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养老问题研究
——以福建省为例

2019-03-20 01:32傅凯琪李佩源何招弟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9年14期
关键词:总人口人口老龄化老龄化

□傅凯琪 李佩源 何招弟

一、老龄化人口问题概述

(一)老龄化的概念。人口老龄化是指人口中伴随新生人口数量的锐减和老年人人数的快速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它包含两个含义:一是老年人口相对增加,在总人口比例中不断上升的过程;二是当前社会人口结构是老年,表示进入老龄化社会。在国际社会上,普遍认为,60岁或60岁以上占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人口总数的10%时,65岁或以上人口占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人口的7%,这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近年来,中国的经济水平飞速发展,国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医疗、保险、教育方面也稳步发展。这些发展导致了中国老年人口比例不断上升,这意味着当前中国也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老龄化问题突出。

(二)老龄化产生原因。

1.经济社会因素。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经济发展呈现缓慢趋势,甚至还出现了经济滞后的情况,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较为低下,并且人们在生活中大多只能维持在“吃得饱”状态,医疗水平低下,不能很好地解决人民的基本健康保障,导致我国人民的人均寿命基本维持在五十岁左右,此时基本不会出现或存在类似老龄化的问题。但随着中国逐渐面向世界,同时也伴随经济全球化的风浪席卷,中国经济开始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科学技术的实力开始提升,人民医疗条件也在慢慢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更加注重健康和养生,降低了死亡率,这说明人类在健康问题以及长寿问题上取得了巨大突破,我国国民寿命的延长,因此,带来了严峻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2.政府政策因素。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政府大力推行鼓励生育,这使得当时人口增长速度迅速。人口持续高增长的同时给当时经济和科学文化水平都落后的中国造成了巨大压力,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到60年代,政府虽然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但并没有得到很好地贯彻实行。到20世纪70年代,中国政府便开始严格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严格控制人口增长。中国前期的积极倡生,中期的无效政策,后期的严格执行,导致前期的大量新生儿到了后期就变成了老年人口,这使得后期大量老年人口涌现,人口老龄化问题凸显,即便现在政府积极推行二胎政策,还是不可避免地出现老龄化社会。

3.思想观念。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传统的重男轻女思想根深蒂固,“养儿防老”仍旧是人们坚信的理念,许多人盲目追求四世同堂、五世同堂等大家族的风气,演变成了要多生育,要多生男的风俗习惯。“多一个人,多一份力”的思想观念也同样在影响着人口增长。随着人们思想解放,更多人都追求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甚至丁克家族的观念也开始慢慢地被接受,被逐渐实践。教育水平的逐渐发展,人们变得更加注重孩子的教育问题,但也造成了人民生活费用的提高。因此,只生一个孩子的观念变得更加流行。新生儿占人口总数的比例越来越低,老龄化问题愈来愈严重。

二、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与家庭问题

(一)家庭问题。由于我国老年的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并且我国的年轻人口数量滞后不前,老龄化问题尤为严峻。目前,社会的独生子女众多,这就意味着大多数的夫妻很可能面临着赡养四位甚至更多老人的问题,家庭负担加重,养老、教子问题也正变得日益突出。第一,大多数老年人普遍需要依靠他们的孩子,希望孩子能够为其提供物质供给和精神安慰;第二,很大部分子女往往会选择去发展更好的城市;第三,空巢老人仍然在不断增加,老年人的生活和精神方面,往往得不到很好的照顾。总之,这也是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一大家庭问题,这个现象在大多数落后的农村和西部落后地区尤为凸显。

(二)社会问题。当今的中国虽然已经足够强大,但仍在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努力前进着,人口持续老龄化问题使得中国“未富先老”,与此同时,家庭的保障功能持续弱化意味着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正在由家庭问题向社会问题转变。社会需要考虑到老年人的就业问题。老年人口的增多,就必须解决“老有所医”的问题,尤其是农村的大量老年人口,医疗水平相对落后,容易出现“就医难”现象。

三、老龄化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以福建省为例

(一)福建省人口老龄化发展现状。据福建省统计局有关统计数据显示,福建省在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即截至2000年11月1日零时,全省常住人口中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社会总人口的6.88%,在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即截至2010年11月1日零时,全省常住人口中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社会总人口的7.9%。按照数据7%的国际标准,福建省进入了老龄化社会。由福建省近两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可知,福建省老龄化速度发展快。2000年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系数6.88%,2016年老年人口系数达到8.6%,2016年中老年人口系数增加2%左右。

(二)福建省与全国老龄化发展现状对比。据福建省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有关统计数据显示,福建省在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即截至2000年11月1日零时,全省常住人口中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社会总人口的6.88%,低于全国常住人口中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社会总人口的7.0%,而2001年全省常住人口中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社会总人口骤增至7.9%,超过全国常住人口中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社会总人口的7.1%,自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到2016年,福建省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社会总人口保持在全国常住人口中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社会总人口之下。

(三)人口老龄化对社会劳动力供给的影响。随着当前福建省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劳动适龄人口占比并没有下降,相反却在一直上升,老年人口上升的速度小于新生儿下降的速度,最终从业人员的比重一直在上升,在2010年达到最高,劳动适龄人口占总人数的69.3%。根据福建省未来人口发展规模和趋势的预测结果可见,到2030年福建省15~64岁人口比重将逐年小幅下降,但都保持在70%以上,由此带来劳动力的供给也比较充裕,说明福建省还有将近20年的“人口红利”期可以利用,因此要充分把握住这一历史时期。

