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迪
(湖南师范大学,湖南 长沙 410012)
中国电视媒体的发展进程亦是社会信息从相对闭塞走向高度发达的过程,中国电视媒体的发展大抵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中央台的“一枝独秀”,彼时的《正大综艺》在吸收借鉴了中国台湾综艺《绕着地球跑》的制作蓝本,加入以地域文化、传统文化等为代表的“中国精神”后,立足让观众真正参与节目的理念和丰富的节目内容红极一时。第二阶段是各地方台摸索并确定“频道定位”,在此阶段中,湖南卫视、安徽卫视等凭借对受众群体的把握和对节目内容的核心把控成为各省级卫视的“标杆”。但在追求频道“个性”的同时,“中国精神”的内核依然没有改变,透过“频道定位”看本质,符合受众的传统价值观和传统精神文化内核才是部分省级卫视胜出的真正原因。第三阶段,电视媒体再次进行“洗牌”,“大制作”概念成功孵化,真人秀节目以“明星+竞技”的形式在全国范围内引起轰动。其中,浙江卫视更是凭借《中国好声音》《奔跑吧兄弟》两档节目,在全国范围内打响“中国蓝”的名号,仅一季度的《中国好声音》创收就达20亿。其他省级电视台的《中国最强音》《全速前进》《全能星战》等节目紧随其后,也取得了一定的影响。但是,明星们的酬劳开始大幅度攀升,“大制作”迷失于娱乐而摈弃了内容,节目空有外壳而无内涵,“中国精神”被忽视。
时至今日,新媒体环境初具雏形,在制播技术高、宣传力度广的条件下,面对“真的要娱乐至死么?”的质疑,文化类节目开始进入观众们的视野,大放异彩,中国制播节目开始真正发掘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价值观的宝藏。与此同时,“限真令”让数档真人秀节目还没开播就遭遇“阉割”甚至被禁播。在新媒体环境下如何让真人秀兼备教育价值与娱乐功能,《挑战吧,太空》不失为一个成功的尝试。
新媒体环境下一档节目的传播是从单一媒体固定接收到多终端无缝传播的巨大转变,有及时性和交互性两大特点。它突破了电视媒体诞生以来一直存在的空间和时间限制,观众可以在任意地点使用可接受信号的设备观看节目,节目可以无限次数播放、下载、再剪辑、重新上传等。节目播出的同时节目制播方可以根据各个社交平台、视频播放平台的数据取得及时反馈,根据前期数据制定后续制播策略。新媒体环境下参与节目的明星嘉宾拥有与观众零距离沟通的机会,通过与明星们的交流沟通,观众们的精神追求得到满足,成为一档节目忠实的观众。一直以来按照电视台的栏目档期顺序观看节目的观众“翻身做主人”,在节目的选择上掌握更大的话语权。不可置否,此番电视媒体传播方式的巨变对于节目制播方是巨大的挑战,如何让节目更加抓人眼球,成为节目制播方最需要注意的问题。
倘若对现在热播的蕴含“中国精神”的节目进行溯源,不难发现,电视节目的制播是一个不断进步、优化的过程。从2018年年初到现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越来越多的蕴含“中国精神”的节目不断涌现。《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等纪实类型的节目,用最科技化的先进技术,捕捉传统文化长河里的瑰丽珍宝,让古老的身躯重新焕发出年轻的活力;《最强大脑》作为国内科普类节目的开创先河者,如今已经开始播出第六季,它与近些年的《中国诗词大会》《汉字听写大会》等知识竞赛类节目一起,让原本只留给观众“死读书” “题海战术”的刻板印象的“学霸”们走上荧屏,成为青少年观众们学习的榜样,对促进青少年们的成长起到了积极作用;《挑战吧,太空》《真正男子汉》等封闭体验式真人秀节目将重点放在体验具有“神秘感”的特殊职业上,在不断尝试中找到了艺人与素人之间的平衡配比,对弘扬特殊职业精神等起到了积极影响,能巧妙利用明星效应让观众们了解“最可爱的人”们的工作,将优秀的精神文化传统透过荧幕传递给观众们。
