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 玉
(天津海河传媒中心,天津 300221)
随着科技的进步,电视媒体发展迅速,新媒体逐渐受到大众的青睐,逐渐成为社会舆论的主要工具。新媒体虽然具备许多优势,但相比较而言,新媒体仍存在着一些弊端。在使用新媒体传播信息的过程中,存在着真实性、权威性、影响性上的争论。一些新媒体为博取大众眼球,标题设置在内容上毫无新意、无底线,而这些都是电视媒体可以避免的问题。电视媒体在进行信息传播具备如下优势:第一,电视媒体使用多种传播符号。它不仅仅是通过视频、文字的单一形式进行传播,而是结合了文字、视频、图片等多种方式,将一则信息从多方面、多角度地呈现给大众,让大众对新闻有一个全面、综合的认识。第二,可信度高。对于新闻而言,最重要的是可信度。针对一些新媒体发布的信息,大众很多对此都保持怀疑或者看娱乐信息的态度,但对于电视媒体发布的信息,大众的信任度很高,认为这种渠道是最值得信任的信息获取途径。第三,新媒体与电视媒体相比而言,电视媒体面向的群众更为广泛,新闻也是家庭主要的收视节目。而且在家庭中观看节目会让观看的氛围更加有趣、融洽,对信息的接受度也更高。
如今,由于多种形式媒体的出现,许多传统媒体面对着融合状态,给媒体方面的管理带来了困难。在过去阶段,媒体管理有一定的体系,相对独立且稳定,但随着新媒体的出现,对传统媒体进行改革后,原来形成的相对系统、稳定的系统遭受到破坏,报刊、电视等对其造成了极大限制。现今政府已经针对媒体的相关管理进行了整改,改革与整治媒体管理系统,虽然采取了一定措施,但效果还不够明显。在管理体系的整改过程中,记者的发展也受到了极大限制。在建立的新型管理体系中,要给予记者足够大的独立发展空间,减少严格的审查流程,多让记者进行创作性报道,发挥记者个体在新闻中的作用。
在报道新闻过程中,新闻的主要内容是进行信息提取。而记者在这个信息处理过程中,要对信息进行审核与筛选,通过对信息可靠性的分辨,进行新闻报道归属,确保最后呈现给观众可靠的信息。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然存在信息确保过程中的阻碍,在相关新闻出现后与相关信息发布之间存在一定时差,经过处理后发布的信息需要保障其内容的真实性、可靠性。记者获得新闻的第一手资料后,要及时对新闻内容进行整理与合理、客观的评价。而且,在媒体快速发展的时代,电视新闻需要紧跟时事,及时对社会上的新闻进行报道,确保短时间内能够对信息进行整理。如一些国际上的新闻要事,需要进行跨国信息传输,如果以记者一人之力进行报道、分析,那么对新闻报道的全面性、客观性与可靠性可能存在一定偏差。这时需要记者加强合作和信息分享,在信息处理过程中进行合作。如此一来,记者之间对信息的共享程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新闻报道与记者个人的转型发展。
在记者进行新闻资料的获取过程中,他们首先注重的是对新闻图片的获取。记者往往认为,一旦有了好的新闻图片与新闻画面,在进行新闻播报、新闻制作过程中,新闻就完成了一半,这种想法在媒体融合过程中已经不再适用。在多种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不仅仅是面向电视,还会在网络、微博、报纸等进行传播,所以记者在搜集新闻图片之外,还要搜集相关视频、音频等资料,以便提供给不同多媒体媒介下不同的新闻呈现方式,让大众以全面的形式来了解新闻讯息。记者不仅要对新闻信息、新闻图片有一定的敏感度,对相应的视频、音频也要有一定的捕捉,用此来丰富、圆润新闻内容。
不管是以传统媒体为主导的媒体还是媒体融合的新媒体,记者报道新闻要始终以大众、民众为出发点,做大众喜闻乐见的新闻。在做新闻的过程中,记者要将大众舆论放在首要位置,多考虑群众对新闻的看法与见解;在进行宣传的过程中,记者要站在公民的立场进行新闻宣传,考虑人民群众对新闻的理解。记者更要将新闻真实的一面提供给人民群众,让大众了解到事件的真实性,将大众群体的心声表露出来,成为群众的发声人。
记者对新闻要用全球性的眼光看待问题。信息化时代,群众可以了解到不同国家的讯息,而记者要用全球性的眼光看待问题,从全球性来对待不同国家发生的不同事件。受到地区、风俗、价值观等因素的影响,对于同一件事,群众可能有不同的看法与见解,这需要记者用敏锐的眼光来看待不同地区发生的事件。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事件的价值也会随之提高。记者在转型过程中,要注重培养自身的全球性眼光,以全球性的眼光来看待全球各地区发生的事件。
