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 亮
(山西大学新闻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算法”一词本身并不属于新闻与传播学科研究的领域,它最早是数学或者计算机领域的专业名词,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技术、媒介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社会进入了大数据时代,技术对于现代信息传播效果的影响越来越重要,基于用户兴趣以及需求来推送新闻成为各大媒介机构想要达成的目的之一,由此,逐步诞生出了新闻的算法推介。新闻算法的产生离不开海量的数据收集与分析,因此新闻的算法推介与大数据是分不开的。
大数据并非固定而应该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相对于以往的数据概念来讲,大数据所包含的信息是海量的,其衡量数据量的尺度早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尺度所能达到的,一般的硬件和软件是无法对这些海量数据进行分析的。大数据的内涵以及定义在学术领域目前还没有一个较为广泛的共识。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是最早研究大数据商业应用的学者之一,他在著作《大数据时代》一书中指出大数据是采集所有数据而不采取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进行分析处理,这样一来需要处理的数据信息量过大,即体现的是数据的海量性(volume),此外大数据还有高速(velocity)、多样(variety)、低价值密度(value)、真实性(veracity)。也就是大数据的5V特性。而且大数据不仅是一个在尺度上而言相对的概念,它还是不断变化的,因为所谓的“大”和“小”其实是相对的,今天的大数据明天可能就是“小数据”。大数据还是一个具有应用价值的概念,如果大数据不加以应用,它就没有任何价值,大数据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应用就诞生了新闻的算法推介。
算法新闻在影响整个新闻传播领域,带来巨大变化的同时,也造成了深刻甚至久远的影响。这种变化和影响,最为直观的表现就在于新闻媒体移动客户端的出现。在互联网媒体高速发展的今天,新闻媒介纷纷推出客户端,获取众多的终端受众。依托互联网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一方面聚合网络上海量的新闻信息,另一方面收集到用户的浏览记录,检索偏好、关注领域,甚至可以精确收集到每一位用户的年龄、职业、受教育背景、兴趣爱好、终端机型等一系列信息。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分析,就可以得出所谓的每一位用户的精准画像,进而针对不同用户来进行个性化的匹配推送,也就是推送位用户认为有价值或者自己喜爱的信息内容,以吸引用户的注意力。“算法”就是对海量数据进行收集分析并得出不同用户画像的一整套计算模型体系。所以总的来说,新闻的算法推介,就是利用大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实现有针对性的新闻推介,为用户推送私人订制化的新闻,根据用户或者受众的兴趣爱好、行为习惯等推送用户或受众感兴趣的新闻内容。当前,基于算法的新闻推介已经成为众多新闻机构或者平台的常态。
运用基于大数据的算法来进行新闻信息推介的方法其实由来已久。2003年百度在最开始推荐首页新闻时可以说就是运用了比较基础的算法,通过收集新闻的网站转载和引用次数进行简单分析,从而确定最热新闻来进行推荐。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基础上,媒介融合的趋势越来越快,程度越来越高,从而诞生了移动新闻客户端,而算法推介在移动新闻客户端出现后开始得到大规模应用。在自媒体时代,微博、微信等终端应用使得个人发布的信息也可以成为新闻,新闻生产越来越容易,每天在互联网中新闻信息的发布数量达到亿万条,再加上传统媒体如报纸、门户所发布的新闻,新闻数量激增,为实现个性化新闻推介提供了海量的内容。目前我国市场上移动平台的新闻客户端不胜枚举,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吸引到更多的流量和用户,增强用户粘性,推送用户偏爱的个性化的新闻信息成为新闻客户端的必修课。因此,无论是原创类新闻媒体还是聚合类的新闻媒体,在移动端推送信息都选择了算法推介。原创类新闻客户端的代表有澎湃新闻、凤凰新闻,聚合类的客户端的代表以今日头条和一点资讯最为著名。
移动客户端的大规模发展也促进了社交媒体的迅速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新闻信息生产越来越便捷,也越来越多样化,个人用户、媒体机构以及机器人都成为了新闻信息的生产者。应用算法推介新闻的发展趋势大致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着眼,一是新闻信息的自动化生产,二是新闻内容推荐的个性化,三是新闻信息的聚合分发。