由此可见,以“中国精神”为内核的节目,摈弃一味地竞赛和热度,而是通过对内容的宏观把控,用不同的节目形式将中国价值观串联起来,给观众带来教育和娱乐的双重价值。
《挑战吧,太空》围绕五位明星一位素人成为“太空C计划”志愿者,共同体验中国航天员的训练日常、在火星模拟基地体验封闭式生存挑战为主要内容。与真人秀节目一贯走的竞技、旅游等路线不同,《挑战吧,太空》以“致敬航天事业,重塑年轻人精神偶像”为理念,在草创之初就没有将节目形态落在真人秀上,而是在一档航天科普类节目中加入了真人秀的部分。
“中国精神”是《挑战吧,太空》节目内核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该节目本身就对“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进行弘扬。先有精神,而后有节目任务设计,节目进程中各处都能看见载人航天精神的存在。志愿者们参与的航天训练项目,相较于航天员的日常训练标准低得多,却还是难以完成,中国航天员为了祖国航天事业付出的努力与牺牲可想而知。值得一提的是,节目将科普知识与中国航天文化巧妙地与任务设计结合在一起,无论是睡眠剥夺挑战、宜人因子考核、沙漠挑战,还是火星基地封闭生存体验,都通过定场植入的字幕给出科学性的解释,内容涉及生理、心理、物理等各方面的知识,拓展了观众的知识面。在节目内容把握方面,透过志愿者们的反应可以看出,节目组只在拍摄进程中进行了小部分的干预,在后期剪辑中也不刻意制造大型冲突,尽量真实地让观众对志愿者的态度有直观认识,观众根据事情而不根据人做出正确的价值观判断。相较于部分真人秀为了博人眼球,恶意剪辑、人为制造冲突的做法,节目组此举对于青少年观众正确价值观的养成有重要意义。
《挑战吧,太空》的娱乐价值主要体现在节目制播方对参与节目的六位志愿者的选择上,这亦是该档节目在形态上最贴近真人秀的部分。“人”的反应是最吸引人的,将节目的冲突提取出来进行剪辑加工让节目更有看点的同时,在新媒体终端上进行片段的播出,引发观众的热议。在面对困境时,参与该节目的志愿者们表现出了不同的态度,这些态度之间有摩擦,观众在收看时对不同态度之间有比较,最终某种态度暂时性地胜出了,另一种态度的人会选择妥协还是准备反击。以王宝强和田亮为例,前者在节目中以坚韧、合作的形象示人,后者则以略带事故的态度执行任务,两者几近相反的态度必然引起摩擦。在沙漠生存任务环节,节目组将六位志愿者分为两组,在提供给他们的物资中故意设计了奇数的三顶帐篷,由此引发了物资分配不均匀的争端。观众期待看见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也对冲突的解决方式心怀好奇,王宝强和田亮在这个冲突处就充分展现了自己的短板与长处。前者虽然坚韧、勇敢地执行完成任务,但究其本质是由于领导能力和规划能力的缺失而进行的被迫坚韧、被迫勇敢;后者用自己的精打细算为自己队伍赢得了更多的资源和优势,却被观众诟病小气、事故。节目在弘扬“中国精神”的同时没有对哪一方进行绝对一边倒的批判,也没有进行完全程度的肯定,观众可以通过微博互动、综合视频平台的弹幕抒发己见,使该节目充分发挥了娱乐价值。
新媒体环境下,蕴含“中国精神”的节目发展迅猛,央视、卫视原创节目和综合类视频平台原创节目齐头并进,大多数节目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发掘中国价值观内核上下足功夫,取得了较大的成功。该类节目依托新媒体的及时性和交互性正确引导观众,向流量要内容,向内容要创新,为观众树立民族自豪感奠定了重要基础,也与经济的发展相得益彰。电视制播之路还有很长,应该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宏观调控新媒体传播内容,促进蕴含“中国精神”的节目以正能量为旗帜健康发展,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