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楠楠
(渤海船舶职业学院,辽宁兴城125105)
随着时光的流逝,国学中蕴含的智慧与精神经过岁月的洗礼,在新时期依然肩负着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担。而孩子是国家的未来与希望,俗语云:“教妇初来,教儿婴孩”[1],幼儿十分纯真,未受浊世浸染,善言易入,这个时期对孩子耳濡目染的熏陶会起到先入为主的良好效果,及其长大亦不容易改变。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认为,“人格教育,端赖六岁以前之培养。凡人生态度,习惯,倾向,皆可在幼稚时代立一适当基础。”对孩子的道德“养正”教育及智力开发教育,从幼儿抓起是符合教育规律的,会为孩子的一生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国学启蒙教育蕴涵着“为国为家,为人为学”的重要的时代价值。
国学启蒙是为了让幼儿接触并学习基本的入门的国学知识而进行的教育活动,是选取国学中与时俱进的精华部分对幼儿进行道德、文化思想等方面的渗透与熏陶。因此,本文中启蒙教育的国学概念是一个相对狭义的概念,笔者界定为符合幼儿年龄特征,适合幼儿学习的所有中华传统文化。
启蒙教育是一个人一生中所接受的最初教育,尤其是对幼儿的启蒙,应该更多地注重对孩子国学兴趣的培养。国学作为一个孩子母语文化的载体,对于孩子来说意义重大,在他日后与人交流和沟通的过程中会起到重要作用。
国学启蒙教育的内容以弘扬真、善、美为主,关注对幼儿良好品格形成的影响力,适合幼儿的接受心理,满足幼儿的养成需求,成为幼儿的精神食粮,同时也可以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因此,家长更应该重视国学启蒙教育,转变教学理念,发挥幼儿学习的主体地位,根据孩子的特点,帮助孩子、引领孩子学习国学。而教育者应该根据孩子的特点甄别遴选国学的教育内容,采用恰当的教育方法,确立开放的现代的国学人才观,开发、设计出更适合国学启蒙教学的课程体系。
国学启蒙可分为:1~3岁家庭教育启蒙期以及4~6岁学前教育(幼儿园)两个阶段[2]。国学启蒙课程的设计是为幼儿期的孩子们提供教育服务的,既然是服务就更应该了解产品需求群体或是接受群体的生理状况和心理状况,以便对所要设计产品各方面进行把握。
幼儿时期的孩子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主要呈现如下阶段性的社会特点:2~3岁的孩子已经开始有自我存在的自主意识,能够分辨“我”“你”“他”,对周遭的事物及行为能够做出最简单的认识和判断,学习并喜欢与人交往,特别是和同伴的交往。但没有自制意识,需要大人的帮助与指导;到了4~5岁,孩子对社会的规则性及行为规范的认知能力明显提升,具备了初步的道德意识,懂得表达关心、向人示好、理解合作,以及帮助别人等,在自我意识上,能够感受自己的情绪、心理变化,能够在成人的引导下掌控自己的行为,自制力初步形成;5~6岁时能够明确自己的行为与社会规则的联系,开始有意地自觉调控自己的言行,遵守社会规范与道德规范等,能够体会别人的情感。幼儿不同年龄段的社会特点研究将为国学启蒙课程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与参考。
首先,要与幼儿心理发展匹配。在设计国学启蒙教育课程内容时,首先要考虑学习者的接受习惯及能力。幼儿时期孩子的学习特点是记忆能力较强,理解、分析能力较弱。针对这一特点,幼儿期国学启蒙教育重在营造聆听及诵读国学经典的生活氛围,这是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诵读经典就是重复多遍的一再念唱,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即使没有理解文义,但反复吟唱的字句则会存入大脑,在潜意识里留下深刻的烙印,这种潜意识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人类的思维与行为。日积月累,古圣贤的智慧精华就会潜移默化地陶冶孩子的性情。在聆听与诵读的过程中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渐滋化育,为幼儿国学学习奠定基础[3]。
综上,国学启蒙课程内容以便于诵读的经典为主,可以选取如《三字经》 《弟子规》等内容丰富、知识性强、行文流畅、感染力强,读来朗朗上口的国学典籍;可选《小学诗礼》 《训蒙诗百首》等浅显、形象的诗歌,对仗工整,注重押运,读起来有抑扬顿挫的节奏感,孩童自会感受到“抑扬其音节,宽虚其心意”,在吟咏嬉戏中就受到了教化;《幼学琼林》 《增广贤文》采取对偶句形式,广泛采录先贤的格言语录,辑集名人典故逸事,便于口诵心维,类似这些古代典籍都可以作为国学启蒙的教学内容。
其次,要注重事理并举。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进行德育教育或者在幼儿时期进行“养正”教育,自然也是国学启蒙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幼儿时期,孩子的思维能力较弱,能够学习并掌握的知识较少,不能用说理的方式教育孩子,而要遵循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的循序渐进原则。因此,在国学启蒙的同时可以将德育教育融入最为熟悉的生活,即将道理生活化,从日常生活规范着手进行指导,坚持教、学、做合一。对于不同的孩子,要因人而异,运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因势利导。家长要以身作则,身教胜于言传,所以,家长应成为孩子的榜样。
而在国学启蒙教学内容选取上更要注重榜样的力量,让孩子以古人为榜样,学习古圣贤的优秀品质。如大禹治水、孔融让梨、黄香枕席、陆绩怀橘、叔敖阴德、子路负米等故事,都可以纳入国学启蒙教学内容中。还有南宋吕祖谦专为训课幼学撰写的《少仪外传》和教导孩子讲孝道的《吕氏童蒙训》,从古至今在幼儿启蒙阶段屡屡被提到、用到。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这两本书的特点都是在书中例举了贤人、名士的嘉言善行用以说明道理。以事教人,理在其中,不仅可以养德,兼可博闻。典型人物和事例形象、生动、感人,便于儿童模仿学习。
首先,注重游戏设计。纵观我国古今教育的历史及国内外幼儿启蒙教育的发展趋势,我们可以总结出启蒙教育应以“乐教”为主导。启蒙教育的本质是点亮和唤醒孩子的求知欲。而玩儿是孩子的天性,在国学启蒙教学中融入游戏,用游戏组织孩子学习,促进孩子对国学典籍内容的记忆和了解,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促进学习者技能的形成和智慧的生成,这才是寓教于乐。因此,开发形式多样、富有活力并且有趣的国学启蒙教学游戏,成为了当前国学启蒙教师要研究的首要课题。
其次,加强视觉美感。文化与美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在信息化时代,多媒体教学已经渗透到很多层面,在国学启蒙教学课程设计时,也要注重为幼儿精心选择、制作及播放相关视频,或是教学动画等,使孩子能够在美妙的音乐声和美好的视觉感受中跟着学习,并通过肢体动作的配合或是大声的唱诵等加强记忆与认知。在教学中可以加入幼儿喜欢的插画来增强美感,这样不仅能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够发挥幼儿的主体地位,使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之中[4]。
国学的重要性毋庸讳言,如何继承和发扬光大更需要引起国人的重视。国学启蒙教育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孩子的精神引领、个性养成、健全人格等各方面都会产生深远影响。幼儿国学启蒙教育的课程设计还需积极倡导生动而鲜活、丰富且多元、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它必须以教育中的生命为原点展开思考,必须最大限度地尊重儿童的生命实际和发展可能,并希望更多的教育工作者积极参与到该领域的研究与实践中来,使更多的孩子在国学启蒙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