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晶 郑州工商学院
当打开牛津高级学习者当前英语词典时,可以看到这样一个条目:“成语:短语或句子,其含义不清楚其单个词的含义,必须作为整体学习。”此外,英语翻译理论家彼得纽马克也说:“成语是一个当前和经常使用的词组,其含义从其组成词的共同含义不清楚”。简而言之,习语是经过历史考验而不能分开的固定短语。因此,整个意义通常不能在翻译中推测出来,并且组件不能轻易分开。在中文中我们称它们为“习语”或“熟语”。它通常包含集成语、谚语、警语、俗语、典故和俚语。为了忠于原文,英语成语的翻译不仅要保持原有的口味,还要符合写作的标准。
“红楼梦”是中国四大古典小说之一,一直吸引着读者和研究人员去研究它。“红楼梦”体现了中国社会的核心文化,丰富了习语和惯用语。从19世纪到现在,它已由几位译者翻译成英文,其中杨宪益和他的妻子Gladys Yang 提供了最完整的版本,同时,由英国汉学家David Hawkes 翻译的另一个版本很受欢迎。红楼梦整部小说中有两千多个成语,是中国文化的瑰宝。“红楼梦”将成语的应用带到了更高的层次。
作为语言的一部分,中国成语以它的简洁和鲜明的形式代表了汉语的特点,同时,各种形式传达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语境,反映了社会的习俗、行为方式、社会制度和宗教。习语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文化特征、语义特征、修辞特征和语言特征。
这些成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几乎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各个方面。“红楼梦”被视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这部伟大小说的作者向读者展示了中国灿烂的传统文化,其中包括封建科举制度、婚姻制度、奴隶制和佣人制度及等级制度,以及相应的统治思想。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成语反映了普通人的智慧和生活,这些成语可以在这些成语中找到。
1.与食物有关的文化特征
食物是地球上所有事物的基本来源,我们人类离不开它。许多成语都是通过历史从人们的物质生活中衍生出来的。他们可以用下面的成语来反映:“五谷丰登”,“刀耕火种”,“民以食为天”,“咧嘴的包子——露馅了”,“生米煮成熟饭”,“鱼米之乡”。这些与英语中的俚语相似。例如,a piece of cake。
2.与教育系统相关的文化特征
“红楼梦”可以看作是封建社会的反映,作者在其中生动地描绘了文化生活的全貌。小说中的成语,作为一面镜子,让读者可以一睹宁府和荣府的不同生活方式。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例子:“诲人不倦”,“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蟾宫折桂”。但是,我们发现很少有与教育系统有关的英语习语。因此,我们很难将这些汉语成语翻译成对应的英语。
3.与婚姻习俗有关的文化特征
封建社会的婚姻习俗婚姻习俗与西方社会大不相同。通过这些成语可以看出:“男女授受不亲”,“门当户对”,“三媒六证”,“千里姻缘一线牵”,“明媒正娶”。我们都知道西方国家坚持自由。他们几乎没有关于婚姻的习语。
4.与典故有关的文化特征
有不少带有典故的成语,这些成语源自中国古代神话和寓言、民间传说、历史事件和小说,比如经典作品“红楼梦”。那些成语“请君入瓮”,“井底之蛙”“掩耳盗铃”,“暗荆请罪”,“得陇望蜀”。因此,当我们翻译这些单词时,我们应该使用一些翻译策略。
5.与亲属关系相关的文化特征
亲属关系是指亲属之间的关系,包括血缘亲属和远房亲戚。在混乱哲学中,家庭起着核心作用。这是一种导致人们为了家庭的荣誉而工作的方向,而不仅仅是为了自己。我们可以找到如下习语:“官官相护”,“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朝廷有人好做官”‘光宗耀祖’,‘天伦之乐’。总而言之,文化差异是成语翻译中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
在语义上,我们不能从其成员词的字面意义推断出成语的特殊含义。例如,“一龙九种,种种各别”,“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卖油的娘子水梳头”等。由于额外的语言因素,中国成语通常具有象征意义。除了字面意义外,比喻性语言通过强烈的惯例获得新的含义或内涵。中国成语包含很多符号和图像。因此,汉语成语的语义意义往往是文化特有的。
“红楼梦”中最常用的修辞方法是隐喻,它可以传达生动的图像和符号。例如,“天下老鸹一般黑”,“粉妆玉琢”,“花颜月貌”,“笑里藏刀”。在诸如“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瞻前顾后”等成语中也常见对偶。此外,我们还有像“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这样的成语。
语言学上,中国成语采用不同的,灵活的形式来表现其多样性。汉语成语的长度从两个单词到四个单词,甚至更像是“助于万虐”,“人急造反,狗急跳墙”。最常用的形式是四字形成语,称为成语。虽然它们采用不同的形式,但短语中的单词可以简洁地组合在一起。此外,押韵用于增强中国成语的吸引力。伴随着和谐的音乐般的节奏,成语更加准备好并且听起来像人们的耳朵。我们可以在成语的最后找到押韵:“说一是一,说二是二”,“斗鸡斗狗,赏花玩柳”。
这些是“红楼梦”中成语的鲜明特征。当我们能够清楚地将它们与英语成语区分开来时,将它们翻译是有帮助的。但是如何翻译这些文化习俗呢?
