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晗 浙江传媒学院
加拿大传播学家马歇尔•麦克卢汉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国际传播学界最知名、最具争议的学者,被称为“现代媒介分析的根”。其一生曾获得五个学位,为其日后的理论成果奠定了厚实的基础。他的理论方向独特,或是切中要害,或是对未来的某种宏大的预测,因此,世人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支持者便是他的疯狂追求者,但是反对者对他的观点却不屑一顾,甚至觉得他一定是个疯子。他的《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一书是他最享誉盛名的著作之一,书中以隐喻的手法讲述了26种媒介方式,本文选取了其中三种进行讲解。
三部巨著的一次发表,将麦克卢汉的理论推向一次又一次的学术高潮中。最早的一本《机器新娘:工业人的民俗》出版于1951年,概述主要就大众文化相关问题进行探索研究,同时在该书中提到的广告的相关学术内容,也是在全世界第一次出现,另外该书也对文化批评进行的深度阐述。
《谷登堡星汉璀璨:印刷文明的诞生》是麦氏的第二部巨著,出版于1962年,该书顾名思义,主要内容讲解了印刷术的发展状况,就这一内容将西方历史进行了重新表述,该书的种种观点与同时期福柯出版的《事物的秩序》一书有千丝万缕的观念上的联系,也对后来《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一书的问世奠定了基础。
第三部巨著《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是麦克卢汉的巅峰之作,书中提出的7条媒介定律和根据历史发展先后出现的26种富有代表性的媒介形式,成为麦氏又一次学术转型成功的标志。随后,世界各地掀起一股“麦克卢汉学”的热潮,尤其麦克卢汉有关“地球村”的语言,更是震惊了整个学术圈,包括现在我们身边的各种媒介现象,都脱离不了麦克卢汉在该书中提出的种种论述。
第一次浪潮是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一书问世后开始的。早在20世纪50年代麦氏等学者主持的研讨班,就位后来的思想议程奠定了基础,他成为新技术学派的祖师爷,提出了诸多在当时看来天马行空的理论,但是水满则溢,麦克卢汉便开始了起伏跌宕的人生。本文的主要研究点也集中于麦氏在第一次高潮中此处的各种观点。
直至20世纪80年代末,学界便重新掀起了一股浪潮,这一次浪潮主要缘由是麦克卢汉的去世,引发学界对其理论的重新挖掘。很明显,即便麦克卢汉在学界的成就褒贬不一,但我们不可能忽略麦氏理论的存在,因此第二次浪潮的掀起,也有其合理之处。我国就赶上了第二次研究浪潮,搭上了这班学术“快车”。
麦克卢汉热的第三次高潮源于麦氏百年诞辰的契机。此时已进入21世纪,媒介的发展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麦克卢汉“地球村”的论述也早已被验证。这一次浪潮的规模更大,中国学者也在其中同各国学者,共同推动了此次浪潮。这次浪潮至今仍旧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尤其对中国新闻传播界的发展,必将产生持久而深远的影响。
麦克卢汉的理论中不乏有意思且吸引人眼球的东西。他曾指出,艺术可以是任何东西,它是使人能逍遥的任何东西。在麦克卢汉《理解媒介》一书中,提到了衣服作为肌肤的延伸,可以被视作一种热量控制机制,也是一种对自身的界定。作者以更大的篇幅,通过列举不同时期的典型事例,来分析服饰是一种自我界定的理论。
这一理论的有趣之处是不同时期出现在服装样式的更迭。比如,工业主义时期,人们换下了奢侈华丽的高贵服装,选择了朴实简单款式的服装,此时服装就代表了当下的时代特征或是一种革命态度,比如文章中对赫鲁晓夫夫人服饰的描写,就表达了作者将服装作为一种延伸,所传达出的政治寓意和立场,并随着时代的发展出现了新的变化,有了触摸性和雕塑性等。作者将服装与深刻的政治理念联系在一起形成一种比喻关系,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当有人对喻体不够了解或者比喻比较生硬的时候,人们就会感觉读不懂,认为该书是一本“天书”也就不无道理了。
麦克卢汉说过,服装是人们“随身携带的个人旗帜”。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一个人穿着什么样的服装,就能体现出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包括他的社会地位、审美水平等等,通过服装这种“媒介”将他们统统传达出来。这也体现出保暖遮羞这些服装的基本功效正在弱化,继而其传递信息的功能越来越强化。通俗来讲,在日常工作中,这一点也具有借鉴意义,比如说人们通过不同的服装表达着自己的身份和审美。
麦克卢汉在提到服装的同时,还提到了住宅,它与服装的原理相一致,既可以作为人类机体的温度控制机制,也可以成为一种符号,一种个人形象的界定。不同是的,服装较之住宅更加贴近人体、历史更为悠久,而住宅则可作为集体的皮肤或衣服,同时大量的住宅聚集在一起,并构成了“城市”,而城市又是“适应庞大群体需要的、人体器官的进一步延伸”。两者结合进行讲述,令人感到十分新颖,让人们重新认识了这两种“媒介”,尤其是服装的力量,也让人们重新审视自己对于服装的看法。
麦克卢汉对于广告的研究十分丰富,他共有三篇著作,本书中的这一篇是最核心的一篇,分量很重。如同上文所讲的服装一样,麦克卢汉在书中以相同的文笔方式对广告进行了解读,依旧是一条直线似的进行论断,以简单直白的观察为开端,又以简单直白的结论为结尾,读起来难免艰涩难懂,但麦克卢汉却十分乐于使用这种表达手法。尽管如此,艰涩的写作手法却掩盖不了麦氏对于广告的深刻理解。
