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小说改编电影的主题改编研究

2019-03-20 15:25:59高羽中国传媒大学
传播力研究 2019年32期
关键词:聂小倩小倩短篇小说

高羽 中国传媒大学

一、改编电影概述

作为一门视觉与听觉共同具备的综合性现代艺术,电影具有的审美文化样式是十分独特的;而文学又拥有着浓厚的文化内涵和跌宕起伏的情节发展,和电影能够形成一种相互依靠的关系,文学为电影提供丰富多彩的创作源泉,而电影则是深化了文学的内涵,扩大了文学作品的传播,这就催生了改编电影的出现与发展。改编电影中,小说改编电影是从古至今都常常被采用的形式,而在这之中,短篇小说的语言简洁干练,情节单一精致,是电影叙事的良好框架基础,还留给了电影编剧发挥想象力的空间,是改编电影的常见选择。

二、主题改编的分类

针对短篇小说改编中有关主题内容的改编,早在上世纪安德列·巴赞就提出了将文学改编为电影的三种方式,后来被另一个学者杰·瓦格纳归纳总结为移植式、注释式和近似式三种改编形式。移植式就是指对原著不做任何改动,用镜头图解原著;注释式是以原著中的某个人物或某条情节为主要线索,剪除其他枝蔓,整合故事结构,稍加修改;近似式则是一种自由式的改编,有的时候甚至连原著中的人物命运都改变了。从移植式到注释式再到近似式就是改编的程度从小到大的不同,也就是从忠实到变形的过程,但这种忠实也并非文字上的忠实,而是精神上的忠实。

文学是以文字叙述,电影靠画面叙事,文学先抽象后形象,电影先形象后抽象,两种表达方式属于不同的系统,电影改编时就是将文本中具备的适合改编的内容元素通过电影的视听语言表达出来,将原作中抽象的氛围、节奏和情感表达出来,从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矛盾冲突等方面来刻画,更具有直观性和可视性。本文以1987 版《倩女幽魂》为例,研究短篇小说改编电影中主题改编的应用。

三、小说改编电影的主题改编研究

1987 版的《倩女幽魂》是由徐克导演的一部古装爱情片,改编自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艺术中的一篇短篇小说《聂小倩》,主要讲述了女鬼聂小倩与书生宁采臣起伏的爱情故事,是一部经典之作。原著小说寄托了作者的人生理想,表达了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意蕴深厚,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小说中塑造的主人公聂小倩优美动人、心地善良,是勇敢追爱的象征。在电影中,导演顺应了时代要求,试图在原有情节中彰显当代人的文化审美观,在小说原著的基础上进行了创造性的改编加工,将情节结构有选择性地进行了删减,丰富了多线索的具体内容,也塑造了更加真实鲜明的人物形象,表达了任何时代人们心中都有对美好爱情的执着追求,还宣扬了邪不胜正的传统价值观,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一)主题现代化,增加新元素

电影对短篇小说进行改编时,要结合时代语境,以现代人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方式来进行艺术表现,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顺应时代,增加一些不可少的现代新元素,避免不融于时代的生硬感。电影《倩女幽魂》中就去掉了《聂小倩》原著中那些庸俗落后的内容,比如认为女子为了报恩就要以身相许、女子的唯一价值就是传宗接代、延续子嗣等封建思想,顺应新时代女性地位的变化,更加突出男女主人公之间平等的关系地位,不掺杂其他因素的纯粹的相爱,用更加突出的爱情故事来取代旧的“糟粕”。导演徐克将原著小说中的许多人物去掉或弱化,把《倩女幽魂》的故事集中在了聂小倩身上,还把副标题定为《妖魔道》,着重描写一段人鬼恋情,以唤起人们对美好精神恋爱的向往。

(二)保留原著精髓作为基础

蒲松龄在写《聂小倩》这个故事时,除了他固有的浪漫主义的笔触,奇特诡谲的故事情节以外,还想要通过这个故事来表达邪不胜正的永恒主题。小说一反之前的固有观念,认为鬼怪和人类一样,也有是非之辨、善恶之分的,不管这世界上的黑暗势力多么强大,最终都会被正义力量所取代。

电影很好地将这一个思想精华保留下来,大量刻画了男女主人公相爱的美好情愫和纯真的感情,赋予了“女鬼”这一角色全新的形象特征,给观众带来了不一样的精神食粮。在这种改编下,电影虽然有对原著中的一些情节段落进行删减和二次创作,反而加强了原著的内涵。