1.高效率与个性化。运用算法推介新闻信息的一大优势就是极大地提升了人们的信息获取效率,这也是运用算法来推送新闻信息最为直观的优势。在互联网以及自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信息过剩成为了一个显著的标志。任何一个领域、组织、群体、阶层的信息内容几乎都是海量的,这当中也充斥着大量的虚假、无效的新闻信息,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信息海洋中塑造出引人注目并且符合用户需求的新闻内容,新闻媒体机构不借助大数据算法是无法完成的。同时,如果不借助于算法推介,人们需要在无序的海量的内容中筛选出自己需要的内容,这无疑是在挑战每个人的能力和时间。现在的新闻资讯客户端则运用算法来推送客户感兴趣的内容,在达到个性化的同时,实际上帮助用户省去了复杂的筛选过程,满足了用户高效获取信息的迫切需求。
2.提升公众参与度。个性化的新闻推介极大地增强了用户反馈互动的意愿。在个人意识觉醒的今天,人们具有强烈的表达欲望。网络空间成为人们直接表达个人意愿或者观点的公共领域。移动新闻客户端的出现和发展,一方面为网民提供当下的热点,即针对个人的“议程设置”,另一方面也为网民提供了交流讨论的平台。算法推送的新闻是基于用户偏好的个性化新闻,从某种程度上讲此时的“议程设置”的主体是用户本身,用户收到的新闻推送都是自己所关心的话题或者领域,那么用户自然更愿意积极加入到新闻的讨论中来。而且,算法时代移动新闻客户端的用户需求是在收到的信息中找到更多个性化的定制内容,所以新兴媒体在推送新闻信息时也会鼓励用户分享个人制作的新闻内容,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自媒体用户,如微信的公众号、今日头条的个人账号等,使得用户也可以成为新闻内容的生产者。
3.运营效率提升。相比于传统的新闻媒体运营模式,基于大数据的算法新闻具有巨大的优势。移动客户端的便捷性与移动性使之相较于广播电视以及报纸等媒介更受到人们的青睐。算法新闻在新闻生产方面具有极高的效率,在传统新闻时代,内容采集的工作是需要人的参与的,也就是需要媒体编辑或者媒体记者的参与,但是采用算法来进行新闻信息采集,在人工编辑的同时,有些工作完全可以由机器人来完成,机器人可以在编辑报道、发布消息、精准推送等方面替代或者辅助人工操作。另外,互联网时代流量和关注就是金钱,移动客户端在积累了庞大用户群之后,强大的用户粘性和精准的用户画像极大提升了盈利能力。
1.缺乏有效的把关机制。“算法时代”的新闻推介是基于海量的数据收集与分析,一方面通过大数据抓取海量的新闻内容,包括主流原创新闻,也包括个人自媒体发布的信息;另一面匹配受众进行精准推送。相比于传统的新闻发布模式,在新闻传播过程中“把关人”的角色由新闻记者、新闻编辑开始过渡到了计算机智能算法,新闻算法的“把关”是基于用户的浏览习惯和新闻偏好等从多个来源收集到的个人用户信息,归根到底它也是一种人造物,不可避免地会带有人的价值观或者选择趋向。而用户选择文化产品与物质产品的不同在于,物质产品在自由市场上的趋向是物美价廉,而文化产品在自由市场中的趋向是低俗化、浅薄化。基于低俗化偏好的推送就造成了移动新闻客户端大量推送充斥着血腥暴力,低俗浅薄的黄色新闻或者广告,久而久之,对于个人拟态环境的影响就会作用于真实环境。
2.易形成“信息茧房”。运用算法推介的新闻通过机器的把关筛选出了自己关心的新闻信息,满足了用户高效获取个性化信息的迫切需求,但不可避免的是,机器也把它认为对用户没有吸引力的新闻信息全部过滤掉了,这会使个体受众受困于“信息茧房”之中。“信息茧房”也被称为“信息茧室”,最初是由美国学者凯斯·桑斯坦提出的,简单地说“信息茧房”就是一个“我们只能听到自己选择的声音和愉悦自己的信息的通讯领域”。也就是人们的信息环境会受限于自己的喜好和偏见。受众只能接收到自己所感兴趣的新闻信息,接触到针对个人的“议程设置”,用户成为了“把关人”和“议程设置”的主体,个体受众之间的认知偏差将会被无限放大,不断地强调这种偏差的后果是,人们已有的认知与价值观将会根深蒂固,导致在热点问题上的群体极化现象,受众在极端、僵化的“信息茧房”中甚至会出现与主流社会价值观相背离的认知。
3.侵犯个人隐私。“算法时代”的新闻推介是基于海量的数据收集与分析,这些数据包括对用户个人信息的收集与分析,这也是实现个性化新闻推送的前提。这对于保护公民的个人隐私是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的。移动客户端在采集用户个人信息数据时,并未征得用户的同意,在公民权利意识不断增强的现代社会,互联网媒体公司的这种做法是存在争议的。如果互联网媒体公司在收集用户信息的过程中缺乏必要的制度和流程,很容易造成用户信息的公开,个人信息的泄露对于用户而言就会造成潜在的工作和生活上的不利影响。同时,这些互联网媒体公司的数据库一旦受到攻击或者恶意侵犯,用户的隐私信息就存在被泄露的风险,用户的隐私安全存在极大的隐患。
在分析新闻的算法推介所具有的优势以及所带来的一些问题后我们发现,技术的进步无时无刻不在改变着新闻传播领域,新闻传播进入“算法时代”是互联网以及大数据技术发展的必然。不过我们应该认识到,“算法”技术不是万能的,基于算法的新闻推送也具有两面性,在享受到算法推送所带来的进步的同时,也应该正视所存在的问题和隐患,算法技术的升级不仅仅追求经济利益,还要更多地兼顾社会责任,如要按照主流价值观的要求,优化算法模型,重视人工干预和内容审核,引入媒体平台内外部共同监督机制,完善用户个人信息保护制度等,只有这样互联网媒体才能更好地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