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莹
新民市柳河沟学校 辽宁沈阳 110300
中学阶段开设的音乐课较小学音乐课的目的性更强,该阶段的学生思维能力、情感体验能力有了一定发展,因此音乐教育内容也有所变化,进行音乐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在音乐中能够获得相应的情感体验,能够建立起正确的审美观,有良好的审美情趣。而通过在音乐教育中开展音乐欣赏教学,在能够达到以上教学目的的同时,还能使学生的联想能力、想象能力得到相应的发展,促使他们音乐水平的不断提升,并激发学生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欲望。本文主要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对中学音乐教育中如何有效开展欣赏教学进行分析总结。
进行音乐欣赏教学,应当遵循学生的知识接受规律、认知规律。在开始接触音乐欣赏的时候,由于学生音乐基础不扎实,能力有限,因此应当从一些简单的、易于理解的音乐作品着手,从声乐曲入手,保证音乐作品的结构简单、并配有歌词,曲词搭配贴切、直观,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更好的理解。在学生有了一定的音乐欣赏能力之后,可以逐渐过渡到器乐曲。器乐曲欣赏的难度增加,没有歌词衬托参考,学生的理解难度更大。这时教师便应当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能力、联想能力,使他们逐渐能够对音乐旋律产生更加直观的印象,在脑海中形成相应的音乐形象。进行器乐曲的欣赏教学也应当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从小作品着手,逐渐向大型合奏曲、交响乐等复杂的音乐作品过渡。
音乐欣赏需要投入情感,与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能够逐渐融为一体,从而产生心灵的感悟、震撼。这是一种人类表达情感的艺术形式,更能够直达人的精神世界,能够陶冶人的情操,影响人类的精神、情感。人类对音乐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情感,有一种音乐欣赏的本能,但这种本能是最初级的,远远不足以让我们去感悟、理解更多更复杂的音乐作品的情感,这就需要教师教给学生一些音乐欣赏的基础知识。首先,教师应当教给学生基础乐理知识,如音阶、调式、拍子、乐谱法等。另外,应当教给学生力度、音色等音乐表现手段。最后,还应当多给学生讲解一些音乐背景知识。这样,学生便能在有了一定音乐欣赏基础知识之后更好地赏析音乐作品,充分调动感官以及思维,更好地体验音乐情感。
要想具备更好的欣赏音乐的能力,需要具备较好的知识基础、文化修养,因此,教师在进行音乐欣赏教学的时候,可以将学科知识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分析音乐作品,使学生更好地感受音乐,并培养起音乐兴趣。
进入到中学阶段,学生身心快速发展变化,不同年级的学生有相应的层次差距,为此,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不同层次实施分层教学。如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由于没有系统的学习过音乐,认为音乐课就是教学唱歌。对于该阶段的学生,教师主要应引导学生对音乐课有正确的认识,使他们进行音乐欣赏的兴趣得到不断提升。另外通过组织歌唱比赛、欣赏名曲片段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兴趣。对于已经有一定音乐基础的初二学生,则可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能力水平将音乐欣赏难度适当提升。
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乐理知识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采取让学生视唱欣赏曲谱的方式,让学生更熟练掌握乐理知识,使他们的识谱能力、视唱能力得到提升。并且该形式还能够使学生更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提升学生的音乐欣赏参与度。在进行音乐欣赏之前,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一首学生比较熟悉的、喜爱的曲谱、歌词,让学生随琴视唱歌曲,可以合唱,也可以分段分角色演唱等,从而让学生在唱的过程中对音乐作品有更深的理解。
音乐欣赏过程实质上是情感体验过程,通过进行音乐欣赏体验音乐作品中表现的情感内涵,而要想提升学生音乐欣赏能力,必须要让他们的参与度、活动性得到提升,让学生能够集中精力去更深刻的体会、感悟音乐作品的情感。教师应当对学生的音乐欣赏习惯进行有意识的培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结构、生活阅历等,听音乐作品的时候学生常难以长时间集中精神,这时教师可以通过动静结合的形式,如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时候做一些肢体动作,使学生能够动起来,将音乐逐渐融入学生心理内在,从而获得更深刻的体验。
总之,中学音乐教学中,音乐欣赏为重要教学内容,教师应当加强音乐欣赏教学方法的钻研,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审美情趣,使学生能够终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