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原文化对外传播新策略探究

2019-03-20 07:30李为河南经贸职业学院
传播力研究 2019年25期
关键词:中原一带一路文化

李为 河南经贸职业学院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新的战略决策,在这个背景下,中原文化对外传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我国在中原文化对外传播方面仍存在着问题,导致文化传播的进程并不理想,国家应对这个问题予以足够的重视,并积极进行改善。

一、中原文化对外传播存在的问题

(一)品牌国际影响力不足

文化品牌是一个地区的文化向外传播时强有力的支撑,如果文化品牌足够强大,可以促进文化资源的合理分配,对本地文化对外传播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使该地区在国际上的形象得到提升。

例如,我国文化资源大省河南,现今依旧存在许多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品牌。在民间艺术方面有宝丰魔术和淮阳杂技等,还存在着如朱仙镇版画村一样的文化村镇,以及旅游方面的文化品牌嵩山少林寺等等十分著名的文化品牌。但是这些文化品牌只有少林寺因为“少林功夫”而扬名中外,其他的文化品牌有些甚至连国人都并不了解。这充分说明了我国在中原文化对外传播上的力度不够,想要打破这一局面,首先要做的就是树立我国文化品牌在国际上的影响力[1]。

文化品牌的形成与传播依赖于国家自身的人民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如果一个国家的文化连其自己的人民都无法认同,这种文化是注定无法向外传播的。同时,中原文化的对外传播还需要国家提供国际性的传播平台,使其能够真正的走出国门,为世界所了解。只有外国友人常说的“中国功夫”,因为观赏性较强,通过影视作品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其中又以“少林功夫”的传播最为成功,目前在全世界各个国家已经有了60 多个少林文化中心,并会定期的举办少林文化节,但除“少林功夫”之外,我国其他文化品牌的知名度都十分有限。

(二)对外传播层次较浅

文化传播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哲学文化。物质文化是文化中最为表层的一种,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有所体现;精神文化主要是指艺术、宗教、风俗等能体现一个国家特色的领域;哲学文化则体现在国家人民的价值观念与意识上。

例如,河南地区成功地聚办了上合组织政府首脑理事会,成员国的代表在会上品尝了当地的特色美食烩面,并欣赏了河南豫剧,对我国中原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他们的了解仅仅处于较浅的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对于更深层次的哲学层面,即中原文化的文化意识和价值观并没有了解。价值观虽然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但它深深地植根于中原文化的物质和精神中,对中原文化整体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目前中原文化的对外传播始终停留在一个比较浅显的层面,例如美食、京剧、功夫等,这些文化都偏向于展示,在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中只能起到吸引的作用。中原文化对外传播的主要目的是使外国友人认同我国文化中的价值观,从而产生情感的共鸣,这样才能够在文化的交流中达到互惠互利的目的。

(三)对外传播模式单一

文化对外传播的过程应该是一个缓慢而持续的长期奋斗过程,这个过程不能仅仅依靠国家相关政策和资金支持。简单的对外活动项目往往只能持续短暂的时间,无法长期的对外产生影响,因此,想要使中原文化的对外传播能够顺利进行,必须发动人民群众的力量。例如,2015年河南本地的文化公司筹集了上百万的资金拍摄了一步河南本地的形象宣传片,并在纽约时代广场进行了播放,这完全是河南人民的自觉行为,并没有政府的干涉。但这只是个别案例,目前中原文化的对外输出主要还是依赖于国家的投入,只有极少数的企业或个人会主动的加入到对外宣传的队伍中,但是力量十分薄弱,造成的影响力有限[2]。就中原文化对外传播的手段和方式来说,目前的主要传播载体还是纸质媒体和电视等传播媒介,并且没有一个固定的向外传播的平台,对外宣处的主力依旧是国家主流媒体,如新华社、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和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等。这些对外宣传的渠道都是政府提供的,这就导致中原文化对外传播的过程中有着浓厚的宣传意味,信息的亲和力比较低下。同时,官方渠道的宣传方式往往是平铺直叙、古板无波的,宣传的过程十分无趣,并不能够吸引外国友人的目光,因此宣传效果并不明显。

