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会 魏国方
现阶段,我国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正遭受着新媒体的侵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是并存的,如何能够抓住机遇,将负面影响削弱到最小程度,值得我国高职院校予以深思。考虑到大学生思想的多元化发展,对于传统教育模式普遍感到十分厌倦和反感,因此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加强新技术、新方法的运用是非常必要的,这将会丰富大学生的学习体验,使之踊跃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受到思想的深层次熏陶,获得心灵的升华,大学生形成了积极健康的思想价值观念,能够始终坚持本心不动摇,他们的成才之路就会是一片坦途,发展前景也会不可限量。
(一)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信息时代背景下高职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宽泛,各种新媒体的诞生和应用使得学生对信息资源的掌握更加及时、精准,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也拥有了更多的教育资源。通过与学生共同探讨时事热点话题,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引导,会让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较强的实效性。与此同时,师生之间的频繁互动交流大大拉近了双方距离,学生能够心悦诚服地接受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在教师的影响之下树立正确的“三观”,促使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真正得以实现。
(二)创新了思想政治教育手段。一直以来,我国高职思政教师普遍采用了说教形式,希望能够让人生道理被学生真正听进耳朵里,记在心里,可是从实际教育效果来看往往不甚理想。大学生已经成年,一味说教只会让他们感到自己不被尊重,他们就很难按照教师的想法去改变自己的缺点,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习惯。新媒体时代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得到了创新,教师可以利用多种媒介与学生交流,这种交流是随时随地的,教师与学生将会处于平等地位,在学生遇到困惑时也能通过微信和QQ与教师共同探讨,充分展现了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他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秉持欢迎态度,教育效果必然会得到一定的增强。
(三)创新了师生沟通方式。以往高职思想政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大多是面对面的,教师可以从学生的肢体动作中了解他们的想法,可是教师的精力毕竟有限,难以对学生的思想动态予以实时把握,制定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案也会缺乏科学性,不能够得到学生的认同。新媒体的应用创新了师生交流方式,思想政治教师可以利用各种社交软件与学生沟通,虽然看不到学生的表情和动作,但是会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学生将会勇敢地敞开心扉,他们的话语极有可能是内心中的真实所想,教师可以将此作为依据来制定思想政治教育计划,将学生思想导向正途,维系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一)遭遇西方不良文化的侵袭。目前,社会上存在着多元文化价值观,各类信息和资讯在互联网平台上快速传播,给大学生思想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他们极易迷失在享乐主义、拜金主义风气下,放弃中华民族艰苦朴素的传统美德,大学生将会忘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艰巨使命,最终失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资格,他们未来的发展会存在较大的局限性。与此同时,大学生对于当前生活状态不再感到满足,经常会与他人攀比,过于追求物质享受而忽视精神文化生活,他们的兴趣爱好是低俗、媚俗的,其成长成才就会成为一句空谈,甚至有些大学生会为了金钱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给校园安全埋下了巨大隐患。
(二)滋生了学生道德失范问题。西方敌对势力一直没有放弃对共产党的攻击,新媒体已经成为了他们新的攻击渠道,在互联网平台上经常可以看到断章取义的政治言论,对于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关键时期的大学生来说他们会产生疑惑,不能够坚定不移地跟随党的脚步,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安全性将会落入岌岌可危的境地。此外,互联网是一个虚拟空间,网络上的信息并不都是真实的,有些大学生将互联网当作是放纵的乐园,利用虚假信息进行诈骗,或者入侵到他人电脑中大肆窃取信息,使得他人饱受着生命财产的双重威胁,这类事件在当代屡见不鲜,是大学生犯罪率不断升高的关键原因所在。
(三)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提出了挑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往往需要师生面对面交流,共同完成某项任务,双方之间会产生深刻情感,彼此距离在不断拉近,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也会给予大力配合。然而新媒体时代下这一现状被打破,师生之间通过社交软件交流,隔着虚拟网络使得学生很难对教师产生信任感和依赖感,他们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热情随之下降,教育效果也会呈现不佳状态。再加上大学生个体有着明显的差异性,在对他们进行引导时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单凭高职院校现有师资力量收效甚微,大学生的错误思想不能得到及时纠正,就有可能会衍生出危害校园安全的行为,当务之急是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和方法,制定与新媒体环境相符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案,指导教学工作的稳步有序开展。
