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 西北民族大学
在新的媒介生态环境下,广播电视作品的制作与传播方式与理念发生了深刻变革,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教育必将迎来全面的变革。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具有强烈的实践性、应用性、创新性等特征,实践教学的展开在整个专业的教学体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综观当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主要问题在于:第一,理论内容过多,教学顺序安排通常为先完成所有理论,最后再统一实践。这是目前无论在教材编写还是实际教学中常用的思路。但每一模块的理论知识学习过程中,如果不及时配套实践训练往往会造成学生实践环节滞后,无法和理论课紧密结合,教师不能根据学生实践情况及时查缺补漏。第二,实践教学内容还是在传统媒体领域内展开,未根据融媒体时代特点进行调整,融媒体特征没有体现。第三,实践过程缺乏规范性,呈现较混乱的粗放式模式,教师与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任务与职责不明确。第四,教学过程中教师还是课堂的绝对主体,参与性、交互性、自主性不明显等。
针对以上这些问题,笔者尝试建构了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课程实践创新模式,通过创新实施从易到难,从单项到综合的阶梯式实践训练模式;根据理论知识的难点,有针对地设置实践项目强化训练;运用课外实践的设置,让学生对理论知识点更加深入的认识与理解;从实践成果中倒推优化实践方案设计;“延伸课堂,开拓视野”的课外实践项目的展开等改革措施,创新了课程的课内、课外实践环节、提高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学质量。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实践内容在进行过程中应具有阶梯渐进式的思路,进行从单项到综合的系统训练。这种思路体现在一门课程中的实践项目从易到难,也体现在课程与课程之间的阶梯渐进。
以笔者讲授的《解说词写作》课程实践内容为例,我们展开了“电视解说词撰写配录梯度训练”的实践训练项目。通过几个逐渐递增难度的阶段训练,很好的使编导专业学生解说词撰写能力得到训练,视听语言素养得到提高。具体步骤为:(1)解说词写作训练之念念有词的看图说话:通过对某一幅绘画作品,如梵高的《吃土豆的人》《驳船码头卸沙的男人》等作品,进行分段文字的写作,锻炼拓展与升华于画面的能力,从画面延伸讲故事的能力。(2)解说词写作训练之“他山石可以攻玉”:模仿新闻特稿《北京零点后》、央视《新出走基层 零点后的中国》系列节目的写作或拍摄手法,撰写、制作《零点后的兰州》《兰州夜晚的十字路口》等作品。(3)去掉已完成的电视作品中解说词的部分,重新撰写并配录完成。选择作品如《舌尖上的中国》《藏北人家》等成熟作品,以及之前做的不成功的学生作品。通过这个环节,让学生体会解说词如何与画面配合,解说词的功能等。(4)完成自己创作的电视作品,其中重点考查训练解说词写作部分。解说词写作能力在编导专业总体素养训练中非常重要,该训练项目克服了学生对涉及文字写作内容时的不自信心理、不严谨行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认识电视画面与声音的配合技巧。采用的分梯度、分阶段的方式能够循序渐进的展开训练项目,多种实训手段与方式的结合,能够避免枯燥性,让学生从中得到乐趣。
课程之间需要建立一二年级的先修课程作为先导,三四年级实践课程作为对之前所学的检验与实战,充分体现课程体系安排中的循序渐进。编导专业中《摄影摄像基础》《非线性编辑》《视听语言》《电视稿本编创》《电视节目制作》等课程的实践安排,基本都是根据课程重点,在某一类或某一领域实践范围内展开的单项训练。这些课程为三四年级开设的综合性实践课程打下了基础。如笔者讲授的《电视作品创作实践》课程开设在第6 学期,实践内容的设置实现了对之前单项训练的综合运用。在该课程的其它实践项目展开之前,加了关于“景别、构图与蒙太奇画面组接练习”的项目训练。具体内容为“总结景别的类型,并拍摄不同景别的系列镜头二组;总结蒙太奇的概念与表现形式,并运用叙事蒙太奇与表现蒙太奇各设计一组3 分钟以上镜头。”这种设计使学生对影视制作的基本手段再一次熟悉,对后面项目的展开至关重要。第二,在该课程后续的综合性实践实施过程中,一方面注重调动各种视听手段的运用,另一方面不断发现学生在某一方面的不足并进行单项的强化。第三,设计完成、合理的实践步骤,做到有先导,有总结。如在该课程“电视节目模式创意”的综合项目中,首先设置了“成熟优秀电视节目案例分析”作为先导内容。各小组同学通过讨论,利用案例研究、文本细读、比较研究等方法深入解读节目,选择一个栏目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挖掘节目的创意元素,探索节目模式的生产路径、媒介创新基因以及产生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能够对电视节目的创意元素分析,理解如何将各类节目内容、节目形式的优质元素进行创造性组合和编排。”[1]要求小组充分讨论,每位同学积极参与,最后选择一个节目(栏目)分析,用PPT 形式展示小组分析成果。在实践结束之后,举行分享交流会环节,各组讲述在完成这个节目的过程中各自的故事和心得,经验和收获。
