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融入工匠精神的意义

2019-03-20 01:32高冠男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9年14期
关键词:工匠院校精神

□高冠男

一、工匠精神与创业教育的内涵

(一)工匠精神的内涵。对于工匠精神的内涵,国外学者多以亚力克·福奇的解释为依据:“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更新自己的手艺,苛求产品的极致质量,把品质从99%提高到99.99%,不追求利益,只追求以人为本”。本文所指的工匠精神是坚守“以德为先、德艺兼求”的理念,坚守“精益求精、求实创新”的追求,实行“体知躬行”的做法,实现“道技合一、民生家国”的目标,其是职业工作者在社会工作生活中一种意象化的追求与向往。

(二)创业教育的内涵。199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广义和狭义上对创业教育进行定义。2002年4月初由我国教育部在高等教育领域内提出创业教育的概念:广义的创业教育,是通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及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狭义的创业教育,侧重于对学生创业(创办企业)技能的培养。此后我国学者围绕“创业教育”的内涵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探讨。虽然国内外对“创业教育”的内涵解释角度和表述各有不同,但其共同揭示了“创业教育”属于一种教育活动,是每个公民应具备的一种综合素质,以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能力和创业品质为主要内容。

二、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与问题

(一)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相较欧美国家发展起步较晚,仅有十几年的历史,其始于1997年“清华大学创业计划大赛”。2002年4月教育部确定9所高校为创业教育试点院校,自此我国高校教育创业发展由自主探究阶段开始向全面推进阶段转变。2010年以后,国家从政策角度多方面支持高校创业教育。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在十几年的不断发展中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仍属于初级发展阶段,自身问题依然突出。

(二)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社会认知不足,创业氛围淡薄。受到传统文化影响,人们更倾向于安逸、稳定的工作,不愿意涉足风险较高的创业活动,因此学生在毕业后一般多会选择正规企业、事业单位等工作岗位。同时对创新创业认识存在一定偏见和误解,将“创业教育”等同于“创办企业”,缺少对创业教育的内在认同和支持,导致社会创业氛围淡薄。

2.教育体系不完善,理论与实践相脱离。在课程设置上创业教育课程零散、单薄,作为“业余课程”游离于“正规课程”外,未被纳入学校长期发展规划和专业战略布局中;在课程建设上,未与专业建设相结合,同质化严重,缺乏专业和学校特色;课程评价机制过于单一,评价方法过于简单多以学校自评为主,评价标准过于单一化,多以创业教育的运营情况为主,对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关注不够;在课程培养目标上侧重基础性课程和技能的掌握,忽视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理论与实践相脱离。

3.师资队伍不完善,稳定性不足。创业教育的师资问题一是体现在专业素质不高和数量匮乏上,创业教育的教师大多由本校的专业教师担任,缺乏一定的创业实践经验和创业教育的理论系统学习;二是师资队伍问题体现在稳定性不足上。目前学校多以聘请企业的创业人员作为客座教师和进行讲座等形式弥补专业教师素质不高的问题,但是这些“流动性”的教师也因其缺乏稳定性未能对学生进行长期、系统化的指导,从而造成创业教育不能长期吸引学生。

4.政策体系不健全,社会力量参与较少。虽然国家在推动高校创业教育方面已经出台了数十项相关政策,但这些政策指向性过于分散,对于涉及到资金、技术指导、社会保障和风险保障等内容的政策支持上尚显不足。同时,由于主要是由政府推进的政策,企业缺乏与高校的深度合作,社会认同度不高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三、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中融入工匠精神的必要性

(一)工匠精神是高职教育的灵魂。工匠精神是高职教育的灵魂,两者都追求培养具有高尚职业道德、高素质和高水平职业技能的“第一线”劳动者。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道德与职业追求,他要求从业者在自己的岗位上坚持“以德为先”的职业道德、通过“体知躬行”,追求“精益求精”的职业技艺,实现“民生家国”的职业目标。高职教育是以技能培训和技术应用为主的高等教育类型,相较于其他类型的学校,高职教育与社会经济和产业联系更为紧密。高职院校作为培育工匠精神的主要阵地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培养的对象是大学生,大学生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新生军,是推进创新驱动大战的生力军。对于大学生而言,学校和国家提供了大量的政策和资金来支持学生创业就业,学生创业能力在学校期间就可以培养,高职院校对于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职教育将工匠精神引入其中,不仅重视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更要重视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的培育,为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基础产业和艰苦行业培养一大批拥有先进技术、掌握精湛技艺和创新能力,能够“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综合性的高素质、高水平人才。

(二)工匠精神是学生发展的内在需要。学生发展的内在需要主要包含对就业创业的需求和学生的个体发展两方面。

1.工匠精神是高职院校学生对于就业创业的需求。高职院校开展就业创业教育,培育高职学生创业能力和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就是在高职教育与工匠精神相融合,改变高职教育培养职业技能而忽略职业技能素养、与企业联系不紧密、市场需求难以对接的现状,是作为学生创业能力养成的重要途径与手段,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解决我国高职学生就业难、自主创业率低等问题,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充分就业的重要举措。

2.工匠精神有利于学生的个体发展。在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常态、“互联网+”时代发展的背景下,当代学生的特征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新时代的学生对于职业有着较高的要求,不愿意从事第一线的工作;对某一职位有着明确的自我认知,不喜欢听从家长的建议。但这时代的学生对于职业荣誉感和成就感需要较强,职业目标明确,越来越多的学生对于创业的趋向也越来越强明显。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中融入工匠精神就要帮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职业观,明确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之间存在的差异,让学生认识到高职教育在培育技术人才上的优势,认识到工资并不是唯一的就业创业标准,加强学生职业素质的相应培养,从而保证学生在创业就业中能够摆正自我职业认知,个人能力与个人素质综合得到提高,促进学生个人整体能力的提升,提高创业就业竞争力。

猜你喜欢
工匠院校精神
90后大工匠
虎虎生威见精神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工匠风采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工匠神形
拿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