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卫洪
农民工块状型务工团体,指来自同一地区的农民工,集结在某一务工区内,进行同一行业或工种,紧密性强,呈现出块状型的务工团体。农民工块状型务工团体的形成是我国农民工队伍发展中出现的一个独特现象,其形成原因是多种因素的集合。农民工作为我国基础建设的重要劳动力量,深入分析农民工块状型务工团体的形成原因及特点,对于深层次地了解农民工队伍的发展现状和表现特点,更好发挥农民工在社会建设中的作用有着重要意义。
(一)经济吸引与交通因素成为农民工务工区位选择的首要考虑因素。农民外出务工,归结到底只有一个目的,挣钱。经济越发达地区对农民工务工地的选择吸引力越大,农民工在务工地区位选择时首先考虑的是经济因素。第一,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工资水平较高,农民工务工付出的劳动能得到更优厚的经济收入;第二,经济发达地区,就业岗位充足,能够满足大量农民工的就业需求。除开经济因素,交通也是农民工务工区位选择时的重要参考条件,一方面,农民工普遍文化水平不高,在务工地选择时能够最快捷、最直接到达地成为了他们的钟爱;另一方面,农民工的家庭负担都相对较重,很多人在外出务工时都希望能够兼顾家庭,最起码能够在短时间内回到家,因此在务工地选择时通常考虑家庭和务工地的最短往返时间,交通就成了农民工务工区位选择的重要条件。经济、交通因素的吸引,聚集了大量的农民工,这就为农民工块状型务工团体提供了最基础的人口条件。
(二)发达的信息交流平台给农民工联系提供了条件。发达的通讯技术解决了人们之间由于地域限制产生的联系障碍,特别是以微信、QQ为代表的社交软件,不仅能够进行文字、语言的交流,还可以进行位置共享、资源共享等。以笔者本人为例,老家是贵州省,父母在杭州从事塔吊工作,在他们的微信和QQ里有着十几个群聊,习水塔吊老乡群、二里塔吊老乡群等各种有关老乡的塔吊群。这些群聊分享,农民工在群里拉家常、分享自己的行业工作状态,农民工交流自己的工作待遇、环境等;这使农民工相互之间的联系加深,而且相互了解彼此的行业状态。农民工在务工行业和工种选择时信息群聊成为了他们更换工作的一个重要信息来源渠道。而在闲暇时,很多农民工都会通过群聊组织聚会,或者互相串门,更是拉近了相互之间的距离,这就为农民工在务工区从不同的行业、工种走向同一行业、工种,从分散、孤立的务工状态逐渐转变为一个块状型的务工团体提供了条件。
(三)“老乡”情谊为农民工聚结奠定给了坚实的感情基础。“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独在异乡为异客”,外出打工的人,都是外来人,都希望周围是熟悉的环境、熟悉的人。在异地生活,见到家乡的车牌都觉得是亲切,能和家乡的人一起唠唠家乡的发展,聊聊老家的琐事,遇到问题与家乡人一起面对是绝大部分外出务工人的心愿。当农民工在务工地见到老乡时,彼此之间的亲切感会出现直线上升。老乡成为了农民工在务工地对家乡情感的寄托,同时也成为农民工块状型务工团体形成的感情纽带。
(四)人为引导成为农民工形成块状型务工团体的直接因素。前人开路,后人跟道。农民工在外出时“跟人”成为农民工块状型务工团体形成的重要原因。一人带一个家庭,一个家庭带一村的现象十分普遍。农民工在决定外出务工时,对于外出务工地、务工工种、务工环境的认知是十分有限的,这就需要有一个引路人,这个引路人几乎决定了农民工初次务工的地点和工种。
(一)经济因素不断加强,交通影响因数逐渐减弱。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随之而来的是人们对生活更高层次的需求,这就提高了人均消费和家庭经济压力。农民工在务工选择时经济因素的考虑比重就越加增多,特别是高经济报酬行业成为首选;反之相比的交通影响因素则是逐渐下降。铁路运输方面,2016年底,我国高铁运营里程超过2.2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到2020年,全国铁路网规模将达到15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3万公里,覆盖80%以上的大城市。航空运输方面,2016年,全国民用运输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10.16亿人次,预计到2020年,全国机场吞吐量达到15亿人次。截至2017年6月全国已投入运营的民用运输机场共有224个。公路运输方面,我国现已建成高速公路3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二,几乎实现县县通高速。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极大地缩短了农民工往返于家和务工地的时间,这就使农民工在务工区位选择时交通影响因素逐步下降。
