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楷 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卫视中心
近年来,伴随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以电视、广播和报纸为主的传统媒体受到了很大的冲击,电视用户被分流,广告份额被蚕食,新媒体具备的互动性强、传播速度快、传播渠道广等特点是传统媒体比不了的,传统媒体的官方权威是新媒体无法代替的,二者各自有各自的优势,为了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实现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成为近年来的主要话题。
资源应该是媒体竞争的核心,高质量的内容才能持久性地吸引读者。在资源方面,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坚持“内容为主”应是两者生存的原则。传统媒体在内容的深度、专业化、权威性等方面优于新媒体,新媒体在内容的广度、丰富性等方面优于传统媒体。当前新媒体爆炸式的增长已经开始变得理性化,用户逐渐开始寻求内容为主,这是新媒体用户诉求的一个转变,这也是传统媒体的一个机遇,抓住机遇,寻求融合转型,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传统媒体有专业化的采编团队,可以创作出质量更高的阅读内容,却缺少多元化的内容来源和丰富化的呈现方式,易使读者产生疲惫心理。因此,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应做到互通有无,建立多渠道的信息通道,树立大资源观念,有效整合资源。
传统媒体可以依据自身优势,将丰富的内容数字化,利用网络、移动客户端等途径进行内容的传播,提高报道的影响力与渗透力。同时,做好公众舆论的引导,主流意识的宣传,净化社会环境。新媒体利用及时、互动、快捷、多样等优势,为传统媒体的传播搭建广阔的平台,实现媒体与读者之间的有效活动,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保证言论自由。总之,无论是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都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对自身发展进行准确的定位,报纸可以发挥正确的价值引导,电视可以突出真善美的形象,网站可以营造专题化的交流空间等,树立品牌意识,创造个性鲜明的产品,避免因为新旧融合而盲目模仿,失去自我。
技术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这些便利体现在方方面面。各行各业在感受技术改革魅力的同时,应该思考如何充分利用技术改革,推动行业发展。传媒消费多为一次性的消费,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这就需要考虑到产品的价值是否得到有效的发挥。如果同一内容可以在不同的平台上进行传播,拓宽传播渠道,则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相对于传统媒体,新媒体具有的技术优势是较明显的,网站、电脑、收集、APP、网络客户端、公众号等,形式多样,平台多元。传统媒体传播渠道单一是限制其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不被社会淘汰,必须打破与新媒体之间的技术壁垒,实现技术融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共同建立一个二者可以操作的平台,包括文字、图片、表格、视频、音频等,支持多种信息的录入与处理,实现信息的统一采集、加工与编辑,实现技术共享的过程也实现了资源共享,建立一体化的媒体业务流程,丰富读者的体验方式,解决传统媒体中的技术障碍。当前作为电视的传统媒体借助互联网等技术,建立了网络电视系统;传统的报纸、广播等也建立了新型的媒体中心,实现双赢。
相对于新媒体而言,传统媒体在信息的时效性等方面略显落后。资源共享的技术平台不仅可以丰富内容,还可以加快内容的更新与反馈,通过新媒体平台,及时迅速地将消息传递给观众,并可以根据事态的发展及时进行更新,建立一个动态化的空间,这就是信息发布的时效性,也是当前观众对信息的更高要求。另外,技术的融合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市场的融合,通过技术的更新,满足传统受众的需求,激发其消费的动力,并推动传统节目的传播,吸引新的受众,充分利用新媒体的高
新技术对传统媒体进行提升,在新媒体中得到延伸与发展。这是一个相互促进、取长补短的过程,也是一个市场融合的过程。
改革创新管理机制首先要适应发展的需要,建立全新的人才培养机制。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的时代,对媒体人才的要求应该兼顾两者的需要,不仅要采、编、摄、播等传统媒体需要的技能,还需要掌握多种新媒体手段的使用与运行,能够灵活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成为全媒体人才。对于原有的工作人员,应从加强教育培训、实现交流互动等方面入手,做到与时俱进,同时应根据发展需要,储备科技管理人才,实现媒体融合后的专业化发展。改革创新管理机制的第二个目的在于增强媒体发展的动力,促进良性可持续发展。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的融合必然要求相关组织机构的完善与调整,其实也是个优胜劣汰的过程。根据市场发展需要与观众需求,塑造合格的市场主体是媒体行业发展的前提,抓住客户就拥有了市场,按市场规则运转才能抓住客户。完善媒体人才考核机制是进行媒体长远发展的必要条件,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顺应市场规律是必然的,激发人才创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总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是一个竞争、冲突、和解、再竞争的良性发展过程,适应市场发展要求,转变单一运行方式,不断做大做强。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有效融合对于增强传统媒体的影响力、提高新媒体的质量方面具有双重作用,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应树立互联网意识和一体化观念,以“读者”为核心,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融合,树立精品意识,重构生产体系,提高信息的质量与效率,全方位满足读者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