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炜雯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提质增效”成为新常态的背景下,经济发展的方式得到了根本改变,逐渐从传统的粗放型、投资驱动型、高速增长型经济向集约型、创新驱动型、中高速增长型经济转变。这种形式下经济环境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而且要求也相当高。高职教育在这种经济发展形式下,要紧跟时代的发展脚步,担负起为国家培养优秀应用型高素质人才的艰巨任务,改革创新中更好地服务、促进社会的发展。高职教育产教结合的创新发展之路,不仅能够满足时代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而且可以有效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与产业的协调发展,确保我国经济的高效发展。
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经济的发展方式也有了相当大的变化。高职教育与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高职教育一定要依据社会发展的节奏,与我国的经济发展保持同步伐,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对高职教育提出新要求,即高职教育以新常态的方针进行。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与发展职业教育是我国的基本教育战略。而产教融合的深化改革是促进高职教育发展的有效方法之一。充分发挥市场与政府的积极作用,构建职业教育多元化的发展格局。因此,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社会对高职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高职院校在进行产教融合的发展中指明道路与方向。
为提升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很多高职院校对产教融合的发展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实践证明,产教融合的发展状况很不平衡,取得实际的效果也不尽相同。在我国的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产教融合开展的时间也较早,实际开展形式比较丰富、灵活,实际效果也是相当不错的。反之,在我国中部和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产教融合的开展并不尽人意,效果也微乎其微。东部先进地区的实践可以给西部落后地区的产教融合提供经验借鉴;而西部落后地区也不能自甘落后,千方百计为产教融合的有效开展创造条件,多向东部学习,提升产教融合的实际效果。
(一)政府部门发挥的作用有限。人们通常认为,产教融合涉及的参与单位只是高职院校和企业,其实,产教融合的发展是政府、学校、企业等多方的事情,只有多方单位的同心协力,才能更好地发挥产教融合的优势,取得较大的成效。但是在实际的产教融合发展过程中,政府发挥的主导作用有限,给予产教融合的制度、法制方面的保障力量十分有限[1]。
(二)行业协会的指导作用发挥不充分。在高职教育的发展中,行业协会的指导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行业协会中肯、有效的指导意见会加快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产教融合方面的工作,提高工作开展的效率和效果。但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行业协会与高职院校缺乏及时、有效的沟通与交流,没有利用自身的优势为高职教育发挥积极作用,也未能及时地将行业发展趋势及市场对行业人才的更高要求等融合到自己的指导活动中,不利于提高产教融合的开展效果。
(三)管理体制有待完善。学校与企业产教融合的合作目的其实很明显,就是获得双方的利益,在此基础上促进双方的共同发展。实践中发现,由于管理体制上的不完善、不健全,使得产教融合的发展只注重形式,而不能达到深入发展的层次。另外,由于学校与企业合作后劲不够强劲,合作模式缺乏创新,对企业没有太大的诱惑,企业的利益得不到有效保证,处境很被动,不利于双方全面、深入的合作[2]。
(一)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在高职教育产教融合的发展过程中,政府不能置身事外,而要积极参与,并为产教融合的发展保驾护航,充分发挥政府的相关职能作用。政府的职能部门要积极制定并完善与之相关的规章制度,有了制度的庇护,学校和企业的合法利益就都有了保障,增强双方合作的信心及热情。与此同时,正是有了法律制度的规范,参与的三方在产教融合过程中才有了明确的职责划分,有利于产教融合的深层次的发展。通过政府部门的参与与协调,相信高职教育的发展前途一片光明。故此,政府部门及相关的教育部门要重视产教融合的深化发展,通过国家制度、体系及体制上的积极构建,把产教融合推向新的发展高度[3]。
