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池县地处马莲河流域源头地带,属子午岭林边缘区,是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两点一存”的重要地位的革命老区县,也是全国585个国扶贫困县之一。截至2018年年底,华池县已完成了708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脱贫摘帽,而全县森林覆盖率也从1983年的15%提升到目前的30.31%,实现了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双赢”的局面,生动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生态发展理念。
用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呵护生态环境建设,是革命老区华池县近年来在生态环境建设进程中,用实际行动探索出来的一条路子。
在华池县林镇乡,藏身两座大山里的两座古朴小院隔沟相对,沟底有一条隐蔽的羊肠小道相连,这就是陕甘边苏维埃政府、军委旧址。而当年隐藏在密林深处的,还有红军医院和造币厂。借助沟壑连绵的大山以及茂密的丛林,早期的党组织躲过了一次又一次反动组织的围剿和搜捕,还为其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物资供应,并借助自然优势,开展游击,传播革命火种。可以说,华池县的森林保护了革命的星星之火。
新中国成立后,1958年,因国家建设需要,庆阳地区调集8万余人进入子午岭,砍伐林木5万多立方米。1959年又在林区兴办10个国营农场,约1万余人在林区腹地开荒10万亩。1970年8月,长庆油田在华池境内柔远镇钻出第一口油井,并在林区开办了6个家属农场。从此,华池县境内林区人口迅速増长,进入林区的“远耕队”及盲流人员乱砍滥伐,对森林破坏十分严重。
与耕地面积不断扩大以及油田稳步开发,随之而来的是子午岭林界平均每年以0.5公里速度后移。1961年林区面积为158万亩,到1982年则为88万亩。21年中森林面积减少64.2万亩,平均每年减少3万余亩。华池县境内天然林遭受严重破坏,北部和中南部大部分地方已经无天然林区,一些梁峁、阳坡和林区边缘的乡镇过去林木郁蔽的沟谷逐渐成为荒山秃岭。
以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损失惨重。华池县本身地处黄土高原残塬沟壑区,非常容易发生水土流失。随着森林资源的逐年减少,华池县内植被严重退化,水土流失逐年加剧。全县水土流失面积50多年中增加了1041平方公里,成为黄河上中游严重水土流失区和干旱县之一。严重的水土流失,使华池县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干旱、风沙等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增加,危害程度和范围加剧。1965年到2001年36年来,旱年和大旱年份占到82%,1999年9月至2000年上半年,最长连续干旱天数达275天。“大旱不过老爷岭”的界限被打破,长期阴湿的子午岭林区,也受到干旱的严重威胁。河流泥沙量増加,全县农耕地年流失地表熟化土314.5万吨,耕地士壤结构破坏,水、肥、气、热失调,土壤物理性质恶化、肥力减退,山坡耕地粮食亩产一般只有40到60公斤左右。
华池县是一个山区面积超过80%,农业人口超过90%的农业县,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华池人民对森林有着深厚的感情。日益遭到破坏的森林资源和随之而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一些普通群众开始自发植树造林。
1956年,华池县兴起全民植树活动,到1957年,全县群众自发个人植树316万株;1969年,华池群众荒山造林累计1.1万亩。华池县五蛟乡马河村村民高隆清,从1943年到1992年,二十多年间绿化11座山峁、21道梁岭、9条大沟,造林1500亩,植树16万多株,受到了毛主席、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人的接见。庆阳市国营华池林业总场山庄林场造林工人左健康,在职期间8年完成次生林改造任务1.5万多亩,培育各类苗木累计3100亩、3亿多株。五姣镇杜右手村79岁村民杜克宽,32年义务植树造林五千余亩。
上世纪80年代初,由政府倡导的种草种树在全县范围展开。1980年,华池县开展稳定山林权属,划定“三荒地”,确定林场责任制的“三定”活动,对全县107处社队林场、392处生产队果园实行专业承包。1986年,全县集体荒山造林13.4万亩。上世纪90年代,全县人工造林面积以每年8000到12000亩的速度递增。至2000年,森林覆盖率由1980年的10.2%提高到22.68%。
1978年,华池县被列入国家“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规划范围内,从1978年至2000年,全县共完成三期“三北”防护林造林面积15.4万亩。1983年,华池县开始实施退耕还林 (草)工程,当年完成退耕造林8600亩。到2019年,华池县已完成人工造林58280.36亩,封山育林38800亩,退耕还林479925.6亩,天然林保护工程31400亩,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建设完成92300亩。县内森林总面积达到172.21万亩,活立木总量379.97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上升到30.31%。