广告通俗来讲就是广而告之,通过广告将商品的信息传播出去,进而刺激人们的消费欲求。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消费是这个世界上最大谎言。而各种广告商,想方设法让消费者自掏腰包,无论这种商品是否真正需要,因此也有了作者这句评价,广告——是消费者神魂颠倒的说法。广告商为了更大程度的获取利润,追求对消费者消费动机和欲望的满足,善于增加观众的参与度,注重分析受众的使用体验。麦克卢汉对于广告商的描写,为下文技术决定论的描述奠定了基础。
我们再来提一下广告是人的意识的延伸的说法。麦克卢汉曾将影响人类进程的人的延伸分为三个阶段:机械时代身体在空间范围内的延伸;电力时代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现代“技术上模拟意识的阶段”,也即意识的延伸。而广告,作为一种媒介,他不是身体的延伸,也是不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麦克卢汉提到,广告是人的意识的延伸。就像麦克卢汉本人在本书中序言中提到的:刊登广告推销产品的客户长期以来所谋求的,正是人的意识的延伸,意识的延伸是最高级的延伸。
一方面,对于麦克卢汉的广告观,他清醒地认识到广告如何通过对人的意识的延伸,来达到其推销产品的目的。这个观点体现在字里行间中,他认为人们无意识地接受广告的宣传,这个过程是潜移默化的。举个例子,在现在社会中,各种套路贷越来越多,实际上也从侧面体现出人们的超前消费和过度消费现象。这个现象的产生,广告在其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人们实际上可能并不需要这一物品,但是由于看到绚丽的广告宣传,打折促销或者煽动性的广告词,就会促使人们产生购买行为。人们在无意识情况下,接受大量有目的的宣传行为,逐渐被洗脑。
另一方面,“广告不仅仅是一种宣传,它也是影响我们生活方式同时被我们的生活方式影响的社会力量。”在《理解媒介》的序言中,麦克卢汉就曾经表达过这个观点,广告中所推销的产品,实际上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东西,因此广告对于他们的宣传,便也算作是一种意识的延伸。与此同时,广告还可以建立一种良好的社会潮流,当人们对一种东西十分向往且很多人一起追求时,便是一种时尚潮流蔓延开来的时候。这种时尚带来了积极的生活方式,带来了人们的审美水平的提高,也带来了人们之间不同的个性解放。
麦克卢汉深刻之处还体现在,他还分析不同媒介的广告对于人的潜意识的作用程度具有明显差异。例如,广告最先是被开发为一种图像(icon),后来随着图像化的发展,逐渐式微。后来随着电影和电台的出现,直到电视的发明,广告的发展开启了一条新的发展路径,成为经济增长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这种观众参与度高,但是信息模糊的媒介,让人们对于广告充满了期待和想象,参与其中,最终通过简单的随机重复,让人们为之疯狂和呐喊,并最终受其控制。
麦克卢汉以独特的视角,展开对于广告的研究,本身是具有一定意义的。他将广告视为人的意识的延伸,另辟蹊径,值得后人在新的社会环境下,在其基础上进行深度研究。
我们熟知的麦克卢汉的媒介演化的三阶段说,即“部落化——非部落化——重新部落化”三个阶段,这种变化过程,实际上也是不同时期的代表性媒介的演变过程。所谓的“部落化”,实际上是文字产生前的一种人类文明形态,这个时代由于没有文字,人们的交流便通过各种感官相结合的方式,每种感官的地位都是平等的,后来文字的产生打破了这种“和谐”的局面。人类走向“非部落化”是印刷术的出现,印刷术作为拼音文字的延伸,实现了书籍的大规模印刷,使教育的普及成为可能,在当时的影响十分巨大。印刷术突出了人类视觉的作用,而它无疑是“强烈分割”的。在后来的“重新部落化”则源于电子媒介的出现,诸如电视、电影等电子媒介,均为多种观感合为一体的媒介形式,人类重新部落化就变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成为一种历史必然。
根据以上三个阶段的演变,人类再次变成一个兼容并包的整体,最终整个世界将变成相互紧密联系的地球村。这一理论在当时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甚至有部分学者认为这是天方夜谭,但是随着电视等媒介的出现,地球村的理论正逐渐被验证,地球村这一理论似乎到达了它的理论高峰。但是技术一直在发展,新的技术会源源不断地涌现,麦克卢汉的地球村理论依然也会面临着新的媒介环境的考验。
麦克卢汉认为,由于电子媒介的参与,世界正在变成一个地球村。这一理论似乎已经被验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经济、政治等因素的干预,世界不但没有变小,反而正在变大。得出这一结论是由于当前电子媒介的发展,但这看上去与地球村形成的原因相同,存在着矛盾,但事实就是如此,正是由于电子媒介的出现和发展,一些全球性问题,如资源短缺、环境恶化、战争和地区冲突等问题的出现,都阻断了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交流,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尤其是南北差距的不断增大,世界的多样性和多元性让整个地球变得复杂起来。地球村时代真的到来了吗?我们遗憾地看到,地球并没有因为电子媒介的出现而凝聚到一起,反而朝着相反的方向渐行渐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