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视域下图书馆信息服务问题

2019-03-20 01:49梁安妮
传播与版权 2019年10期
关键词:图书互联网+图书馆

梁安妮

(右江民族医学院,广西 百色 533000)

一般学术界认为所谓“互联网+”其实就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这种经济形态主要体现为依托新兴的互联网技术与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的联合,从优化生产要素、更新业务体系、重构商业模式等途径来完成经济转型和升级。其实“互联网+”兴起的核心目的还在于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将互联网与传统产业深入融合,以产业升级提升经济生产力,最后实现社会财富的增加。上述经济学领域的理论其实同样适用于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因为图书馆信息服务同样属于现代化行业,并且也急需进行技术升级从而提高服务质量,在提供知识传播和提升社会文明的同时也能够进行互联网技术的创造。“互联网+”在图书馆信息服务方面的应用主要表现为通过提升图书馆服务层次从而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并且使图书馆服务与现代化社会发展相适应。

笔者对这一方面的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方面深层次地、全方位地挖掘高校传统图书馆信息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对“互联网+”视域下提升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具体措施进行详细分析。但是,对“互联网+”的种种优势则不再进行过于细致的探讨,因为这些早已经是社会公知或常识的问题。

一、高校传统图书馆信息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图书馆信息服务是指图书馆为读者阅读提供的一系列信息服务内容,不仅包括书籍、报刊、电子资源以及文献信息开发利用的提供,还包括一些延伸性的服务,如提供饮品和简单食物以及提供多媒体视听区、书吧休闲区、太空舱研讨区、午间休息区等临时的休息场所。可以说图书馆服务内容是一种动态性的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图书馆信息服务内容也在不断更新。因此,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图书室信息服务必然会跟不上步伐,这样自然就会呈现出一些问题。随着互联网等各种先进科学技术的普及,传统图书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逐渐凸显出来。总的来说,这些问题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信息服务模式、信息服务质量和信息服务设备。

(一)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固化

图书馆是近代化的产物,中国的图书馆最早出现在民国时期,至于图书馆的普及则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情,可以说图书馆信息服务也不过只有几十年的时间[1]。并且图书馆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学校出现最多,这就使得图书馆信息服务日常运行泛学校化。上述两种客观现实情况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的固化。

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固化表现为大多数的高校图书馆服务仅仅停留在纸质图书、报刊的借阅上,并且手续非常死板,服务的时间与大众的需求非常不契合。这种现象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图书馆作用的发挥,而且还从根本上降低了学生对图书馆服务的认可程度。

很多时候为什么一些学生不愿意去图书馆,原因在于国内大部分高校图书馆与国外图书馆相比较而言,开放时间比较短,他们觉得去读书很不方便,读什么书还得走一系列的程序,特别是非外借的图书资料以及一些外文文献,还没怎么读就得离开了,感觉一点也不人性化。有这样认识的学生是非常多的,这种负面的影响就是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固化造成的。

(二)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服务质量普遍有待提高是国内大多数高校图书馆存在的一个问题,因为图书馆服务相对来说比较封闭,与整个学校的各个方面发展并不一致,这就导致了图书馆服务不够完善,层次太低,不能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

大多数图书馆提供的书籍、报刊过于陈旧,种类少,很多新书早已在市面上流通,但在很多高校图书馆里根本找不到,根本不能够保证图书馆信息服务的质量。

另外,近年来很多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招聘和录用对于相关规定的执行并不彻底,这就造成了很多低学历、非专业甚至是低素质的人员大批进入到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队伍中。这就使得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呈现出非专业化、低人性化的状态,很多工作人员一方面专业技术能力非常差,甚至连基本的图书种类代码都不清楚,另一方面这些工作人员没有服务意识[2],在接待读者学生过程中态度不温和、不礼貌,甚至出现一些恶劣的态度。这些都使得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水平非常低。

(三)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设备缺乏技术支持

随着国家对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事业的支持,近年来也有许多现代化的图书馆信息服务设备进入到各地的高校图书馆中。但是,这些现代化的设备往往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就成了一些摆设,因为很多图书馆虽然购进这些现代化设备,但却缺乏相应的技术支持。缺乏技术支持就造成了很多设备不能够正确使用,并且一旦设备出现各种问题也不能进行及时维修。

这种技术支持的缺乏说明很多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并没有进入到现代化的阶段,因为先进的科学技术根本没有在高校图书馆服务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并且这些科学技术也没有渗透到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各个方面。

