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永祥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近年来纸媒的发展问题被反反复复的提及,甚至有人提出纸媒会不会消失这样的问题,事实证明,新媒体并不是不能进行深度阅读,纸媒也不是什么都有思想沉淀的。但我们必须承认传统出版行业的发展遇到了瓶颈,在新媒体迅速发展的情况下,网络时代的冲击,人们阅读习惯的改变,手机阅读的便捷性等等多种因素都对传统出版行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因此面对新媒体的变革,传统出版行业到底应该如何自处呢,不由得引起我们对出版行业发展问题的深思。
我们看日报,一天更新一次,周刊,一周发行一版,月报,一周更新一版。这就是传统的编辑出版的弊端,再怎么迅速也比不上新媒体时代新闻的更新速度,在这个节奏快时间紧的时代,太少有人去关注报纸、周刊的发布,人们更愿意在手机上捕捉碎片化的信息,在新媒体强大的时效性面前,编辑出版的弱点就十分显而易见。比如说微博的出现正是迎合了大部分用户的需求,新鲜、及时,简素,开放它给了所有早期先驱网民一张代表门槛,代表资历,代表诉求的身份证:微博id。这个id不局限于特定论坛,虎扑豆瓣的话题,畅聊无碍,民生的艰苦,狗血的八卦,扩散无极限。生活,直播不保留,一见倾心,一心倾见,微博几乎完美解决了所有人的痛点,这种碎片化的新鲜的新闻效果成功的吸引了一大批人群。这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传统出版行业的发展,对传统出版行业的发展空间造成了严重的挤压。但是微博比较传统出版行业是不是真的毫无缺点了呢?。对互联网来说,微博的传播方式其实是一种反动。它不具备互联网精神的平等交流,信息始终单向流动,大部分信息枢纽节点为大V所把持,普通人的声音如果不经大V转发,很难传播开来,仔细考察一些转发上万的热微就会发现,每一次转发量攀升峰值,都是在大V转发之后。以微博为例,这就说明无论新媒体还是传统出版都存在自身的优势和弱势。
传统出版行业对于用户的需求体察不够,用户和编辑出版的工作人员的交流具有滞后性。比如说,如果读者想要与编辑进行交流需要写信到出版社,从写信、寄信到编辑收到信,打开信,到整合信息对出本内容进行改良,需要很长的时间差,编辑和读者都无法得到对方及时有效的反馈,行业的整体发展环节不完整,整体的发展相对缓慢。但是这样的优点在于编辑出版工作人员的出版内容可能受到读者意见的影响相对较小,林语堂曾经说过:既做文人,而不预备成为文妓,就只有一道:就是带一点丈夫气,说自己胸中的话,不要取媚于世。不取媚于世这几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现在的微信公众号,微博大v发文总是过于关注浏览量、访问量,读者想读什么,他们就写什么,为了炒作效果不惜制造一些噱头,更有甚者蹭热度吃人血馒头,为了获取病毒式的流量过度营销,过度谄媚,好像已经成为新媒体时代的常态。传统的出版行业虽然也会收到销量、读者兴趣的影响,但是门槛相对高,对于出版内容有规格和要求,长期发展以来出版行业具有相对的系统性和规范性,而新媒体刚刚兴起,门槛低,成本低,操作简单,人人可以发声,言论自由,娱乐至死。我们可以看到那些文人有品格有风骨的时代彷佛已经远去,行世者必真,悦俗者必媚,真久必见,媚久必厌,自然之理也。读者和受众看惯了出版的人写字的人信口开河,传媒的公信力变无处可寻了。
复制粘贴,搬运抄袭,在新媒体时代变得更加高效,成本更加低廉。笔者素质良莠不齐,抄袭现象屡禁不止,那些真正有想法有能力的笔者往往得不到应有的荣誉。而国内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足的问题是否仅仅是因为那些拿笔那些敲键盘的人缺乏修养、道德败坏呢?我觉得并不是,屏幕前的书本前的我们作为读者,作为出版编辑行业的受众也有自己的责任,是不是在新媒体时代,新闻变得越来越廉价了呢?我们获得信息太容易了,打开手机,点一点滑一滑便有无数的新鲜信息映入眼帘,所以我们对于得到的信息也嬉笑怒骂缺乏敬畏之心,那么抓住我们眼球需要怎么做,需要新鲜、吸睛、有噱头才能再次戳中我们的痛点,所以编辑出版行业不仅抄袭成风,甚至胡编乱造、夸大其词的现象比比皆是。我们看到的是时代的发展、用户需求的变化、利益的驱动种种原因的作用下,我们的编辑出版行业变得乌烟瘴气、污秽不堪。只有新媒体向传统出版行业的规范和系统进行学习,二者优势互补,逐步改良当前出版行业的发展现状,而知识产权才能得到应有的保护和尊重。
美国宪法里有三权分立,我国古代有性三省六部制度,这些制度的核心其实是使得权力相互制衡,防止其中任何一方滥用职权,互相制约,尽可能的是整体机构相对公正合理的运行。我认为当地出版行业也可以参照这一做法,记者进行一线采访取材,就要有专门的职业规范机构对于稿件进行反复严谨的核实和审查,一旦发现报道内容失实,有失公正,在行业内形成严格的共识和制度,对这样的记者不再采用任何报道,要让记者怀有严肃的工作态度,知晓自己一旦失去信用就断送职业生涯这样的严重后果,方能恪守职业道德,真正做到下笔公正。编辑虽然不能与新闻对象有直接的接触,身处幕后工作,但是也应该对记者的报道过程有所了解,在某种程度上对于一线记者起到一个监督和督促的作用,从根部加强报道的真实性和可信性,打造行业品牌。编辑最终的审阅不仅要判断新闻的真实性和可信性,而且要有前瞻性的眼光,对于大众的舆论有一个大体的预判。同时保证采访编辑与经营出版工作完全分离,使得工作人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尽可能最大程度的保证新闻工作的纯净化,是每一个新闻人保持使命感和道德感,传统的出版行业才有发展的希望。
新媒体的发展对于我们的传统出版行业是一个巨大的打击,我们要从积极的选贤任能,聘用学习能力接受能力较强的技术型人才,尽快的是出版行业与新媒体时代接轨、与广大读者的需求接轨。在形式上,图文并茂已经成为过去式,要使出版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与音乐、:视频相结合,要逐渐了解数字化出版的基石,推动出版内容尽快全面的覆盖网络。在理念上要完全创新,不仅要审时度势与时代紧密结合,要深入学习宣传营销策略,增加编者和读者之间的有效互动。促使出版行业建立起信息共享的平台,关于读者和受众快捷的寻找资料。统一平台,统筹整合全部的资源,物尽其用。
传统的出版行业在新媒体兴起的势头下必然受到打击,发展遇到困难。但我们不应该畏缩不前,一味的逃避,我们要正视传统出版行业的缺陷和不足,肯定保留传统出版行业的优势和价值,积极主动的变革,从工作人员的选拔,出版行业的各个环节等方面出发一一进行创新和改良,高瞻远瞩,雷厉风行,急流勇进,在时代的考验下涅槃重生,迎来出版行业的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