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凡 西安科技大学
巴洛克文学风格是一种统一的风格类型,仅仅存在于理论当中,起源于欧洲。巴洛克风格在各个民族文学中有着不同的表现,既包括各个民族的本土特色,又包括欧洲文化的同质性特征。巴洛克文学风格于公元17世纪的下半叶流入俄罗斯,成为了俄罗斯历史上的第一个文学流派,具有文学启蒙的性质,承担着文艺复兴的重要功能,是俄罗斯文学的现代化开端。西梅翁·波洛茨基是俄罗斯该时期的巴克利文学风格的杰出代表,他将诗的技艺进行革新,并由此发展,创立了音节诗作诗法体系,成为了俄罗斯的宝贵文学财富[1]。
俄罗斯所处的古代文学时期是公元11世纪至公元17世纪之间,在这一时期,俄罗斯的文学形式多与编年史、讽刺小品和民间口头创作有关,其中涉及最多的就是宗教领域,且并没有形成独立的文学风格。直到公元17世纪,俄罗斯正处于过渡时期,社会中充满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对立关系,此时俄罗斯的文学发展才渐渐地脱离于宗教领域,转向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巴洛克文学风格于17世纪下半叶传入俄罗斯,成为了俄罗斯历史上的第一个文学流派,这才保障了俄罗斯文学进程中并未出现新旧交替的断裂[2]。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巴洛克文学风格其实是中世纪和文艺复兴的结合体。随着“死亡之舞”和末世论主题的重新复活,人们越发关注神秘主义,而东斯拉夫民族并未经历文艺复兴,对于他们来说,中世纪文化并没有成为过去,而巴洛克文学风格的出现,伴随着诸多的世纪元素,也正因如此,才促进了东斯拉夫民族对巴洛克风格的吸收和内化。巴洛克文学风格具有强大的中世纪特点,且并未与文艺复兴断绝联系,而当时的俄罗斯正处于中世纪的过渡时期,这是巴洛克文学风格在俄罗斯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巴洛克文学风格的作家的作品中常出现古希腊罗马的英雄人物和神,在那个时代,诗歌对于他们来说,具有崇高的意义。
潘琴科是俄罗斯的一名语文学家,她认为俄罗斯的巴洛克文学风格可详细分为莫斯科的巴洛克和彼得堡的巴洛克这两个阶段。在西欧的巴洛克文学风格早期进入到俄罗斯时,受到了各方面的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东斯拉夫国家的民族风格,其与巴洛克文学风格具有一定差异,而此时的巴洛克文学风格则随之增添了一部分的民间色彩,这才使得巴洛克文学风格融入到俄罗斯本土的民间文学中,具有民间文学特点。在17世纪,欧洲巴洛克具有极度狂热的特点,但俄罗斯的民族特点与欧洲完全不同,它是温和而节制的,这就弱化了巴洛克的极端情绪,欧洲的巴洛克带有“恐怖”色彩,大多以“恐怖”为主题,但在传入俄罗斯之后,受到了俄罗斯民间文化的深刻影响,因此,莫斯科的巴洛克并未出现“恐怖”这一主题。到了18世纪上半叶,彼得大帝的改革时期进入到关键阶段,这时,俄罗斯的文化活动家们面临着艰巨的任务,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需要利用最短的时间掌握欧洲艺术思想中的成就和精髓,从而建立起具有俄罗斯文化色彩的新型文化。巴洛克文学风格作为首个从欧洲传入俄罗斯的文学流派,恰恰满足了彼得改革的需求,因此被作为文学主流派在国家层面进行推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这就使得巴洛克迅速的在俄罗斯推广开来,并迅速发展[3]。
在18世纪的俄罗斯,巴洛克文学风格既承担着文学启蒙的重任,又肩负着参与政治讨论的责任,西欧的巴洛克则具有崇高的贵族诗风,这是巴洛克在俄罗斯转变的开端。西欧巴洛克的形成时期,大多抱有悲观和怀疑的心态,而传入到俄罗斯之后,受到俄罗斯社会乐观精神和积极面貌的影响,后期的俄罗斯巴洛克则摆脱了欧洲巴洛克的传统,大大减弱了宗教主题的摄入。俄罗斯的文学家们不断努力,终于将国家乐观主义精神与巴洛克原有的文学技巧进行结合,此时带有宗教色彩的原始巴洛克抒情诗退居于次要地位,与此同时,与爱情有关的抒情诗几乎全部消失,“迎面而来”的均是具有教育和歌颂性质的戏剧、演讲体散文和诗歌,因此俄罗斯文学作家们的政治责任随之得到提升,在创作当中克服各种“激情”[4]。在君主专制政体的支持之下,巴洛克借助了启蒙、教育和歌颂的多重作用,在俄罗斯完成了一系列的转变,其内容和形式均得到了丰富。巴洛克文学风格在俄罗斯的进一步发展不仅体现在意识形态层面,还反映于文学语言的方面,经过了长期的推广和发展,渐渐的成为了俄罗斯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17世纪到18世纪之间,巴洛克文学风格出现在了俄罗斯的讽刺文学、诗歌和修辞学著作等各个文体中[5]。在18世纪,俄罗斯文学发展和进步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在于,确立了诗歌体裁的多元化,形成了固定的书面诗歌。在俄罗斯巴洛克诗歌中,音节诗是代表性最强的文学体裁,不仅表现在教育和启蒙方面,还体现于宫廷仪式中。从总体上来讲,俄罗斯的巴洛克文学风格是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有效结合,它的融入,不仅保障俄罗斯转折时期的文学进程连续性和统一性,还推动了俄罗斯文学向新型文学发展。
西梅翁·波洛茨基是俄罗斯早期诗歌的奠基人之一,他作为巴洛克文学的杰出代表人物,成为了俄罗斯的第一位宫廷诗人和职业作家。波洛茨基将欧洲渊博的文化和多样的文学风格带入到了俄罗斯,同时引进了巴洛克文学风格。波洛茨基的创作领域广阔,包括了步道文、专题论文、戏剧和诗歌等领域,他的创作目标是将所有领域的知识传授给读者,从而在俄罗斯创造一种全新的语言文化。波洛茨基在创作中善于将绘画艺术和文字形象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创作出了图形诗和寓意画等,并在书写方面进行了创新,他使用的是不同颜色的字母,这就将内容变得更为直观,让人一目了然。波洛茨基所创做出来的诗歌不仅可以作为文字来阅读,还能够作为建筑或者绘画,用以欣赏,他将巴洛克的综合艺术特色充分的体现了出来,展现出了自身超高的文学技艺。波洛茨基在象征形象当中加入了巴洛克风格的元素,从而革新了诗的技艺,在波洛茨基的诗歌中,充满着奇思妙想和新奇的观念,这极大的拓展了俄罗斯的美学边界[6]。
综上所述,西欧的巴洛克风格与古典主义之间具有明显的界限,而俄罗斯的巴洛克风格与古典主义则关系密切,且带有“宫廷”特点,因此巴洛克文学风格的融入使俄罗斯由古代文学过渡到现代文学更为容易,保障了俄罗斯文学的连续性,具有重要的历史作用[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