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金刚
【摘要】 新课改要求教师在化学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促进学生综合发展。化学教师要深入研究化学课程内容,在掌握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的基础上进行合理问题的设计与提问,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通过有效提问促进师生良性互动,以构建化学高效生态课堂。
【关键词】 高中化学 有效提问 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2-140-01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是通过提问开始的,提问可以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升华学生的情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提问可以帮助学生明确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在促进学生自主探究与交流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将知识内化,并构建知识体系。高中化学知识点多,探究实验多,化学概念与理论抽象性强,有效提问可以活跃课堂氛围,提高课堂的高效性。
一、在深入研究教学内容基础上把握提问时机及角度
高中化学课堂的有效提问需要教师深入研究教材内容,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在知识点的衔接处和盲点处进行提问,以提高问题的有效性。化学新旧知识点的衔接点是新知识点学习的基础,在此处设置问题可以使学生加强对旧知识的巩固,同时提高新知识的学习效果。如在进行“强弱电解质”讲授时,学生在之前已经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而强弱电解质是对电解质概念的延伸,教师可以设计以下提问:大家知道为什么氨水和醋酸的溶液导电性要比NaOH和盐酸的溶液导电性要弱吗?那是因为溶液的自由离子浓度大小不同导致电离程度不同,一水合氨和醋酸是部分电离,而NaOH和氯化氢是完全电离,所以NaOH和盐酸导电性强。通过新旧知识衔接的有效提问,既让学生巩固了旧知识,也让学生快速进入新知识的学习。化学知识的盲点是学生最容易发生错误的地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容易注意到,会影响学生的解题思路。如在化学选修中的“化学反应原理”的溶液PH值计算时,教师可以针对c(H+)相关10倍而PH值相差1進行提问:当PH=4的盐酸稀释分别10倍、100倍和1000倍时PH值是怎样变化的?学生会回答是5、6和8。当教师跟踪提问:那PH=8的溶液是酸性还是碱性?学生回答“碱性”,教师再提问:盐酸稀释后可以变成碱性吗?此时学生会发现自己的回答是错误的,并知道错误原因是知识盲点导致。这种有效的提问比直接将答案告诉学生或直接进行讲授效果要好的多。
二、问题要难易适中要具体清晰
教师在进行提问时要把握好问题的难易,在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基础上不能过难也不能过易,以使问题实现促进学生思考的目的。如在进行硫化氢学习后,教师可以进行适当问题的提问:硫化氢和氯气都有毒,但是它们按照一定体积混合后毒性会消失,这是为什么?学生之前学习过氯气的知识,只要认真思考和分析就可以得出正确答案。这种难易适中的题目比传统的“硫化氢和氯气是否有毒?如何做才能消除毒性?”的提问更能实现对学生的引导,使学生将旧知识与新知识进行结合,使课堂学习更有价值。
教师在进行提问时问题要明确,使学生听后知道问题是什么?该如何回答。教师要深入研究考纲,在课程讲授时围绕一个主题进行问题的层次性的设计,使问题由浅入深,通过有效衔接实现对学生的引导。如在学习过盐类的水解知识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泡沫灭火器的工作原理进行解释,并对问题进行设计:1,硫酸铝属于哪种类型的盐?其溶液中存在怎样的平衡?2,碳酸氢钠属于哪中类型的盐?其溶液中存在怎样的平衡?3,两溶液混合后原来的平衡是否受到影响?4,原平衡相互影响的结果怎样?一连串由浅入深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通过对问题的各个击破提高学生学习信心。
三、问题要兼顾所有学生并进行评价
教师在进行提问时要兼顾所有学生,进行问题的分层,使问题有难有易,既照顾到成绩优异的学生,也关注到成绩一般的学生,并根据学生的水平进行点名做相应问题的回答,以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也都能体验成功的喜悦。如在进行氧化还原反应学习后教师可以进行提问:氧化还原的本质是什么?(此问题可针对基础学生)怎样判断一个反应是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此问题可针对中等以下学生)举例说明盐酸既做氧化剂又做还原剂?(此问题可针对中等学生)“置换反应全部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全部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不一定都是氧化还原反应”,这个表述是否正确?(此问题可针对中等以上学生)
教师在进行提问时按照问题的难易顺序进行,并点名让学生进行回答,同时强调其他同学要注意听,对于问题可以进行补充和评价。在学生进行问题回答时教师要观察学生的反应,对于学生不同思考方式要进行鼓励,并利用重复强调正确的观点,以使问题的回答更明确。教师对学生回答中的错误要引导其他同学进行矫正和拓展,并给大家鼓励,即使学生回答错误,也要听学生表述完,之后再进行评价。教师要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并进行正向鼓励,通过公正和民主形成良好的提问与回答的氛围,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发表意见的机会,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总之,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有效提问,根据内容进行问题的设计,以为学生提供探究学习的氛围,使化学学习从传统的教师的教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能力。课堂的有效提问是促进学生积极思考的有效手段,学生带着思考走进课堂并走出课堂,可以促进学生构建化学知识体系,提高化学学习效果。
[ 参 考 文 献 ]
[1]王思允.关于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提问的一些思考[J].学周刊,2018.12.
[2]王中荣.高中化学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及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