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璐璐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文化创意学院
道路与绿化——街区的道路铺装均采用石板铺装,原本是选用小块石子铺装,后因为行车的需要在主干道上铺设了较大块的长方形石板。在街区南侧的大面积新兴建筑群区域铺设的是规则的方砖。街区中的历史古树并不多,在荣毅仁纪念馆中留有部分,其他地方多以新栽培的植物为主,整个街区的绿化层次不够丰富,品种较少。
标示系统与环卫设施——古街中的标识系统已经过专业的雕琢和设计,能够给人明确的指向性,同时外观设计结合了街区的特色,灰色的底色与街区灰瓦形成统一色调。部分标识采用了建筑的侧立面剪影,配以钢化玻璃,恰似街区中房屋与河流的一个缩影。环卫设施方面有所不足,垃圾站建设不够完整,公共垃圾桶只有在荣毅仁故居内有所设计,街区其他部分的垃圾桶都没有注重细节设计,仅仅是选用了最普通的垃圾运输桶。街区中的公共厕所较少,也是存在的一大问题,游客增多的时候会成为一种负担。
灯光系统——街区中的照明路灯经过了精细的雕琢和设计与街区浑然一体交相呼应,但是因为路灯设备照明力度不够,花坛灯也比较少,夜间需要依靠店铺中透出的灯光作为整个道路光照的补给才可以满足照明需求。
荣巷历史街区的开发过程较为缓慢,商铺较少,在现有的商铺中店家、顾客、游客数量都不大,一期的没有居民入住,二期的居民也大多因为消费水平达不到而没有选择到街区中消费。周边居民到街区中的主要目的大致分为:到教堂做礼拜、饭后散步、跳广场舞等。整个街区缺乏吸引游客进入的因素。
文化底蕴——荣氏家族史、传统的无锡文化已经形成荣巷街区的特色文化底蕴,提到荣巷就会想到荣氏家族的崛起与兴盛。相关的研究会也在大力的宣传荣氏家族历史及荣巷历史街区。
景点建筑——街区中独具特色的江南建筑以及混搭风格的洋楼,都是历史的真实写照,反映了清末民初的时候江南人民生活的风貌。但是目前街区的情况并不乐观,一期项目改造完成后一些相关的基础设施配套依旧没有完善。
人们的行为需求——生活在这里的居民以及周边的居民都需要一个公共空间进行交流活动,街区广场在一定程度上承担了这样一个角色。由于旅游客流比较少,整个街区在白天十分冷清,只有到了晚上,周边居民来此散步。街区中需要加强居住在此的居民与街区的交流互动,以及周边居民的主动参与。许多老年人都有喝茶、聊天、打牌、下棋的爱好,街区中能够承担此项任务的地方没有建设,没有一个能够属于居民活动的封闭式的空间。对于游客来说,在游览的过程中许多院落因为建筑特色的关系,大门较小,稍不留神便会错过,一些景点或缺乏介绍或有些昏暗,使得游客没有形成主动进入参观的想法。
街区中人流较大、互动效果较好的是在街区南侧的礼堂。每逢周日,来到这里开展活动的高达数百人,有步行而来的周边居民,也有骑电瓶车、开汽车的较远途的人们。但是,每当礼堂有活动的时候,停车系统就显露出了它的弊端。街区中虽然设有专门的机动车、非机动车停车场,但是由于街区是敞开式管理,没有路障等其他障碍物,管理人员也较少,许多车辆能够在街区中通行无阻,来到这里的人们停车也比较随意。
独门独户的建筑本就给人一种与世隔绝的感觉,荣巷街区与其他的历史街区不同,以无锡南长街历史街区比较而言,同样是独立的房屋建筑,但是南长街上的房屋以南北为走向,沿着中间的主路延展开来,两侧的建筑大门都对准中间路面,可以敞开式经营。而荣巷街区虽然自西向东蜿蜒成“龙”形,建筑主体大都坐南朝北,在行走的主干道上只有少数商铺能够以正门敞开的姿态营业。
良好的商业业态也可以增强市民与街区的互动,目前历史街区内的商业形态较为凌乱,没有一定的区域性划分和导向性。在已经改造好的一期街区中,商家数目较少,在街区的最南侧兴建了一批商业店铺,大都以饭店为主。这些店铺以服务周边居民为主,同时也具有接待游客的能力。几年来,街区招商始终在进行着,由于设施建立健全的速度较慢,街区许多商铺兴极一时却又很快结束了营业。整个街区的商业运转未能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模式。
能够引起良性互动的街区除了有较为完善的设施之外,还应该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习惯,游客们来此参观游玩的吸引源。老旧的房屋建筑已经不能够满足人们日常生活所需,因此对街区房屋维护建造时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一因素,做好功能的置换和完善。在既能够保护历史街区的前提下,又能够用一种灵活的方式较为全面的把现代化的功能植入到街区、建筑中。
荣巷历史街区的房屋建造模式大多以独立的房屋建筑为主,整个建筑群的走向自西向东呈“S”形,当地人寓意为“龙”。一期调整完善的房屋建筑方向恰好在“S”的末端,呈南北走向,这就使得主干道的道路两侧能够接触到的大多是建筑的侧面。从空间规划上来看这种排布不利于引导人们进入到室内。这样的游览方式从潜意识上会形成一种阻碍。从建筑单体的空间层次来看,部分建筑只有一造的进深,视觉上一目了然,私密性较差。
荣巷历史街区地处无锡市滨湖区,整个滨湖区都以居住区为主,街区的四周都被各个居民区包围,
在荣巷街区,这里文化底蕴浓厚,锡绣、编织、瓜子贴花、刨花贴花等,有些已推选录入无锡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里还有富有特色的民间舞蹈荡湖船、蚌舞、掉凤凰等。荣吉庆的夫人华慧珍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努力钻研最终发明了“马鬓绣”,她的刺绣享誉日、美。
在荣巷历史街区的周边环顾最多的便是居民区,这一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将街区的业态定性为生活服务型。因此,在街区中需要增添一些能够让市民在这里活动的场所。
街区中还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历史文化价值,定期组织开展民俗活动,教授、表演民间舞蹈,学习展示各类贴花、刺绣。用一些适宜的活动将街区与周边居民联系起来,让居民们能够主动投入到街区钟来,为街区注入生机。
荣巷历史街区在政府参与的前提下,有开发商入主,这样的结合一方面有利于对街区改造、规划的推进,另一方面在经济为先的前提下能够促进街区的长久发展。这样的经营模式虽然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但是会存在过度开发、照片林立的状态,在一定程度上会对街区造成破坏。
在历史街区保护发展的过程中,根据每个街区的特色、每个城市的历史发展背景不同,街区在改造后最终呈现出的状态各有不同。有像广州上下九步行街一样的繁华商业步行街,也有像苏州平江路一样的商住结合的综合性街区。从保护和发展的角度来看,只有人们充分的参与到街区中,沿用传统的生活方式居住、生活在这里,才能够体现街区的灵魂意义。
本文中选取了无锡荣巷历史街区进行分析,研究。荣巷历史街区代表着我国民工工商业的兴起和发展,目前对于街区的改造使得街区失去了自己的生命活力。通过研究,能够促使街区自身的活力因素充分发挥作用,同时通过设计植入新的活力因子,增强人的参与与互动,使整个街区能够重现往日繁华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