(四)人口老龄化对居民储蓄的影响。居民储蓄的多少与社会再生产所使用的物质资本的积累有关。福建省储蓄研究发现,1990年福建省人均储蓄存款为603元,2010年福建省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均储蓄存款为21,936元。近20年来,福建省人均储蓄存款增加了35倍,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加了11倍和9倍。随着福建省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储蓄没有预期的负向效应,这恰恰也相符当前的福建省经济现实。

(五)人口老龄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老龄化对消费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消费总量和消费结构上,其中消费结构的影响体现在老年人医疗保健支出的增加上。根据福建省老龄化趋势下人均消费支出的研究,2000年福建省人均消费支出分别占人均收入的75.9%,人均医疗保险支出分别占消费支出的4.7%。截至2011年,城镇人均消费支出占人均收入的66.9%,人均医疗保险消费支出中的比重为4.6%;农村人均消费支出占农村人均收入和农村人均医疗卫生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例分别为74.5%和4.9%,城市人均消费支出在收入中的比重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这表明人口老龄化对福建省城镇居民总体消费和消费结构没有显著影响。福建省的农村人均消费支出占收入的比重大体上没有发生太大变化,而农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却明显增加,这说明了老龄化虽然对农村总体消费影响不太大,但对消费结构的影响显著。

四、完善养老保障体系

(一)建立现代养老服务保障体系。现代养老服务体系是一种更加专业化、合理化、科学化的养老服务体系。现代养老服务体系基于当下的科学技术发展条件,利用大数据工具,提供更加精准的养老服务。通过对老年人口建档立卡,分析老年人群的分布区域、人员类别构成。只有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才能符合医疗保险基金的运行原则。因此,必须改善福建省基金收支不平衡局面,减少不必要的开支,降低基金的过度支出,实现医疗保险基金收支平衡目标。

(二)以社会合力构建多元化养老保障体系。集政府、社会、企业、个人这四个方面的力量,逐渐构建出社会多元化的养老体系。我国要将养老保险与医疗保险两者结合,在一定程度上,能更好保障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金融企业还可以推出适合老年人的“金融产品”,此类“金融产品”为政府支持补助的、具有公益性的,并且只对老年人开放的“金融产品”。

(三)推广老年人的继续教育发展。当前,随着我国老年人的寿命不断地延长,他们的精神生活可能需要丰富,而不仅只是单一枯燥的生活。社会上,应当不断弘扬爱老、敬老、孝老的良好风气,从而进一步营造更加和谐的社会环境,继而持续加大老年继续教育的力度。如果要让老年人继续发挥他的作用,老有所用,就可能需要经过几年再教育、再培训,让老年人掌握必备的工作技能,使老年人实现再就业,并且能够继续发挥老年人人力资本的作用。加强老年人继续教育的力度,提高老年人的劳动力资源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这是延长退休年龄的前提。

五、完善老年人法律法规保障体系

(一)完善老年人法律法规及保障制度建设。因为老年人是属于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尊重老年人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所以应保护老年人的基本权益。当前,我国对于老年人的保护法律还有待完善。就如孟子所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方面,国家需要颁布维护老年人权益的法律,完善老年人的法律体系,包括建设老年人服务保障法、养老福利法、老年医疗设施法、不法分子侵害老年人权益法等,有法可依,有法可循,加强社会保障,持续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另一方面,国家要在老年人中积极宣传维护老年人基本权益方面的法律,提高老年人在面对权益受损方面法律的认知。

(二)完善老年人退休年龄制度。面对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愈演愈烈,以及我国老年人身体健康水平不断提升的情况,我国可以根据现实情况延长退休年龄,缓解老龄化带来的压力。延长职工退休年龄能合理利用人力资源,同时也能保障老年人退休福利。国家可以制订老年就业政策,保障有能力继续就业的老年人再就业,获得相应的经济收入。政府可以建立老年人才中心,有效利用老年人力资源,使一些优秀的人力资源能发挥作用。

(三)建立多元养老体系、实施人口老龄化战略的配套措施。农业古代化和工业古代化阶段完成后,发达国家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我国还未完成这两个阶段便进入老龄社会。因此,我国需要以创新为前提,稳步带动产业升级和社会发展。一方面,要利用创新体制机制,建立科学决策体制和各级政府一站式运行机制。另一方面,要完善养老的政策法规,规范养老敬老的不良行为和加强尊老的社会风气建设,提高公民养老敬老的意识和素养。

六、结语

人口老龄化给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带来了诸多影响,本文根据我国老龄化造成的问题,从福建省人口老龄化的现状特征、发展趋势、成因以及影响对策,采用以小见大的方法来分析老龄化给社会带来的问题。面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困扰,国家和各地区已经相应出台了适应其缓解老龄化的政策措施。例如,生育二胎政策。但除此之外,还应着重建立完善老年人社会保障系统,借鉴外国应对老龄化的措施经验,使我国经济、政治和文化与老龄化步伐相匹配。本文通过人口老龄化发展现状以及造成的问题提出的观点,旨在给出缓解人口老龄化的措施,引导创新,更加深入探讨老龄化社会问题。此外,还应在整个社会形成正确看待老龄化观念,在研究人口老龄化中更加透彻理解和思考目前解决人口老龄化的一系列举措。

本文仅是对人口老龄化给我国带来问题上的抛砖引玉,也是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社会问题的基础研究,希望未来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得到进一步的缓解,减轻因老龄化带来的社会压力,从而造福全国民众。

猜你喜欢
总人口人口老龄化老龄化
健康老龄化十年,聚焦骨质疏松症
老龄化研究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世界人口老龄化之住房问题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人口与就业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
人口与就业
内蒙古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
河北省历年总人口及人口自然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