(一)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加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的创新是保证教育效果的重要举措,需要高职院校能够着重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1.加大对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研究力度。积极把握大学生的想法和需求,组织大学生学习新媒体的本质和使用方法,确保他们可以正确运用新媒体进行学习和交流,学会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发扬真善美精神,敢于同社会上的不良现象作斗争,这样大学生才能成为合格的社会公民,用一颗爱祖国、爱家乡的心来投入社会生产建设之中,他们创造的价值也是不可估量的。
2.积极开展法制与道德教育。将社会上滋生的网络诈骗和道德问题向学生予以呈现,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信息安全意识,让学生知道新媒体平台上的有些信息是为了误导人们而存在的,在虚拟环境下更要坚守本心,不能够放纵自己,因一己之私就危害他人利益的行为必将遭到法律的严惩。高职院校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教育形式,如校园宣传讲座、报刊、广播等,唤醒学生的警惕意识,在准确辨别网络信息,维护个人利益的同时,还要避免自己成为犯罪立案的一环,以此来遏制网络犯罪现象的进一步蔓延。
3.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对他们的心理问题及时疏导,传授大学生自我调节情绪的方法,促使大学生彻底摆脱负面情绪的干扰,以饱满的热情迎接学习和生活,大学生的网络行为也会更加健康。高职院校可以创建心理咨询公众号,有这方面需求的学生可以在公众号下留言,或者直接发布问题,将会有专业教师负责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教师还要将学生的共性问题归纳总结起来在思想政治课上让学生进行讨论,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失为提高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的良策。
(二)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作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思想政治教师必须要正确认识新媒体,善于利用新媒体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常在微博、微信公众号、QQ群上发布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文章,向学生传递正能量,感化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生就会自觉地友爱他人,帮助他人,还会肩负起自己的职责和使命。思想政治教师可以在互联网上创建聊天室,教师进入到聊天室后可以随机选取聊天对象,了解他们的困惑,给他们提出几点建议。在聊天室中学生的信息被隐藏了起来,他们更容易产生安全感,可以向教师敞开心扉,师生交流将更为顺利,不失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措施,可以推进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再创新高。需要注意的是,要为校园网站建立安全防御机制,将不良信息予以过滤,给学生创建一个绿色的上网环境,防止学生受到荼毒,以强化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三)增强学生新媒体自我教育。学生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处于主体地位,教师要尽最大努力来引导学生,塑造学生健全独立的人格,培养学生远大的理想,激励学生不畏艰难险阻,不断朝着自己制定的目标前进。新媒体的应用给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对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大有助益,具体表现如下所示:一是运用新媒体技术指导学生进行真实情境模拟活动,利用短视频、微博、微信、QQ等新媒体技术,模拟现实社会特定的情境,如新媒体社区、新媒体学校等,开展网上勤工俭学、实习实训、社会调查、校园服务等新媒体实践,要求学生积极采集信息,发表总结感想。二是立足于高职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发挥高职学生的能动作用,通过组织新媒体歌咏比赛、辩论赛、模拟法庭、英语角、书法写作、游戏比赛等各种课外活动,让学生全程参与和体验,从而使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新媒体的应用会给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改革和发展的契机,但是需要高职院校能够加强教学内容的改革,积极构建网络教育平台,注重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此来消除新媒体对高职思想政治教育造成的消极影响,确保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此情况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将得到良好的保障,大学生身心也能获得协调健康的发展,他们将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一份不可小觑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