在中国成语中,固定短语是最重要的。它通常是一个四个字符的短语。固定短语有一个简洁而整洁的形式,包含生动的图像和丰富多彩的隐喻。当我们翻译固定短语时,翻译者不仅要注意意义,还要对其形象给予同等重视。隐喻图像是最难渲染的。将中文短语翻译成英语的常用方法有:字面,字面加自由,字面加注、自由、释义、部分省略和替换。
1.直译
当读者可以接受字面意思或者文化形象在英语中具有平等性时,译者可以使用文字方式。让我们看看杨的翻译。
宝玉笑道:“我就是个‘多愁多病的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的貌’。”
杨宪益将倾国倾城翻译成‘cities and kingdoms to fall’.”
2.替换
忠实的原则和文化交流的目的,译者应该尝试从字面上向外国读者介绍中国文化。当然,字面翻译有时可能会引起误解,因为外国读者不熟悉这些文化术语。我们不应该为了文字而歪曲意思。在这种情况下,内容比表单更重要。译者可以使用其他策略,如替换,释义和自由翻译,以避免这些文化概念。有时,一些中国成语恰好与形式,内容,联想和意义上的一些英语成语相吻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采用替代。比如:“……有话不明说,许你们这样鬼鬼祟祟的干什么事?……”杨宪益译文为“…But why not talk openly instead of in this hole-and-corner fashion?...”
3.自由翻译
当我们遇到一些具有深刻文化意义的集合短语时,字面翻译无法表达文化意义。但是,替换可能会迫使读者误解目标语言。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使用自由翻译。比如:“得陇望蜀,人之常情……”杨宪益翻译为:“It is only natural for men to hanker for more…”
4.节译法
集合短语中的重复很常见。因此,当我们将其翻译成英语时,我们应该省略重复部分并保持基本道德。“…你那花言巧语,别望着我说…”杨宪益的译文为:“…Don’t try to get round me with your flattering talk…”,使用了节译的方法。
5.自由翻译
有时我们希望使用自由翻译,以保持原有的意义。上下人等,打扮得花团锦簇。杨宪益翻译为:“all of them,seemed, in their dazzling holiday array, like walking flower-gardens of brilliant embroidery and brocade.”
6.文字加注释
有字面翻译不能表达原文意义和文化内涵的情况,我们应该加上注释,以帮助读者理解它。“难道这又是个痴丫头,又象颦儿来葬花不成?”因又自笑道:“若真也葬花,可谓东施效颦了;不但不为新奇,而且更可厌。”像东施效颦在翻译的时候就需要注解加上典故了。
一些中国谚语在民间文学中起着重要作用,因为它是人们生活和工作经历的结晶。一位伟大的作家通常非常注重民间文学,并从中汲取必要的营养来丰富他的作品。在“红楼梦”中,曹雪芹用了近200首谚语。在前80 章中,大约有160 个谚语。在提出这些谚语时,杨和霍克斯采用了不同的翻译方法。
当我们翻译谚语时,我们可以使用这些方法翻译。比如:远水救不得近渴(第15 回)
H:Distant water is no cure for a present thirst.
Y:Distant water can’t quench a present thirst.
两部分的寓言说法是一个由两部分组成的寓言,是一种特殊的成语结构,通常是幽默和有意义的。第一部分就像一个包含隐喻的谜语,而第二部分则带有信息,这是成语的真正内涵意义。通常说明第一部分,而第二部分有时未说明。
两部分的寓言的语言通常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大多数都是隐喻意义,其中第二部分借助同音词来表达意义。我们称之为双关语。如: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在“红楼梦”中,使用了由两部分组成的寓言混蛋。虽然两部分的寓言语言是中文特定的,但翻译人员无法避免翻译它们。翻译两部分寓言的困难在于第一部分,即隐喻部分。让我们看看杨如何成功地渲染这部分。翻译不是一个单词,一句话,而是保留原作的一般风格和力量。我们应该考虑语境,重新考虑原文的隐喻特征。好的翻译应该反映原始形象和风格。
中文和英文属于不同的语言系统。在不同语言之间,许多语言结构无法用英语找到对应关系。习语是文化负载很多的短语和句子。译者必须根据自己的调整选择策略。对于“红楼梦”的成语翻译工作,他们根据中英文化差异,使用不同的方法。翻译是文化的一种再创作,这就对译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