二、中原文化对外传播的新策略探究

(一)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

中原文化想要对外传播,需要深入开发文化本身的资源,培养出在国际上有影响力和知名度的文化品牌,以这个品牌为招牌,带动中原文化的整体对外传播。应该结合我国文明古国的优势,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民的偏好和审美进行研究,选出最能够为其所接受的文化产品进行培育,向外输出。同时要重视对向外输出的文化产品的包装,让外国友人更加容易接受,使中原文化能够顺利的打入海外市场。

(二)对外传播向深层次的价值观念转变

中原文化的对外传播,最初只是礼仪风俗、戏剧戏曲、美食美景等偏向于展示性的浅层的文化内容,但文化传播的目的是要向外输出我国的文化价值观念,达到价值观的认同。中原文化以人为本、包容开放等思想观念虽然形成的时间很早,但是在现在社会依旧可以适用,并能够引起与其他民族的共鸣。

例如,我国的武术是中原文化对外传播的一个重要品牌,中原武术并不是一项单纯的竞技性运动,它是在中华武术的基础上,融合了道家、儒家、佛家等众多中原文化的思想精神后,从中产生了自己的思想内核,并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产品。

中原文化想要传播出去的是无形的思想价值观念,是相比于物质文化更为深刻的精神文化,其自身是没有办法直接展示出来的,需要通过合适的载体与物质文化相融合才能够向外传播,将中原文化真正想要表达的东西准确无误的、直观的呈现给他人。传播者应该顺应时代的潮流,结合当今社会的新传播方式和媒介,增加中原文化的传播载体,使我国的文化传播能够顺利进行。

同时需要注意,“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和风俗各有不同,价值观的输出并不是要强行将民族的价值观进行统一。在中原文化对外输出的过程中,要尊重当地的文化与思想,避免与其发生文化冲突,增进对彼此的文化理解和文化认同感。

(三)构建多元立体的传播体系

1.对外传播主体多元化

目前中原文化对外传播的主要媒介仍然是政府和官方的媒体,这在文化的对外传播中是远远不够的。应该调动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和积极性,使人们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中原文化的对外传播工作中来,建立中原文化对外传播的民间渠道,促进文化输出方式的多元化,加强中原文化对外传播的力度和效率[3]。

党的十九大的报告中已经明确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在国家的政策鼓励下,中原出版传媒集团于2017年在吉尔吉斯斯坦的比什凯克市建立了中原文化交流中心,这是我国在中原文化对外传播上的一个大胆的尝试,同时也为将中原文化传播到中亚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2.对外传播渠道立体化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主流的纸媒对人们的影响力在逐步下降,网络新媒体的影响力逐渐提高。中原文化的传播者应该积极顺应时代的潮流,充分利用新兴的媒体,如网络社交平台、影视来进行文化的传播,可以让文化传播更加有亲和力和趣味性。但文化的传播也不能仅仅是利用媒体渠道,同时还需要积极开展线下活动,例如积极发展会展业等。这样可以让中原文化的传播更加立体,同时也能够增加外国友人的参与度和互动性。会展不仅可以展示具体的物品,同时也能够通过这些物品展现中原文化的精神内核和价值观念,形成文化间的沟通与交流。此外,还可以通过在高校间建立合作、积极举办文化演出和学术交流、在国外建立文化节或文化活动日等方式来加强中原文化的对外传播,打造多样化的立体传播渠道。

3.对外传播人才培养加速化

语言是信息传播的基础,如果想要将中原文化传播出去,懂得当地的语言是最为基础的要求,我国在这方面的人才依旧有所欠缺,尤其是小语种人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所使用的主要语言约60 余种,其中大多数语言在我国高校都设有相关专业,但仍有18 种没有开设。在一些已经开设了相关语言专业的高校中,依旧存在着许多问题,其中最为严重的一点莫过于招生困难,这使中原文化的对外传播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因此,国家应该加强外语人才的培养力度,增加对外宣传人才的储备,提高相关翻译人员的素质,加快中原文化对外传播的速度。

三、结论

综上所述,“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为中原文化的对外传播提供了良好的机会。中原文化的对外传播应该在政府的主导下进行,但同时要加强民间的自主参与性,促进传播方式的多样化和立体化,增加与“一带一路”沿途国家在文化上的沟通与交流。

猜你喜欢
中原一带一路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沁园春·赞中原
浓墨重彩 绘中原出彩画卷
追梦新时代 中原更出彩
谁远谁近?
御中原 画饼充饥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