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钰程
摘 要:《热血狂篮》 是由爱奇艺、芒果娱乐、天浩盛世影业联合出品,芒果娱乐、芭乐传媒联合承制,香港著名导演成志超执导的青春校园剧。本文通过人的“存在”问题,人的本质以及存在的意义这三个方面的论述,阐释该电视剧给我们带来的人文主义思考。
关键词:存在主义 存在 本质
一、《热血狂篮》简介
《热血狂篮》讲述了一名篮球少年带着挚友遗愿,在球场努力拼搏、挥洒青春,最终克服了狭隘的个人英雄主义,融入集体,实现自我价值的故事。该剧之所以备受青年观众的关注,一方面是它重拾竞技篮球题材,以全新的视角独辟蹊径,充满了期待与挑战。另一方面是该剧围绕“青春”这一内核,融入运动、偶像元素的大IP,定能更快速的在年轻观众中得到传播和共鸣。纵观整部电视剧,不难发现,该剧想要表达的思想内涵与剧中各个人物身上的所蕴含的存在主义思想,也是该剧取得不错反响的原因之一。
二、剧中的存在主义思想
(一)关于人的“存在”问题
海德格尔曾经说过:在世界之中有自我与他人,而且像人与世界之不可分一样,人之存在与他人同样不可分离,人在世界之中乃是一种与他人的“共在”。“此在”即是人本身,而人除了自己还有他人,自己与他人合在一起才能成为整体的人。“此在”在与他人“共在”的过程中显现本质。剧中的男主角楚逍从小孤僻冷傲、强势霸道,街球场上腹黑精算、运筹帷幄,有“西岸球王”之称。为了完成好友乔子俊的遗愿他选择加入华阳篮球队,打正规的校园篮球。校园篮球不同于打街球,因为这是团队的运动,他就必须与队友相处。很显然,刚刚进入团队的他在与他人“共在”中显得有些不习惯,由于受困于于心理疾病,让自己在球场上也不能像以前一样大杀四方。但是在队友和爱情的力量下,他不断进步。从最开始的原意为他人打辅助,到在最熟悉的街球场找感觉,再到后来成为球队的代理队长,把整个球队扛在肩膀之上。女主裴晨冰则是一个成绩优异却混迹于社会底层的女青年,曾经的她钟情于篮球之神乔子俊,但是乔子俊的意外死亡让她一直难以自拔,但是后来楚逍的出现改变了他的人生,在与楚逍“共在”的时光里她重新找回了自我,在与篮球队所有人员的“共在”中,她成为了一名合格的领队。可见,人本身作为独立的个体,与他人共在,即共同在这个世界上生活,既不能对他人的生活有过多的“介入”,同时也不能失去自我的个性,随波逐流,变成一个毫无棱角的人。
(二)人的本质——自由选择
萨特指出,人的自由是绝对的,因为人生活在一个孤立无援世界上,是被“抛”到世界上,上帝、科学、理性、道德等与人都不相干。所以,人是绝对自由的。剧中的男主角楚逍就是这样一个绝对自由的人。他喜欢无拘无束的生活,在好友乔子俊来到美国打比赛时,他竟然选择了“绑架”这样恶搞的方式带他到球场打球。但是意外却让他猝不及防,即萨特在人与人的关系中所说“他人是地狱”,因为自己要强,选择跟两个黑人挑战,导致好友乔子俊被枪杀身亡。悲痛欲绝的楚逍决定去做乔子俊的影子,代替他承担起重振华阳篮球队的责任。这既是萨特指出的,绝对自由意味着绝对责任,所以每个人都要为自己选择负责。同样剧中的另一角色秦筝同样也是一个绝对自由的人。作为艺术大学转来的校花,性格敢爱敢恨、任性直率。她钟情于华阳篮球队的队长云扬,就毫不掩饰的去追求。为了云扬,她选择假如篮球队做领队。在领队的位置上,她任劳任怨,有时候为了分析数据和战术,睡在作战室。为了云扬,她从国外跑回学校为云扬加油。她的选择是自由的,但是同样她也承担了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
(三)存在的意义——虚无
萨特说,人像一粒种子偶然地飘落到这个世界上,即世界和人都是由一系列偶然因素造成,没有必然性,无法真正认识,那么存在就是无意义,是虚无。电视剧的结局是华阳篮球队与号称“乔子俊”第二的封城带领的华侨对决。封城,这个在乔子俊后如同天神下凡的人物,他在比赛中用个人能力打出一个又一个高潮,在最后关键的一个球上,信心十足的他认为一定可以封杀楚逍的绝杀,取得胜利。但是他不知道的是,为了这一天,楚逍同样付出了太多。当楚逍使出自己的杀招时,他懵了。在篮球入网时,他意识到,没有什么是不可战胜,以前的荣光全都化作虚无。而战胜了封城的楚逍又是成功者吗,当然也不是。裴晨冰在得知乔子俊没有死的消息后依然决定离开楚逍孤身前往美国。赢了比赛,却把心爱的女孩弄丢了在了茫茫人海之中。而挑起这一切的乔然同样没有得到什么,弟弟乔子俊不能回到过去,而自己培养的封城不仅输了比赛,也不在受她管制。导演这一表达也正是印证了存在意义终将是虚无。
三、总结
哲学跨入艺术领域不是新现象,在很多艺术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哲学本身明显存在。而电视剧作为一种特殊媒介产物,它是将思想这种抽象意识转化为视听材料有效手段,而
这样的“哲理化”更是电视剧走入哲学和哲学回归现实生活关键步骤。《热血狂篮》中所蕴含的存在主义存在着深刻的含义,让观众认识到了人的存在,人的本质,也让观众真正理解到了存在的意义等问题。
参考文獻
[1] 周粟. 《未择之路》:游移于“逃离”与“归家”间的哲学思辨[J]. 电影艺术, 2018(6):59-61.
[2] 张颖. 电影《革命之路》的存在主义困境:一个波伏瓦视角[J]. 艺术评论, 2018(10):130-137.
[3] 蓝江,王欢. 从存在主义到后结构主义——20世纪60年代法国哲学的转折[J]. 哲学动态, 2018(9):54-60.
[4] 郑素娟. 《银翼杀手2049》的存在主义探析[J]. 电影文学, 2018(13):143-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