(三)增加寓教意义

小说通过语言给读者提供想象空间,而影视作品是依靠声音和画面直接的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影视作品采用全新的美术特技和手法来包装传统的聊斋故事,既带给了人们视觉上的冲击,又能够引起大众思想的共鸣。从普及的意义上看,将文学名著改编为电影,变成一种大众文化,反而拥有了其他艺术形式无法相比的社会与艺术影响力,观众能通过电影更加了解传统文化,促进民族文化的长远发展。

四、《倩女幽魂》的细节改编与主题变化

(一)用人物塑造的变化来呼应主题,反映主题

原著中,主人公小倩为了感激宁采臣帮她逃出魔掌,以身相许,为取得宁采臣母亲的认可,在宁采臣家中为奴为婢,任劳任怨的操持家务。这是在当时时代背景下塑造的人物形象,随着社会发展和观念变迁,电影改编时要将这些压迫女性地位的封建内容修改掉。于是在电影中,小倩这一人物改编为具有现代女性的心智,不仅是美丽动人,还有捉弄宁采臣时的调皮与活泼、情窦初开时的娇羞妩媚,她的人物形象丰满生动,既有古典风情又有现代人的独立意识与个性。

另一位主人公宁采臣的形象也一样被重塑,影片中他的第一次出场,虽穿着破烂、处境狼狈,但仍十分乐观,勇于助人;虽然胆小懦弱,却有一股执着与勇气。这种形象与原著中端正耿直、唯唯诺诺的形象截然不同,为他增添了许多闪光点,又保留了他的一些弱点,这种性格上的些许缺陷和能力上的不足,让宁采臣这个人物形象更加贴近现实生活,由于他的不完美显得人物更加真实存在。

(二)情节结构的重新设计,呼应现实

《倩女幽魂》原著中的故事发展是依照时间先后顺序,平铺直叙。而电影则摒弃了依照时间顺序的叙事方法,重新设置了悬念,导致了情节的跌宕起伏。导演重新设计了情节和结构,让故事的发生、发展更自然,情感铺垫更为到位,还增加了一系列反映社会现实的场景,引发观众对社会的思考。

首先,电影与原著极为不同的是增加了许多反映社会现实的场景,比如夏侯惇作为官吏却因小偷的偷窃行为而轻易的取人性命、十分无情;字画铺的老板因为样貌身份的不同就区别对待、嘲笑他人等等令人发笑又深思的情节。社会的混乱不堪衬托出了人性的丑恶;捕头燕赤霞决定退隐江湖,也是源于他对社会的失望,这些现实的刻画是小说中所没有的,放入电影的情节中既丰富了情节,也是对现实的映射。

同时,与小说相比,电影还很明显的增加了许多小倩与宁采臣的爱情细节的具体描写。二人的相识、相知、相恋都通过镜头一一表现,宁采臣的心中有对小倩的同情、有相爱的甜蜜,还有对现实的挣扎,这种矛盾复杂的心态升华了二人的感情,通过细节感染了观众。原著中并不存在这样的爱情描写,而是将二人之间的感情更多地刻画为报恩之情,并且有大量关于小倩婚后在宁采臣家中辛苦操持的情节,这部分情节的删去,更好地顺应当下的爱情观与价值观,是对情节的优秀升华与提炼。

电影通过对小说的改编,将叙事脉络梳理的更加清晰连贯,情节更加具有戏剧性和冲突性,人物形象饱满,同时也贯彻了原著中人性与情感的主题,保留了原著的精神内涵,是较为完满的改编。

五、结语

短篇小说是通过文字语言的美丽给予读者无限想象的空间,而影视作品则多是依靠声音和画面语言直观形象地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影视作品采用全新的视听技术手段和艺术手法来包装小说故事,既给了观众视觉上的体验与享受,又能够保留原著精髓,引起大众思想的共鸣,是传播文学文化的重要手段,也是弘扬传统文化、提高大众素养的重要方式。电影改编短篇小说,要充分遵循这种改编规律与方式,不仅要满足观众的审美想象和娱乐需求,也要传播小说中有效的文化价值观,促进改编文化的长远发展。

猜你喜欢
聂小倩小倩短篇小说
从聂小倩到《聂小倩》
文学自由谈(2022年3期)2022-11-10 20:51:09
怎样写短篇小说
文苑(2020年10期)2020-11-07 03:15:38
中国故事系列 人鬼恋的两大经典IP 《聂小倩》和《画皮》
电影(2019年3期)2019-04-04 11:57:22
聂小倩,怎敢不善良
环球人物(2018年19期)2018-10-17 02:51:06
聂小倩,怎敢不善
虔诚至极
特别文摘(2017年17期)2017-11-13 17:22:42
寻找初恋(短篇小说)
唐山文学(2016年11期)2016-03-20 15:25:49
法国:短篇小说ATM机
该行动了
微博控
上海故事(2014年8期)2014-08-11 16:2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