(二)加强行业协会的指导作用。众所周知,高职院校的教育其主要目的是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专业化的实用性的技术人才,参与国家的发展建设,促进国家的发展。在新常态下,高职教育要与时代的发展相适应,不断提升办学水平,最大程度地满足社会发展对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要加快改革的步伐,改革课程的体系设置,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这就需要行业协会发挥积极的指导作用,例如,向高职院校提供企业的人才需求信息、行业的发展趋势等内容,指导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向、调整和优化人才的培养模式等。另外,行业协会也可以做好与企业的交流工作,为其传递一些相关信息,做好学校与企业间的友好信使,加强沟通与交流的同时,有效促进产教融合及校企合作的发展。高职院校的教育必须依据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变化协同发展,在满足技术创新进步的前提下,促进高职教育更长远的可持续发展,使得人才培养质量切实得到提升。
(三)不断健全产教融合的管理制度。产教融合发展的基础是建立在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资源共享、利益双赢之上的,在政府的大力指导下,以学校、企业合作的方式,实现产教融合的调控机制、动力机制及保障评价机制,参与产教融合的各方都能获得利益上的满足,从而有益于产教融合的深度发展。另外,学校和企业应该加强沟通与协作,巩固合作意愿,深化产教融合重大意义,激发双方合作热情和动力,倡导双方共同致力于国家人才培养,并在双方的通力合作下,不断研究和探索新的合作模式。在巨大利益驱使下,一定能实现产教融合更深层次的发展。此外,产教融合的管理制度要切合双方的发展需要,具备可操作性和科学性的特点,且要将此运行机制长期坚持下去[4]。
(四)提升服务社会的能力。要想提升产教融合的深度,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培育产学研重点合作项目的方法。合作各方经过前期的调研,确定能够合作的项目,由学校和企业双方出资、出人才组成项目团队,具体实施项目研发。此做法,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能力。高职院校也可以创办一些有特色的园区,例如,科技园区、产教园区等,鼓励企业适时进驻园区,参与园区的经营,在园区的管理中,积极探索产教融合的新模式,更好地服务社会。
(五)积极构建实践训练平台。实践训练平台是学生的实战基地,对高职院校与企业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平台上,学校与企业可以充分享用双方的资源、技术,对问题可以及时地交流,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与企业的发展都是有利的。实践平台可以提供多项服务,例如技能鉴定、技术研发等,对高职院校来说益处多多,既可以提供给学校的学生一定的实践机会,还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创新创业的能力与经验,从而有利于高职院校的学生的能力提升及未来的及时就业。实践训练平台的建立,有利于进一步提升高职教育产教融合的发展质量。实践训练平台是基于推动企业与职业教育的有效融合建立起来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保证。教师队伍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高职院校与学生的发展,因此,高职院校要提升教师团队建设,为产教融合的高效发展助力,为学校的人才培养提供师资保障,辅助企业提高生产质量、提高经济效益,促进高职院校的实践训练平台学、产、研及服务上的全方位的更快发展[5]。
(六)积极探索多元化的办学模式。积极探索多元化的办学模式也是深化产教融合发展的措施之一。改变传统的政府办学模式,可以适当放宽条件,允许个人或者企业参与到民办职业教育中,或者在政府的指导下,参与联合办学。在这种合作方式下,政府主要负责协调和监管工作,企业主要负责具体的教学和管理工作。实践中,集团化的办学模式也是可以尝试的,且是一种未来办学的发展方向。反过来,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对企业的发展也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企业提供了优质的人力资源和技术支持,这就使得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两者的合作办学进一步提升了产教融合的发展层次,并促进了双方更广泛的合作。
综上所述,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的形势下,国家把职业教育纳入基本教育战略之中,体现了国家对职业教育重视程度,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的教育期望。在教育改革的探索中,高职教育产教融合是一种新的教育模式,是适应新时期的发展需求,实现自身有效发展的路径之一。政府、高职院校、企业都要明确产教融合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并构建相关的机制,整合各方资源,在共同的努力下将产教融合真正落实到位,切实提高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尽最大能力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技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