二、提高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质量的策略措施

(一)依靠物联网创新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

所谓的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个概念有两层含义,一层含义是指,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另一层含义则是,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也就是物物相息。这种技术和思维可以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进行有效的应用,那就是要实现图书信息资源与互联网的有效连接。

互联网与图书信息资源进行有效连接以后,读者能够借助互联网进行快速有效的图书信息检索,这样就能够从根本上极大地提高读者的检索效率从而准确地获取图书信息资源[3]。并且这种模式还能够实现现代化的图书管理,在图书借阅和归还方面能够实现智能化、现代化的运行模式,从而有效提高图书馆服务工作的效率。

近年来,许多高校图书馆利用互联网技术开通了座位管理系统,互联网与图书馆阅览座位进行有效连接以后,读者根据系统使用说明,扫描桌角二维码,选择“座位保护”功能保留座位使用权,保证每个读者充分使用图书馆阅览座位。

(二)依靠新媒体创新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

读者对图书资源的阅读形式已经越来越呈现出智能化、数字化的模式,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读者能追求一种视觉效果。比方说阅读一本书籍,电子版要比纸质版更便捷,但电子版的视觉效果往往取决于具体的设备屏幕的尺寸和分辨率。因此,有效引进多种类、多样式的新媒体能够从根本上提高读者研读电子版图书资源的视觉效果,从而有效提升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

最重要的是大量新媒体创新图书馆的应用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对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的要求,从而倒逼学校领导能够严把用人关,这样才能有效实现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素质整体的提高。

在具体实施上,学校应该加大对新媒体设备购进的资金投入,并且还应该有效配备相关技术人员,及时对相关设备进行维护和维修,从而真正使这些新媒体能够发挥其内在的价值。最重要的是要进行有效的推广,从而使广大读者能够更普遍地使用新媒体进行阅读。

(三)嵌入式数字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

当代社会大众对于阅读的需求更多体现为对时事信息的追求,读者更愿意接触新鲜的信息。因此,图书馆服务中能否提供最新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图书馆服务质量的高低。在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更新方面,电子资源造成的成本要远远大于纸质资源,因此建设以电子资源为核心的数字化图书馆成为当今的一种主要趋势[4]。

所谓构建数字化图书馆就是在传统图书馆服务中有效地打造嵌入式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具体措施往往表现为利用网络数据库建设,进行系统性、层次性电子版期刊和书籍的汇集。这样读者能够通过对电子版信息资源的获取从而满足自己的阅读需求。这种汇集一方面需要引领大量的电子设备,另一方面需要在电子资源购买上进行大量资金的投入。

因此,嵌入式数字化图书馆建设是一项综合性非常强的工作,这种工作的开展目的在于充分吸收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因素,从而在根本上实现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现代化因素与图书馆服务的有效结合。

(四)创设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

现代化高校图书馆服务的构建应该基于大数据分析,因为只有立足于大数据分析才使图书馆信息服务能够实现国内、区域内的资源分享,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保持图书资源的时代性。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图书馆信息服务构建应该从数据库入手,不但将本校图书馆和本地区图书馆资源信息的收入,还应该积极收入其他学校图书馆资源信息。图书资源信息的汇集能够使学生在获取资源时突破地域和时间的限制,这样能够从根本上更好地发挥图书服务作用。

另外,还应该利用大数据分析对高校图书信息服务运行情况进行收集和整合,这样能够使各高校的图书馆对整个大的行业环境情况和行业形势进行有效的把握,从而有效及时地进行调整服务方式方法。

应该说大数据分析在图书馆服务中的应用是促进图书馆服务的长远发展,实现根本性的转型和升级,从而更好地服务读者。

三、结语

高校传统图书馆信息服务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信息服务模式固化、信息服务质量差、信息服务中缺乏现代化科学技术的支持。这些问题是传统图书馆信息服务与时代步伐不一致的结果,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图书馆信息服务的长远发展。因此,必须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有效的全面改进。在“互联网+”视域进行改进是一条非常有效的途径,但这种改进应该落实到实地,也就是说改进应该有具体的措施。

笔者认为,依靠物联网对服务模式进行创新,依靠新媒体进行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创新并有效进行数字化和大数据分析的相关建设,可以从根本上支撑起在“互联网+”视域下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整体改进。因为这些措施能够从根本上实现以互联网为核心的先进科学技术在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融入,从而使图书馆信息服务能够与现代社会的发展保持步调一致。

猜你喜欢
图书互联网+图书馆
图书推荐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图书馆
班里有个图书角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