很大程度上,记者凭借自己敏锐的眼光发现了许多社会中存在的问题。他们是新闻的生产者,但在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记者参与很少。媒体融合时代,记者需要从问题的发现者转向问题的解决者,发现在社会转型和媒体转型中,企业和政府出现的问题。以民众最为关注的问题为出发点,以民意为最主要的关键,从发现可报道的新闻到问题的解决,从对新闻的评价到民众对新闻的评论,都要逐一解决,找到舆论的争议点,消除双方、多方的分歧,达到意向和平。另外,在进行新闻报道过程中,挖掘新闻本质,让记者成为协调问题背后多方关系的纽带,让人民群众愿意信任,让企业与政府愿意依靠,真真正正解决社会中的实际问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新闻以何为主越来越成为争议的重点。新闻的内容是否重要引起了各方面的探讨。但记者在进行新闻报道的过程中,要始终把握好几个方面:第一,新闻要始终以群众为中心,以大众为出发点。增加人民群众对新闻的评价性和记者对事件的调查程度,加强记者与观众之间的互动,改变传统的新闻播报与新闻直播模式。第二,在新闻传播过程中,要注重对新闻悬念的设定,去除繁杂的内容,突出新闻的重点,保证新闻的中心。第三,认清楚自己在采访过程中的角色,将自己的身份与角色定位在采访上。第四,要深入挖掘新闻,避免对新闻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表面,避免新闻娱乐化,要看重新闻的价值,明确记者自己肩负的责任,保证新闻的质量。
随着科技的发展,数据成为我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记者可以通过大数据,深入挖掘大数据背后的新闻。通过对大数据的整合与分析,发现数据增长背后的新闻,以图文方式向大众呈现。现今很多国外的媒体进行了数据分析,得出相应的新闻。对于记者而言,通过数据分析,来发现新闻也是一种可行的便捷的渠道。同时,我国针对媒体融合也颁布了相关法令,这意味着媒体融合是大势所趋,大型多元化的传媒集团将成为传媒业未来发展的大趋势。
记者的日常工作主要是采访,传统的记者采访方式通常是以一名文字记者与一名摄像记者共同合作,进行采访,在搜集完第一手资料后,分工进行写稿与后期制作。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这种方式逐渐被取代。信息化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使新闻观众更多地使用手机浏览新闻。传统的记者采访模式已经不适用于当下的时代与环境,他们所采访到的新闻已经不具备时效性,落后于手机等设备的传输。而且就新闻而言,记者也无法针对某一个新闻进行深入挖掘,外界的条件无法使记者做到对深度新闻的创作。媒体融合时代,记者的角色需要进行转型,现在更加要求记者具有全面性、全能性。记者不再仅仅是只会一方面工作,他们需要全面掌握拍照、写作、制作视频、新媒体等技能。另外,手机是记者必不可少的工具,智能时代对记者个人的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挑战,记者不再仅仅是只能发现新闻,同时还要对新闻能进行独到传播,让人民群众感到耳目一新,第一时间内接收到最新的新闻信息。
记者仅以敏锐的眼光发现新闻是远远不够的,记者还要对新闻进行深入挖掘。面对新闻时,记者要牢记自己的责任与使命,保持自己的初心。在发现热度新闻后,及时把握舆论导向,深入挖掘新闻的内部与本质。记者要提升自身水平,把握住自己内心的使命,坚持住主流媒体的导向。即便是新时代下需要记者进行转型工作,但在这个转型过程中,记者仍不能忘记自己的初衷,要始终以群众为出发点,以百姓关心的事为己任,以百姓担忧的事为使命,深入新闻背后进行采访,有针对性地提出和解决问题。通过与被访者之间的互动交流,完成有深度的完整的报道。对新闻的深度挖掘是建立在记者深厚的专业基础之上的,在信息快速传播的社会,记者更要深入挖掘新闻背后的本质,以创新的观念看待事物,以独特的角度思考问题,在保证新闻时效性的基础上,保证新闻的内容质量。
记者在宣传思想中的作用很大,一名合格的记者需要在不同的空间内进行宣传工作。现今时代,网络成为人们主要的活动区域,记者要抓住这个主要场所进行宣传,要充分运用好手机进行思想宣传。然而,时代的发展对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记者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核心素养,不论是在采访中还是与同事进行共事时都需要加强学习。如记者应从采访对象身上学习新知,挖掘社会不同层次人群所具有的独特见解;学习同事的优良品质,努力提高自身优势;还可以通过学习一些优秀新闻报道独特的写作手法与分析事情的角度。除了记者努力外,电视台也要为记者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组织专业培训,借鉴一些电视台的先进做法,提供给记者一些学习机会。同时,还要在技术上给予记者支持,让记者了解先进的访谈设备,提升记者专业素养能力。
总而言之,媒体融合时代,记者的转型工作迫在眉睫。尽管在转型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但针对这些问题,一名合格的记者要有针对性地解决,最终实现自身的完美蜕变,为大众提供更有价值、更有深度的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