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景童 蒙廷廷 董倩
【摘要】意外伤害与自然灾害的突发,对于救援医学专业人才的需求愈来愈迫切。但是,目前我国救援医学专业人才匮乏,并且没有相对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限制了整体医学救援水平提升。因此,本文首要介绍了新时期下培养救援医学专业人才的必要性,其次分析了救援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发展与现状,最后提出了相关救援人才培养策略,以此提升救援医学人才专业技能,进而将患者损伤控制在最低程度。
【关键词】新时期;救援;医学专业;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2..01
近年来,世界各地自然灾害以及意外伤亡事件频繁发生,对人类生存环境以及生存质量产生了深远影响。为此,世界各都加强了相应解决对策和措施,以此降低损伤几率。对于突发事件造成的影响,不仅限于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对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都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新时期下对救援医学专人才培养具有重大意义。尽管人们无法杜绝灾害的发生。但是,通过高效的救援行动,以及对人们常用安全知识、急救知识等普及都能够将其损伤率降到最低。
1 新时期下培养救援医学专业人才的必要性
救援是医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与发展,现代医学发生了巨大改变,救援医学就是新时期下催生的一种新兴专业。现阶段,我国对救援医学教育专业极为重视,因基于2008年四川汶川发生的8级地震,造成了我国人员财产严重损失。同时,为救援医学专业带来了巨大挑战。为此,我国充分认识到救援医学的重要性。为了防止自然灾害出现造成人员财产损失的现象,我国大量培养高技能、高素质救援医学专业人员,以此全面提升我国救援医学专业水平,进而减少我国自然灾害及意外伤害所带来的损伤。
2 救援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发展与现状
救援医学能够对突发的伤害事件采取应急措施,以此减少意外伤害、自然灾害的致死率、致残率,进而提高治愈率。救援医学与急诊医学具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相同之处在于能够对伤员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减少患者的损伤几率。然而,不同之处在于救援医学能够为救援行动提供医学指导,而急诊救援只是针对相对应的院内服务体系。同时,救援医学服务对象是社会人类群体,所涉及的救援知识也相对广泛。例如,医学、灾害学、社会学,需要救援医学专业人员随时评估救援环境,并且能够采取相应的救援措施,不只是仅限于医学活动,而急诊救援只是针对医学临床的救治活动。目前,我国极为重视救援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主要落实在医学院校以及社会普及教育上。但是,我国救援医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还未完善,相对落后于发达国家,不能真正有效的培养出优秀、高技能的救援专业人员。
3 新时期下救援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3.1 开设救援专业,培养救援意识
救援医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应引起广大人民群众所重视。同时,学习常用安全知识与急救知识,是降级损伤率的重要保障。因此,在新时期背景下,人们应认识到救援医学的重要性,各大医学院校也应积极开设救援专业的必修课程,培养救援医学专业人才,并且能够有效提升我国整体救援医学水平。为此,我国要积極完善救援医学专业培养体系,从我国实际国情出发,基于医学人员所学习的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着重培养专业救援医学人才,并且要积极打破传统医学教育形式,将多学科引入到救援医学教育中。例如,灾害救援学、基础医疗学、急救知识学等,以此全面培养复合型专业救援医学人才。
3.2 加强实践教学,强化救援能力
意外伤害与自然灾害是导致人们死亡的主要原因,如若能够提高我国救援医学水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人员财产损失几率。为此,要着重培养我国救援医学专业人才,提升我国整体救援医学水平,以此能够在关键时期减少自然灾害与突发意外,并且在遭遇紧急危险情况时,能够及时挽救生命,减少损伤。因此,在救援医学专业培养体系中,要加强模拟实践教学,强化救援医学人员救援能力与技术水平,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培养体系,发现自身教育存在的不足问题并加以改正。同时,也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技术建设专业实验室和模拟实践教学基地,以此能够帮助救援医学人员通过模拟演练,以及医学救援实习等教学形式,提升其整体专业技术水平。由此可见,在我国开设救援医学培养体系刻不容缓,在一定程度上是减少人员财产损失,促生命延续的重要保障。
4 结 论
救援医学是减少我国人员财产损伤,促进社会良好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加强我国救援医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大意义,能够为自然灾害以及意外伤害减少损伤几率。由此可见,只有培养大量的救援医学专业人才,能够良好提高我国整体医学救援能力。
参考文献
[1] 孙 权,方海亮.军队医学心理救援人才队伍现状与建设思考[J].转化医学杂志,2018,7(01):54-55+64.
[2] 于宝国,樊毫军,韦 薇,苏 彬,单学娴.救援医学专业本科学员紧急医学救援实践教学需求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6(06):47-48.
本文编辑:刘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