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春霞
【摘 要】多元评价,是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质量的重要途径。教师在进行评价时,应力求评价内容“全面多维”,坚持评价主体“多元互动”,做到评价反馈“及时公正”,从而提升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合作能力、创新能力。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多元;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自主性。教师要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尽管多数学生对此课程极为喜爱,但活动热热闹闹,收获寥寥无几的现状却阻碍了课程的发展。
实践证明,通过多元评价的积极引导作用,既能促进学生人人参与,自主参与,积极参与综合实践活动,养成乐于从事探究活动的积极态度,又能促进学生合作协调、动手实践等综合能力的发展。多元评价是调动学生兴趣,高质量开展活动的重要途径。
一、评价内容力求“全面多维”
核心素养要求综合实践活动应面向全体学生,利用多种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通过建立学习档案和收集成果的方法,以定性为主、量化为辅的评价方式,对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学习态度、探究精神、合作精神、学习能力、收获与反思等进行全方位、多维度的评价。
(一)“重”在参与
综合实践活动应该坚持“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评价原则,注重学生在活动中的实际体验和发展程度的检测,通过多种评价促进知识的习得、能力的发展。
教师尤其应重视一些成绩差、人缘差、能力差的弱势学生。他们常常主动或被动地排除在活动外,甚至干扰活动的开展,造成其各方面能力提升微乎其微的现象。
有鉴于此,教师应在课前主动找学生谈心,鼓励他们自始至终地参与活动,努力完成组内分配的任务;在活动过程中,始终关注,积极发现他们的进步点、闪光点;活动结束时,在参与态度、情感投入上给予肯定和鼓励。如学生因表现出色累积到三张奖励卡并换取了“综合实践优胜卡”,教师就推荐他参加“积极参与星”评选,从而激励其参与积极性。
教师应重视学生参与活动态度的评价,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重视自己的参与程度。如学生在思考和解决问题时,教师可启发学生反思自己“是否一直积极参与主题活動讨论”“是否积极承担收集资料、动手操作的任务”等,以提醒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积极开展交流与合作。同时,也可以由小组长把组员参与活动的时间、次数、认真程度,以及勤于动脑动手、主动质疑或建议、参与查找资料、准时完成任务等情况记载下来作为评价依据。
(二)“亮”在合作
要顺利完成一次综合实践活动,学生的合作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小组成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及时沟通,有效合作,才能把活动真正搞起来,才能在活动中真正有收获。
分组时,教师要有意识、有选择地把不同能力的学生均衡地组合在一起,为有效合作奠定基础,同时,加强对合作方法的指导,并以此作为评价的依据。评价标准包括积极参与小组活动,主动帮助他人和寻求他人帮助,认真倾听他人意见和建议,乐于与他人分享劳动成果,等等。活动结束后,由小组推荐,全班投票,评选出“闪亮合作星”。
(三)“贵”在探究
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强调过程而非结果,强调会学而非学会。探究则是会学的一种表现,对学生而言,需要在“探究”中克服种种困难,坚持完成任务。因此,教师对学生表现的评价不能只看学习结果,而应贯穿于整个活动中(见表1)。
从表1中可见,评价是针对整个探究过程,围绕学生探究过程中的情感体验、经验获取、解决问题的主动性和实践能力、选择和运用学习资源的方法、探究结果的表达等内容展开。由于探究过程课内、课外兼而有之,需要学生本人、同学、教师、家长共同参与评价。
二、评价主体坚持“多元互动”
在以往的活动中,以教师评价为主,评价主体的单一造成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活动就应有评价,但评价不应只由教师来决定,可以通过讨论、协商、交流等多种形式,将学生自我评价、同学互评与教师评价结合起来,坚持“多元互动”,提高活动实效。
(一)教师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个生态化空间,教师是活动的引导者、指导者和旁观者,是评价主体中的一员。开展活动时,教师不仅要在组织、指导上狠下功夫,而且要努力构建一种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的评价机制:利用激励性评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看到希望,看到进步,看到成绩,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这也是综合性学习顺利开展的保证。
(二)学生评价
学生既是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主体,也是评价对象。教师应引导他们首先审视自己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的表现,通过谈体会、谈收获、谈不足的方式给出自我评价,并由此延伸至对同学进行评价。如五年级学生开展了“忆苦思甜话野菜”活动,利用两节课来制作、品尝野菜食品,对劳动成果“品头论足”:“香椿炒蛋味道真棒!”“第一小组的荠菜馄饨绝对是人间美味!”“我最喜欢凉拌马兰头了,不仅爽口,而且刀功了得!”最终,学生评选出此次活动的“美味佳肴奖”和“优秀大厨”。由于学生可以在活动中近距离观察同伴,评价的维度是多元的,评价的结果是真实、客观、全面的。在评价中,他们不仅能学到评价他人的方法,也能培养学会欣赏他人的意识,懂得“去粗取精”,“扬长避短”,以免伤害他人的自尊心。
(三)家长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主体也可以是家长。在“探索快乐童年之旅”的活动中,教师特意邀请家长“批阅”学生的作品,写下内心感受。当孩子读到父母写的评语:“这些小诗虽然语言稚嫩,但充满童心与快乐。”“每一个孩子都是天生的小诗人。”“从小诗中发现,不是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差,而是我们没读懂他……”家长的评价能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带动家庭力量促使活动更成功。
教师、学生、家长,多向互动的激励性评价使学生在活动中始终处于能动的、活泼的、积极主动的状态,从而引起学习需求,不断向更高目标迈进。
三、评价反馈做到“及时公正”
(一)及时评价
评价应依据教学目标,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做到公平、公正、公开。评价的结果要真实客观,可信度高,实效性强。当然,综合实践活动与其他学科的评价是有明显区别的。其他学科以“量”评为主,重在教学结果,指向智力;综合实践活动以“质”评为主,重在教学过程,指向能力。
例如,收集与整理资料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决定了完成活动的程度和质量。教师一般会布置学生用数周完成这一任务,但学生常出现虎头蛇尾的现象。因此,过程性评价要及时,且要贯穿于活动整个过程。教师可不定时地抽查或检查任务完成情况,以防“临时抱佛脚”影响活动质量。对学生的活动表现,一方面可以及时反馈,随时随地激励学生,调适活动的开展;另一方面可以加强指导,提高评价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鼓励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评价的作用和价值,不是对学生的活动结果做出结论,而是基于学生的过程性体验和经验,促进学生发展。因而,无论是质性评价还是量化评价,其出发点都是成为学生获取成功的动力。
激励性评价能成为学生积极、有效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催化剂。教师有意识地关注学生个体的原有起点、学习条件、努力程度,侧重学生的变化与进步,以兴趣和能力的培养为出发点,通过评选“积极参与星”“活动探索星”“文明合作星”,促使每个学生更容易看到自己的成绩与不足,持续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断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锻炼自己的能力。
多元评价,关注了评价内容,丰富了评价形式,优化了活动效果,获得了更多认同,为持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奠定了良好基础。但是,指导学生开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充满挑战,会遇到各种不可知的困难,唯有不断探索课堂教学的方法,方能让综合实践活动效果更上一层楼。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良渚第三小学 3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