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卓
学生在高等教育中,不仅需要掌握专业的理论知识,而且还需要掌握一定的实践技能,才可以更好地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因此,我国开设了高职教育,但是在进行人才教育培养过程中,依然存在各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专业课程教学是高职院校教学的重点,能够帮助学生提供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但是专业教学依然存在多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专业设置不够合理。很多高职院校对人才市场进行了简单的调查后,开设了就业火热的相关专业,对于一些冷门专业并没有开设相关的课程,从而导致专业人才培养过于集中;第二,课程设置不够合理。高职教育主要是为企业提供实践能力较强的人才,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课程设置不合理的现象非常严重:一方面,部分高职院校过分注重理论课程的讲解,忽视了实践课程的开设,与普通的高等院校课程设置非常类似;另一方面:部分高职院校过分注重实践教学,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不够深入,没有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二)就业指导工作不够完善。很多高职院校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开展了相关的就业指导工作,但是该工作还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很多高职院校在临近毕业时,针对应届生开展就业指导工作,这时会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市场行情,及国家针对大学生就业的相关政策,但是课程开始的时间较晚,对于大学生就业起到的作用非常有限;第二,就业指导工作的教学内容有限,缺乏针对应届大学生的就业规划,无法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生自身的专业优势等方面,帮助大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
(三)教师对学生的指导非常有限。对于高职院校来讲,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主要分为基础课程教师、专业课程教师、辅导员等几类教师,这些教师对于学生的指导非常有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基础课程教师是针对整个高职院校开展基础课程的教学,他们的教学课时安排的非常紧,与学生交流和沟通的时间比较少,因此对于学生的指导非常有限;第二,专业课程的教师,该类教师主要是对学生进行专业课程的教学,能够与学生有较多的时间进行沟通和交流,一般都是学院内部的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提高专业知识的学习,但是对于学生实践能力提高方面的指导是非常有限的;第三,辅导类教师,他们主要是对学生进行管理,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辅助指导,帮助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等,但是由于该类教师管理的学生非常多,无法进行针对性指导。因此,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师对学生的指导是非常有限的,造成了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竞争力无法提高,无法获得自己心仪的工作机会。
(一)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第一,开展多种形式的就业辅导工作,对于高职院校的应届毕业生而言,就业、考研、出国、创业等都是就业的途径,所以针对学生的就业指导,不仅包括就业,还应该包括其他形式的就业指导,才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就业需求,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的就业率;第二,发挥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职能,一方面:设置专业的就业指导教师,开展长期的就业指导工作,学生可以随时进行就业咨询;另一方面:建立完善的咨询指导,让学生可以充分了解当前的就业行情,并根据自身的条件,来选择合适的就业途径,并提前进行系统性规划,并朝着规划的方向努力前进。
(二)对教学课程进行改革。教学课程的设置,对于提高人才的专业技能,提高实践能力等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就需要对教学课程进行改革,为此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合理设置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课程的比例,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讲,虽然比较注重实践能力的提高,但是也需要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所以需要合理设置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课时比例,并招聘专业的教师,对相关课程进行指导,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专业技能;第二,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多媒体教学,或者是其他新型的教学模式,真正实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进一步降低对教师的依赖;第三,课程的教学内容,需要根据企业对学生的职业技能需求进行设置,一方面:高职院校可以对人才市场进行充分调研,了解企业需要的专业技能,并开设相关的课程;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让学生可以依靠自身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断适应企业对人才的技能需求。
(三)提高教师的就业指导能力。教师是教学过程的重要参与者,对于学生专业技能、职业素质方面的提升都非常关键,所以在推动高职教育改革的过程中,需要提高教师的指导作用,为此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建立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平台,学生可以在线向教师咨询相关的问题,教师为学生耐心解答相关的问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实现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良好沟通;第二,加强专业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作用,专业教师除了对学生开展专业教学之外,还可以鼓励学生参与专业教师的科研工作,让学生能够了解专业知识的应用,通过科研实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寻找到自身的不足,更好地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
(四)建立完善的就业反馈体系。就业反馈体系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就业内容,选择适合自己的就业领域,并且对自己的就业规划进行实时调整。建立完善的就业反馈体系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高职院校可以邀请已经就业的学长学姐返回高职院校,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以他们的亲身经历,表达企业对学生的要求,给予大学生更好的就业指导,让他们可以深入了解企业的需求,根据企业需求及时弥补自己的职业技能的不足;第二,高职院校可以与周围的企业建立深入的合作关系,深入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根据企业需求制定完善的人才培养计划,同时分析当前高职院校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面的不足,对高职院校的教学进行更加深入的改革,同时可以推动校企合作模式的进一步开展,为提高高职教育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以推动学生就业为导向开展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对于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为此,高职院校需要针对专业教学以及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不足,通过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对教学课程进行改革、提高教师的就业指导能力、建立完善的就业反馈体系,为高职院校教学改革成效以及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