、直销、网销等方式,不断拓宽销售渠道,规范销售模式。目前,龙坪镇已建“市长菜篮子”基地2个,与北京华联超市、播州蔬菜配送中心、昌永农业签订产销合作协议。

在龙坪镇采访时,记者了解到,该镇不只是积极鼓励农民发展产业,还想方设法提供各种帮助。通过100名以上专家服务团队“上山下乡”活动,开展优良种养模式、蔬菜辣椒栽培、畜禽养殖、主要动物疫病免疫要求等农业适用技术服务;积极与贵州大学农学院、四川农业大学对接,探索“院镇合作”模式;争取省农科院专家到该镇挂职,围绕茶叶生产基地病虫害防治、品种改良、制作工艺等方面提供科技指导……

“靠着各种产业的发展,老百姓们一天天过上了好日子。”龙坪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王富全告诉记者,我们将稳步发展水稻、辣椒、蔬菜等“短期见效产业”和“短平快”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提子、茶叶、花卉苗木、温氏养猪、蛋鸡养殖、稻+、花椒等特色产业;积极发展柑橘、名龟养殖等新兴产业。

目前,龙坪镇正在积极吸引龙头企业,不断培育家庭农场、股份合作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持续推进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逐步形成“一镇一特”“一村一品”产业格局。

探索产业融合

“打破传统单一的生产模式”,亦是龙坪镇正大力推广经果+辣椒(蔬菜)、苗木+中药材、林下种养等效益明显的轮作、套种优良组合模式。

王富全介绍,为提升农村农民发展动力,转变农业农村发展理念,我们深化与贵州大学农学院合作,拓展“科技+”项目,并组织各类农业专业技术培训。

当前,龙坪镇已抓好长短结合示范基地6个,发展经果套种辣椒(蔬菜)8000余亩、乔木套灌木套草本1600余亩、林下养鸡9万羽。全力实施“稻+”工程8000亩,探索启动“稻+蛙”“稻+龟”“龟鱼共生”产业模式,依托温氏一体化生猪养殖场,配套发展蔬菜1200亩、栽种经果800亩。

龙坪镇的张公子名龟养殖有限公司,是当地政府于2017年通过招商引资落地的企业。公司创始人张涛是播州人,在深圳有多年养龟经验。经过考察,张涛发现养龟这一产业在西南地区非常少,在遵义没有,于是决定投资2000万元在播州区建立养殖基地。

在沿海城市,常有人将乌龟当宠物养,乌龟产业到了播州,还是以养殖观赏龟为主吗?为了长效发展,在贵州省水产研究所党委书记杨兴等渔业专家的建议下,原本只养殖黄喉拟水龟、火焰龟等的基地,新增了草龟等食用龟的养殖。

杨兴作为省级科技特派员,也会时常到这家乌龟养殖公司作技术指导,他说这是贵州省唯一一家规模化养殖乌龟的企业,填补了我省渔业养殖在这一块的空白。

经过一年多的发展,目前基地已孵化各类乌龟4万余只,有金钱龟、黄缘龟、火焰龟、黄喉拟水龟、绿林草龟、大青龟等品种,其中不乏单只市场价格超过10万元的名龟。

下一步,龙坪镇将发动当地农户以稻田养龟的模式,进一步扩大规模。农户以300元每只不等的价格,向基地购买龟苗,一年后农户可向基地销售,基地向农户支付20%的利润。现在,三岔、鸭溪等镇已有村民主动对接养殖基地,开始养龟。

据悉,待该产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张公子名龟养殖有限公司还将建立加工基地从龟体内提取药材,并在此建立长寿主题的“龟谷”发展乡村旅游。

产业融合素来是农业发展的“重头戏”,龙坪镇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深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发展,积极探索融合新业态,延伸产业链,放大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乘数效应,让老百姓过上红火的日子。

猜你喜欢
提子农户基地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我最喜爱的水果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我的基地我的连
粮食日 访农户
农户存粮调查
走进源丰提子园
我最喜爱的水果
“三八”妇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