(二)紧密性不断加强,不仅局限于“乡友”情谊,在经济、权利维护上合作加深。农民工块状型务工团体不仅仅体现在乡友情谊上,在经济方面、权利维护方面等的紧密性不断加强。农民工在务工地,从松散的务工模式到聚集的务工团体,彼此之间的交流也随之加深。在经济上,农民工之间形成了经济相互周转、相互支援的关系,某一农民工家庭或其他经济困难时,工友成为经济周转的主要对象;在权利维护上,农民工从单一个体权利维护到集体权利维护,特别是在农民工劳资纠纷、伤害纠纷事件时表现尤其明显,以集体的形式维权,使维权力量更趋强大。
(三)成为农村新兴势力之一。随着农村人口的大量外出,农村传统的宗族势力影响力正逐渐下降。由块状型务工团体的新兴势力逐渐成为影响农村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重要势力。块状型务工团体在务工地形成了一个整体,联系已不仅表现在务工地,在农村务工人员输送地,在农村家属之间也形成了一个整体。大多数农民工作为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对家庭规划、发展的话语权都占据着主导地位,农民工成为农村家庭活动的主要决策者。由于农民工在务工地形成了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这就使外出务工的农民工集体在意见决策时容易形成统一的观点,这种抱团性的决策让块状型务工团体成为农村政治经济建设的新兴势力之一。
农民工块状型务工团体的兴起,是农民工队伍发展中的一个独特现象。农民工块状型务工团体的兴起与发展,势必在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造成影响。精确分析农民工块状型的形成原因及特点,正确运用农民工块状型务工团体对农村建设的有利因素,趋避不利因素,为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增砖添瓦。
(一)农民工“块状型务工团体”作为农村新兴势力将对农村基础民主政治、经济等建设造成冲击。农民工块状型务工团体对农村的影响力逐步加大,在新农村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中有了一定的话语权,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造成了冲击。政治上,块状型务工团体开始逐步取代农村传统宗族势力,在村民自治、村干部选举、村规条约制定等方面对农村政治造成了冲击。农民工块状型务工团体联系的紧密性使农民工在农村村民自治、村干部选举、村规条约制定等时缺乏公平的切实惠及大众的自我主见,容易形成以维护块状型务工团体成员之间小团体的利益决策。经济上,农民工块状型务工团体成员的经济联系虽然在不断加强,但是整体经济收入的抗压能力面狭窄。农民工块状型务工团体的务工行业、工种单一,经济收入依靠单纯的行业经济,一旦行业经济受损,农民工会出现大面积的经济危机,这就增加了农民工经济的风险,而农民工作为农村家庭主要的经济支撑,一旦农民工经济收入危机,就完全影响了农村家庭的活动,农民工块状型务工团体如若遭受经济问题,对农村的影响是成片、大面积的,对新农村建设会造成严重的冲击。
(二)农民工“块状型务工团体”同时也为新农村基础民主政治建设和发展特色经济创造了条件。挑战与机遇并存,农民工块状型务工团体同时也给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来了机遇。存在即合理,农民工块状型务工团体的兴起是农民工队伍从松散到紧密、从非专业到专业的一个转化,对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影响。第一,在政治上,农民工外出接受到了新的思想、新的观念,而且接触到了发达地区先进的基层民主管理模式,这能够使农民工在促进家乡基层民主建设中奉献更多力量;第二,农民工块状型的务工,从事了同一行业、同一工种的农民工更团体化、专业化。农民工有人力资源、有技术,这对新农村建设中发展特色经济、鼓励农民工创业、帮助农民工就业创造了更大的优势。第三,农民工块状型的紧密联系性,有利于农村的团结,农民工块状型务工团体成员之间的联系不断加强,这使农民工在农村的家庭之间的关系也更加亲和,很大程度上缓和、减少了农村乡邻之间的矛盾纠纷,对创建和谐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重要意义。
农民工块状型务工团体的兴起与发展是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农民工团体不断壮大的合因。从松散的务工到块状的团体型、专业型务工,是农民工不断顺应时代发展的结果。研究分析农民工块状型务工模式,找出其对我国农村建设、对国家建设的有利条件,充分激发农民工力量为实现我国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更好地为建设社会主义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