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鑫 王丽杰
一、公式变形的过程
在实战中两角的正切公式几乎是都需要变形,对于公式:tan(α+β)= tanα+tanβ 1-tanα·tanβ .
我们把tanα,tanβ,tan(α+β)這三个量看成三个不同的箱子,我们用三个符号来表示这三个箱子,分别是△,□,○,
代入公式中得到:○= △+□ 1-△·□ .
这样我们的公式经过整理就变成:○=[△+□]+○·△·□.
接下来我们从下面三个方面介绍这个变形公式.
二、从例题中看效果
例1 已知tanB+tanC+ 3 tanB·tanC= 3 ,求tan(B+C).
本题直接与变形后的公式对照即可得出答案是 3 .
例2 计算tan23°+tan37°+ 3 tan23°·tan37°.
本题依旧是直接与公式进行对照可直接得出答案 3 .
例3 已知tanα+tanβ=2,tan(α+β)=4,求tanα·tanβ.
直接代入到变形公式即可.
例4 已知tan28°·tan32°=m,求tan28°+tan32°.
直接代入到变形公式即可.
例5 tanα和tan π 4 -α 是方程ax2+bx+c=0的两个根,求系数间的关系.
通过韦达定理可以用系数表示两根乘积和两根和,利用变形公式即可解决系数关系.
例6 在△ABC中,已知tanA,tanB是方程3x2+8x-1=0的两个根,求tanC.
方法同上,但是需要注意tan(A+B)=-tanC.
例7 已知 3 tanA+ 3 tanB+1=tanA·tanB,求 tan(A+B).
首先把系数提出来 3 (tanA+tanB)+1=tanA·tanB,
然后开始变形,变成与变形公式一致
1=- 3 (tanA+tanB)+tanA·tanB.
重点分析:这里变形时一定要注意后面那个加号,那里必须是加号.
最后一步把和的系数消除掉,这样每一项都除以- 3 .
结果也就呼之欲出了,tan(A+B)=- 3 3 .
例8 已知α,β均为锐角,tanα= 3 (1+m), 3 (tanα·tanβ+m)+tanβ=0,求α+β.
tanα= 3 + 3 m,
3 tanα·tanβ+ 3 m+tanβ=0,
两个等式左右对应相加得到:
3 tanα·tanβ+tanα+tanβ= 3 ,
可直接应用变形公式观察得到tan(α+β)= 3 ,
因为α,β均为锐角,所以α+β∈(0,π),值为 3 ,
所以α+β= π 3 .
三、两角差变形的注意事项
○=[△+□]+○·△·□.
○=[△-□]-○·△·□.
通过对两个变形公式的对比发现右侧符号一致,这里笔者推荐各位读者先熟练掌握两角和,然后再掌握两角差,对于符号的问题非常好解决,只有关注中括号里面是和还是差就可以判断后面的符号情况了.
四、设计构思
变形公式具备着原始公式无法超越的速度,虽然只是简单的变形,但是做题速度和准确率都大大提高,这点通过上面的习题,相信读者已经感受到了.
那么为什么这个变形公式的效果这么好,原因就在于出题者对题目结构的建立,必须要处理本来是相除的原始公式,可以说这是必需的环节,而且还要移项,再进行最终的赋值,或者是引入方程等.
而变形公式直接找到了题目结构的入口,可以说很多同学不会完全是因为没有找到入口.
希望各位读者可以把这种想法利用在别的题目上,小小的两个操作改变了公式,但是却加大了解题的速度,找到了题目的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