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波 贵州民族大学美术学院
3D 打印通常是采用数字技术材料打印机来实现的。3D 打印发展时间相对其他领域的工业技术来说可以说是闪电式的发展。但是,3d 打印技术很快从重工业,比如军事制造业、重大工程项目配件、工业设计、高精度仪器等领域转换到普通民用领域,比如建筑模型制作、汽车设计及部件整体打印,医疗部件及人体器官打印、艺术教育及其他领域都有所应用。雕塑创作的3 维立体空间与3d 打印技术有本质上的相同,雕塑艺术家以及艺术作品生产商很快被其优越的技术模式所吸引,3d 打印很快成为了雕塑创作的一种新的载体和生产工艺。(见图1)
3d 技术下的雕塑作品,从理性层面讲,3d 打印之所以称其为打印,那是它可以快速、精确的工业化生产。3d 打印技术是一门性跨学科领域的综合技术。它和雕塑的造型方式、成型原理极为相似。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高温加热可溶材料,以点成线,以线成面为基准,以堆砌或叠加的加法式成形;另外一种,则是原有相对尺寸的形体,通过X、Y、Z 三轴刻刀进行分面雕刻,其实质就是做减法。当然,无论以上两种成型方式如何,都是要依赖于数字模型的。数字模型在转换实体材质时,与平面图片一样是以像素为单位进行布阵成型的;而3d 打印则是以X-Y-Z方向分布,其分辨率是以像素或者微米来计算的。一般每个像素直径为100 微米,即0.1 毫米,ObjetConnex 系列、三维Systems'ProJet 系列甚至还可以打印出直径16 微米的单位像素。打印出来的单位像素就像“水滴”;其的直径通常为50 到100个微米。传统方法需要数小时到数天才能制造出一个完整的模型,而且单靠手工和半手工制作模型,其质量是很不乐观的,而且复杂程度太高的模型,很多是做不出来的。而用三维打印的技术则可以将时间缩短为数个小时,而且尺寸和作品还原程度极高。另外,随着3d 技术的普遍运用,彩色3d 打印技术不已经取得成效,而且继续为雕塑创作提供了多种可能性。
传统雕塑创作与3d 打印雕塑创作流程的对比(以石材为例):(见图2)
3d 打印技术它的生产方式是多元化的。它是借助与跨学科跨专业的科技产物,复制性极高。同时3d 技术也是一系列的综合制作工艺。改变了艺术院校的教学模式,引领着新一门的技术革新。
3d 打印技术在雕塑创作中,有很多的优势。比如,相比传统雕塑工艺,它的生产工艺变得简洁明了,在材料上获得了很大的节约,降低了生产成本。可以说,不管是艺术作品还是工艺品,都搭上了科技发展的列车。因为,3d 数据模型可以随意复制、重组、变形等,很多实体模型无法制作,但是数字模型可以凭借造型的随意性制作和更改数字模型。更为惊人的是,通过这些模型转换而成的3d 艺术作品正吸引着我们继续探索它的奥妙。
3d 打印技术在雕塑创作中,也有诸多的劣势。3d 打印出来雕塑作品,因依赖于3d 数字模型,所以3d 雕塑作品极易被复制,与艺术的个性化追求形成强力反差。其次,3d 打印的雕塑作品,依赖成型的有机材料,作为现在的3d 材料大部分是即高贵的,所以在材料方面,依然有着极大的限制。除此之外,民用3d 打印机的尺度有限,大型雕塑一次成型较为困难,大部分都是分块打印,然后再拼装成型。
图1 3d 成型中的分层雕刻
笔者认为,无论3d 打印技术发展到何种地步,对于雕塑创作,艺术家才是最为重要的。3d 打印是科技的进步,但是对于艺术创作来说,是艺术思维与创作手段的集合,失去任何一方面都是不可的。使用3d 技术制作雕塑作品,其实质是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的角逐,3d 打印技术虽然有着精确的常人无法完成的雕塑作品,只能说是给创作者提供了更为有力的创作手段。怎么把自己的观念融入到作品中,才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3d 技术是一种新的创作手段,3d 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够给雕塑创作带来新的可能,但是雕塑作品最终还是要依赖材料予以呈现的,不得不承认是某种自然的回归。关注快速的社会变革,不断更新新的社会需要才是艺术工作者应该做得。如果,艺术作品需要时间的检验,有价值的艺术思想才是最后的胜利者!
图2 3d 打印在雕塑作品创作上优势与劣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