在编导专业的实践实施中,通过学生的实践过程和成果,经常会发现某一部分内容做得不够理想。究其原因,是对理论知识理解不深入,或是对之前单项实践训练的内容掌握的不熟练,因此导致在综合实践中出现问题。这时候需要对实践方案进行再完善、再优化。如在笔者讲授的《电视稿本编创》课程中,设置了“电视新闻稿本写作”的项目训练。在实践成果展示中,发现学生对新闻类作品的创作较为陌生。在之前的专业课程实践中,编导专业学生主要通过《新闻学概论》《世界广播电视史》等课程进行相关理论学习,通过《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等课程只针对某一个环节的电视新闻制作进行练习,因此造成学生类新闻形态节目锻炼不够。而在其他课程的实践课程中,实践项目也集中于故事片与纪录片题材的训练,对于电视新闻节目平时关注较少,对电视新闻的体裁、文案写作、制作方法等方面不够熟练。鉴于此,笔者将“电视新闻稿本写作”的训练项目进行了扩充,增加设置了“电视新闻特写制作”的训练项目。训练了学生从新闻选题、策划、文案写作、采访、到拍摄、剪辑的全方位训练。项目中要求学生提出多个选题,教师一起参与讨论,并说明哪些适合做新闻特写,哪些不适合,对选题进行了严格把关。由此发现学生对新闻特写的定位仍不够清晰,与其它体裁相混淆。最终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了新闻特写前期的调查与采访、确定了具有可行性的选题,分别完成了新闻特写的策划、拍摄、剪辑制作。在拍摄过程中,发现如何以新闻人物为中心,找到新闻故事,仍是学生创作时的难点;如何正确理解并恰当使用新闻纪实手法仍需多揣摩练习。在接下来的专业课学习中,注重引导学生多关注不同体裁的电视新闻节目,掌握制作要点等。
2019年8月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民规模达8.54 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1.2%。“据调查62%的用户在观看电视和视频节目时使用社交媒体,其中有42%的人每周会与朋友讨论他们在看的节目。超过30%的用户表示更愿意为在社交环境中观看的内容付费。同时调查中发现用户大多是在家中使用移动设备观看电视和视频节目。可见第一屏的主导地位慢慢退居为伴随地位,多屏联动成为全媒体的较突出的特点之一。”[2]因此,全媒体时代的电视节目在制作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考虑到媒介生态环境的改变对理念的引导。在课程中应加入融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的制作内容,将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播出和互联网环境结合起来。
大数据时代,广播、电视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适应大数据时代的需求,改变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培育出适合时代要求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多元化应用型人才是当务之急。”[3]我们需要让学生培养大数据意识,尤其注重培养其数据筛选、整合、重组、分析能力,建构通过数据寻找新闻线索,将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最终树立起全新的故事讲述理念。“大数据时代具有信息资源丰富、资源共享、时空不限、人机交互等特点,在课程实践中应构建数字媒体时代互动化协作学习、常态化实践模式,充分利用微博、微信和网络资源,开拓学生的视野,锻炼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掌握全方位的媒体技术,提高其数据的获取与运用、虚拟技术运用等能力。”[4]
广播电视编导的学科特征要求其人才培养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而应将人才培养的视野放置于社会现实与生活之中。通过课外实践的方式,让学生走出校园,能有更广阔的选题视角,锻炼他们审视世界、参悟社会、诠释现实的能力。此外,实践项目的设置是对应理论知识点所展开的,因此实践内容的设计与安排不应该是盲目随意的,而是有针对性的合理设置。如在《电视作品创作实践》课程的“电视节目模式创意”这一项目的练习中,每组的节目制作基本都运用到了真人秀节目元素。项目实施首先要求学生分小组完成电视节目形态创意策划案,经和老师讨论后完成一期节目制作。各小组利用周末时间展开拍摄,指导教师全程陪同指导拍摄,最终制作出美食类真人秀节目、文化类真人秀节目、法制类真人秀节目等形态。同时每组需要至少做三期公众号推送,展示在节目拍摄及后期制作中的内容。节目制作完成后,举行分享交流会,各组讲述在完成这个节目的过程中各自的故事和心得,经验和收获。在此次课外实践项目中,同学们尝试了对既有节目形态的重组与创新。如《吃货bingo》节目组摒弃了以往传统美食类节目在室内进行讲解的模式,借鉴了《奔跑吧兄弟》节目中通过游戏环节获得任务卡并进行下一轮游戏。同时在娱乐背后对美食文化及中华传统美德进行了传播。再如《思享兰州》节目组,通过嘉宾体验、游戏任务发布、完成任务去探索兰州的文化和历史,在游戏中给观众讲兰州的故事。《罪案论破》节目组模仿《明星大侦探》栏目对法治类节目进行了新的探索,采用神探破案情景剧的形式,融知识性、趣味性、推理性于一体。通过此次实践,学生对真人秀中任务设定、戏剧情境、戏剧动作、戏剧冲突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再如在该课程“纪实作品拍摄”的项目中,教师带队赴天祝藏族自治县展开为期4 天的纪实作品拍摄的实践训练。出发前召开讨论会,通过学生前期资料的查找与探讨,将拍摄选题确定在华锐民歌、天祝刺绣、华锐婚俗、华锐唐卡等领域。实践成果按照预期目标与要求完成了纪录片《华锐民俗》的拍摄及制作,并对课外实践的全过程进行了影像记录。此外还包括前期策划文案、实践活动过程中学生采写的新闻稿件、人物访谈实录、课外实践活动后的总结与思考等。通过指导学生进行纪录片选题策划、拍摄采访、后期剪辑的全程实训,展开了关于纪录片人物性与故事性的讨论,加强了学生对纪实影像内涵的深入理解,提升了影像叙事和镜头表现能力与叙事能力。同时有效引导了学生对少数民族影像传播有更深入的思考,激发了他们从专业角度思考如何使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影像化生存。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广播电视作品的制作与传播方式与理念发生了深刻变革,相对应广播电视编导的教学实践模式需要不断进行创新与突破。我们应顺应融媒体及大数据发展趋势,建构新的实践思维理念,采用新的实践模式手段,以培养跨媒体、复合型人才为目标,推进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