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中有 东方今报社
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社会舆情产生了“两级分化”,在《中国青年报》的一则报道中曾说道:“一边是最美、最好、最感动,一边是最雷、最恶、最无耻,仿佛这世界,不是天堂就是地狱。”这也充分阐释了当前的一种舆论生态,而新闻记者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导向作用,面对社会公众“旁观者”的心态,尊重新闻事实、独立思考判断,将成为新闻记者的最根本素质,也是避免舆情研判偏差的关键所在。
舆情已经成为社会公众情绪的晴雨表,而新闻记者作为新闻信息的发布者,做好舆情研判是做好新闻的潜在素养。新闻记者在进行新闻写作时,需要切实依据事实,保持新闻的客观性与前瞻性,将新闻事件以客观事实进行表现,避免因舆情研判的失误,错误的引导公众情绪和引发严重后果。目前,我国的网络发展速度较快,网民人数已经突破6 亿,而其中移动端用户就有5 亿,加之新媒体数量的持续增长,新闻报道将面对海量的网络用户,因此新闻记者避免对舆情研判偏差显得至关重要。
在新闻报道中图片的优势在于,能够快速、直观的反映新闻事件,快速抓住读者的阅读兴趣。然而,正是由于新闻报道中图片的应用,使新闻报道出现了“先入为主”的观念,片面的追求图片的“应景”,难免会使新闻报道失真、失实。同时,过于依赖图片反映新闻线索,缺乏必要的文字描述,很可能会误导读者对新闻事件的认知,从而使读者误入“看图说话”的新闻陷阱。
由于网络信息化背景下的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新闻的实效性已经成为重要的竞争点,谁能第一时间对事件进行报道,谁就抢占了新闻资源的先机。因此,新闻记者在进行新闻采访或调查时,往往过于追求实效性,使新闻在进行新闻报道中,缺乏关键性的要素,导致新闻信息的真实性大打折扣,且不利于社会舆情研判,甚至引发严重的社会情绪。
现代新闻在一些舆情研判失误的案例中,可以明显发现,一些记者有时会存在“公器私用”的情况,为了博取观众眼球,吸引外界关注目光,不顾新闻价值、新闻规律和职业规范,抢时差、抢版面,在媒体中发表过于个性化的刺激性内容。并且,在新闻报道中存在明显的主观性,根据自己的想法引导舆情走向,违背了新闻记者的责任与职业操守,制造出歪曲事实的新闻事件。
正确的舆情研判会推动新闻报道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针对近年来不断发生的舆情研判偏差,更需要重新树立新闻报道的权威性,以出现的负责新闻报道案例为警示,不断营造良好的新闻报道氛围,提升网络信息时代下的新闻报道价值,避免因新闻记者报道失真、失实而导致的舆情研判偏差。同时,新闻记者对于新闻稿件的撰写,不能等同于一般文章的创作,而是应当以客观、公正、权威的角度,对新闻事件进行调查研究,还原新闻事件的原貌,准确地反映事情的来龙去脉。具体可以采取分析法、核对法及调查法等方式,对新闻稿件进行把关,避免将新闻报道纳入恶性的资源竞争之中,使新闻报道成为公众了解事实的重要渠道,重塑新闻报道及新闻记者的良好形象。
针对新闻报道的舆情研判,开展针对性的求证是其中的关键环节,新闻记者应当从不再的视角和层面,对新闻事件进行全方位的验证,尤其是对于事件利益相关方的采访中,不仅要做到公正、透明,还要对相关的信息源进行分析判断,看信息来源是否可靠,看采访内容是否存在倾向性,看采访元素是否具有说服力等。在网络信息高度普及的今天,信息的交流与沟通渠道愈发顺畅,新闻记者应合理借助网络优势,增加新闻事件的求证途径,找准现实依据,理顺逻辑链条。对于多方说法的采访情况,在报道中要给出明确交代,以作为读者和新闻同行判断的依据。
目前,快节奏的社会生活环境,使人们对于新闻信息的真实性缺乏判断,极易受到各种信息的影响。而正是基于这一表现,很多新兴新闻媒体的新闻记者为增加流量,将目光聚焦于“个性”新闻标题的使用上,大量的转载主流的社会新闻线索,经过简单的加工便进行发布。这样虽然能够获得一定的流量,但这样的新闻报道方式,无疑增加了信息利用的风险。因此,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阶段,更需要突出新闻权威性的构建,优化新闻报道的环境,真正体现新闻记者在舆情研判方面的责任。
总之,“心底无私天地宽”,新闻记者在舆情研判过程中,要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具备专业的职业素养和挖掘事实真相的心态,远离影响自身价值判断的利益禁区,从实际出发,彰显新闻记者心不存私的新闻观,着眼社会舆论导向大局,对社会舆情作出正确的研判,发挥出新时代新闻媒体的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