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力 佳木斯日报社
在一线当时政记者,为政府主要领导活动作新闻报道多年,积累了一定的时政新闻报道经验。就相关报道技巧不妨与同行们切磋一下,本人将其归纳为“三宜”与“三不宜”。
——宜准,领导对的面很大,大到全市方方面面上上下下,领导也是普通人,也不可能把什么东西都记住。所以对有些数字、名称也有记不准或偏差的时候,这个时候作为报道,就要查找资料,理清领导要说的主要事实,查证后再下笔。记得领导说的不准确的要说准。
比如,当下很多地市为了将主要工作谙熟于心,往往制定诸如几大战略、几大工程等本地几项重点工作,把主要工作用数字来统领便于记住。还有的把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凝练成几局话语等等,诸如此类,记住一定要记牢,不能有一丝一毫的纰漏。
——宜细,记得全,素材丰厚,下笔如有神。可以广泛记录,重点选拔,把每个关键性节点都要记下,并力争用领导的原话来阐述。
现在党和政府对地方政府领导干部的要求越来越高,地方政府领导的素质提高的也很快,他们毕竟掌握着全局的情况,每天面对政治领域、经济领域、民生领域的突出问题和棘手环节,可以说,社会发展的速度决定了基层领导干部的素质也越来越高。作为记者,要不断学习,掌握战线基本情况,熟知战线领域的发展动向,便于跟进领导的思想,紧跟领导思路,准确恰当地表达领导的意图和宣传口径。换言之,党的新闻事业对时政记者的要求也不断在提高,领导如果要是有一杯水,某种程度上记者可能就要有一瓶水。
——宜高,总揽全局,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有时给领导的讲话“拔高”,不是别人的事,恰恰是新闻记者的事。领导可能是就事论事说了一些东西,但在报道时,记者绝不可就事论事说个没完,要善于将事件作为一个由头、一个引子,把高度调出来、拔上去。从而突出领导讲话的高屋建瓴。
三不宜:暂时不能解决的问题不宜报;没有定论的事项不宜报;缺乏普遍性的极个例事件不宜报。还有就是,会议中抓新闻不宜“捡到篮里就是菜”,领导说的你不一定全盘用在报道中。
——暂时不能解决的问题不宜报,报了只能更加重百姓的怨气,不解决问题不说,还容易煽风点火。
——没有定论的事项不宜报,包括时间节点、取得效果等,如果随意见报,到时间节点没有做到,容易导致政府失信于民,报纸也会失去其公信力。
——缺乏普遍性的个例事件不宜报,没有普遍意义,就没有新闻价值。
会议中抓新闻不宜“捡到篮里就是菜”。改革时政报道,在会议中抓新闻固然好,但一定要做到理性有度,A 当然不能说成B,但这不意味着非把A 说成A,可以弱化A,或可以绕开A,而谈B 或C,究竟怎样报道,视具体情况而定。
比如产业项目差强人意,领导着急,具体分管部门着急;上面着急,下面也着急。跟随领导视察产业项目建设工作结束后,其他部门都按照领导的意图抓落实去了,只有我们的新闻记者要在第一时间把稿子赶出来,可是个中的基调如何定?是把记者看到的我市产业项目建设差强人意,都依照实际情况照实写吗?笔者以为,这未必就是达到领导的意图。领导主要是想通过调研,发现问题,找出原因,继而把这项工作搞上去。如果照实搂,恐怕会挫败相关部门和投资方的工作积极性,因为毕竟产业项目工作难度大,有时受北方城市地理位置制约等客观因素影响,非人的主观努力所能办到。所以,不是说不能照实写,关键是要对工作有推动作用,这时,定调就有讲究了。
套用上面ABC 说,既不能完全照实搂说不行,也不能把没的说成有说行。可以弱化差强人意这一事实,谈如何加强这一工作,谈下一步应该急需解决什么问题。这样一来,报道就有了针对性,不用纠结在到底好还是差,差到什么程度等等枝节问题上。就像赵本山范伟小品当中的一句台词,不用考虑“你这病是怎么来地?”就想想是“怎么没地”就行了。
此外,像有些规定不宜公开见报和保密的要求还有很多,比如像涉及一些民宗、保护未成年人、治安案件等相关领域的报道也不宜见诸于时政报道之中,在此恕不一一赘述,哪些能报、哪些不能报一定做到心中有数。另外,主要领导的报道一定实行严格的审稿制度,不能怕麻烦,一定要走程序。这里说的程序,不单单指编辑部的采编程序,而是常务秘书、调研室或秘书长审稿程序,因为他们在主要领导身边工作,往往对领导的意图、想法和执政方针更加了解,报道中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如何去说,他们会为稿件的基调把关负责。所谓审稿制,就是一定把审稿当作一项制度来实行,切不可麻痹大意,造成不应有的政治差错。
说了很多,其实时政报道的宗旨在于:正面、稳定、鼓劲,记者要有大局意识、政治意识,这不是老生常谈,而是对一名时政记者必须时刻具备的政治敏感性的基本要求。
掌握了相关技巧,洞悉报道规律,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做好时政报道,特别是主要领导的报道,这不仅事关记者本人能否胜任时政记者职责,更重要的是事关能否为市委、市政府搞好高质量的舆论服务,能否为推进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在基层和社会上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切不可低估了这项工作的高度。
当然了,不是说时政新闻要求严谨,就意味着在报道中畏手畏脚,流于常规报道形式,使时政报道枯燥无味,谁都不爱看。其实不然,好的时政报道同样可以“出彩”、鲜活,可以抓人眼球,这需要记者的功力,更需要记者“用心”。关于时政报道如何“出彩”,有机会跟同仁们继续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