华池县拥有草地面积248.63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43.1%,丰富的草场资源为华池县群众发展半农半牧的农业产业结构提供了基础,放养牲畜的养殖方式由来已久。80年代初,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集体羊畜承包到户,并鼓励农户发展牲畜养殖,县内畜牧业迅速发展起来。
华池本地家养牲畜以绒山羊为主,山羊的适应能力强,但对草场的破坏能力更强。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华池县境内的山羊数量迅速增长,到2000年,全县草场场载畜量为54.8万个羊单位,比适宜载畜量超载21.7%。
2002年,华池县开始大力推行封山禁牧,防止因放牧而导致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到2007年,短短5年时间里,全县15个乡镇111个行政村实现了整体封山禁牧的目标。不仅从根本上制止了人为对生态环境的直接破坏,而且有力地推动了舍饲牧业的发展,给华池县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为确保封山禁牧后牧业不萎缩,农民收入不减少,华池县考察引进了湖羊,用舍饲湖羊代替放牧山羊。为了鼓励群众改养湖羊,华池县通过投入兴办龙头企业、扩大牧草种植面积,加快棚圈建设步伐,壮大舍饲规模,以及在精准扶贫过程中实施“投羊扶贫”政策,使全具草畜产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势头。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随之而来的是华池人民延续了几千年的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从放牧山羊到饲养湖羊,从种粮到种草,大刀阔斧的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阵痛逐步被消化,华池人民逐步适应了新的产业结构,面对绿水青山,开始了新一轮的探索。
2014年,华池县启动实施了“百万亩”苗林工程,利用全县广袤的荒地荒山进行苗林培育,“331+苗林”的产业模式,发展以油松为主,国槐、杨柳、苹果、核桃、杏、沙棘等多树种兼有的苗林产业。6年来,采取“农户自主、大户承包、合作经营、企业租赁”等四种发展模式,全县建成36个5000亩以上苗林示范点。其中2015年到2018年,全县发展苗林产业65.52万亩,发展苗林的农户达到90%以上,不少农民通过发展苗林产业,一跃成为年收入超过30万的“苗老板”。
除去苗林销售所获利润,退耕还林补助资金、农户生态补偿资金也让华池农民获得可观的“生态建设红利”。2014年到2018年,全县共实施退耕还林面积16.56万亩,每亩兑付补助资金1200元,实现政策增收19873.32万元。全县906户贫困户享受新一轮退耕还林补助资金1714.49万元。此外,同步实施的生态公益林森林资源管护项目,聘用护林员185人,每年兑付管护劳务费178.31万元,仅2016到2018年实现管护劳务费收入534.93万元。
在当地农民的探索下,华池县的绿水青山还以另一种新的方式为当地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2014年,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农民张世峰回乡创业,在老家开起了红色写生基地,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美术院校师生以及书画爱好者前来写生,年收入在20万元以上。而由红色写生基地带动起来的餐饮住宿、农家乐、乡村旅游,正逐步成为华池县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也更加深刻地影响着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以及收入方式。2018年,由红色写生基地带来的产业链效益,为山庄乡创收近200万元。
过去的70年,革命老区华池县经历了用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山区农业县华池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路上“摸着石头过了河”;国扶贫困县华池县用实践探索出一条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的“华池经验”。如今,华池县的山川梁峁正在华池县干群一心的努力下,一天天变绿,老百姓的生活也越来越富裕,13万华池人还将继续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共赢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