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娜
邓 舸*
赵伟韬
20世纪末以来,中国城市景观过于单一、地域特性逐步降低等问题日益突出。城市公园在保障城市生态环境中发挥基础性作用,随着园内游乐设施的增加,公园近代文化价值未得到充分的保护与体现,且原有特色正逐渐消失。国内外学者对近代城市与绿地规划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越泽明记录了20世纪30年代奉天城市规划与执行情况[1];佐藤昌介绍了满洲在日本殖民统治时期的城市公园绿化[2];李百浩等论述了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导入中国后,日本将满洲作为欧美近代城市规划理论试验场所的历史进程[3];王冬青系统分析了中山公园的类型、分布及空间功能与设计特色[4];李荟等分析了19世纪末至1945年沈阳城市公园总体规划的变迁[5];邓舸等考察了清朝至新中国成立沈阳万泉公园的景观变迁特征[6];张安分析了自20世纪20年代至新中国成立上海中山公园的空间变迁过程及特征[7];周向频探讨了近代园林史的历史变迁特征,并展开上海张园园林空间的复原研究[8-9]。以上研究为近代城市公园的规划利用提供了依据,但缺少对其作为文化景观遗产(即在历史、风土上增加人文性的介于自然与历史性之间的景观[10])的保护意识。沈阳中山公园(以下均称中山公园)的相关研究,多为植物调查和景观概述,对其空间利用的历史变迁研究不足。本文通过对比分析中山公园各时期平面图,系统阐述公园空间利用的构成形态、发展历程及其特征,为未来公园空间利用发展提供参考。
中山公园是沈阳最早引入西方造园艺术且拥有近百年历史的近代城市公园。1919年辟建用于城市绿化的苗圃作为公园预留地,1926年开园,因临近主干道千代田通(现中华路),故命名为“千代田公园”。公园位于满铁附属地南端,东部紧邻商埠地(图1)。1946年改称“中山公园”。目前(2018年)占地面积189 000m2。
本文采用文献调查法,查阅满铁附属地经营沿革资料[1-3,5-6,10,12]、《沈阳市志》[13]和《沈阳日报》(1949—2017年)等地方文献,收集各时期历史图片。依据调查结果绘制各时期平面图,抽离出山形水系、建筑设施、园路分布、活动区域4种空间构成要素,运用图纸对比分析法阐述公园空间利用的变迁过程及特征。
本文将中山公园的变迁史划分为民国时期(20世纪20—40年代)、新中国成立初期(20世纪50—70年代)、改革开放(20世纪80—90年代)、21世纪(2000年至今)4个阶段。
本节整理了中山公园4个时期的事件与空间利用情况,从名称、性质、功能3个方面分析各时代特征及影响因素(图2)。
2.2.1 民国时期
1905年日本殖民者设立“奉天满铁附属地”,后受西学东渐思潮影响在殖民地导入西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1919年在千代田通东侧辟建苗圃、1924年制定公园建设规划、1926年初步建成“千代田公园”(204 100m2)。1928年在水源地建千代田水塔并供水。公园设计采用东西方园林艺术融合的手法,西北与中南相呼应的筑山池泉体系,遵循东方自然山水式格局,又增设沉池喷泉、温室等西方园林要素。1933年公园收取门票,使用者为日本人,活动以西方化的运动会和花展为主。1946年公园归为国有,改称“中山公园”[1-2,12-13],公园利用主体发生了根本转变(图2-1)。
2.2.2 新中国成立初期
新中国成立后,中山公园基本处于修复阶段,园林要素与利用形态逐步向中国特色转变。1952年修缮民国时期的温室、动物舍、音乐堂,新建中部的露天曲艺场(1958年)与西北侧的园中园(1959年),恢复公园基本功能。另外,将沉池内象征军舰的喷水塔改建为儿童嬉水雕塑(1965年)[13],成为广大市民喜爱的场所。随着公园利用对象变为市民,各类大规模的节假日活动成为园内活动的重心,多类花展也丰富了市民的娱乐生活(图2-2)。
2.2.3 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后,按照国务院“抓紧治理环境污染,努力加快绿化建设”的要求[14],中山公园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逐步形成主题文化公园。1986年公园东门修建中山像广场,成为新的核心景点。1990年在西北部建成童乐城,后期增设各类主题园中园,为亲子类市民提供娱乐场所。1997年开展“三四三”工程,规整园内空间布局,新建南大山风景亭、音乐文化广场及雕塑园,成为老年人的主要活动场所。1996年首次成为中国-荷兰郁金香国际花卉展举办场地之一,体现了主动对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图2-3)。
2.2.4 21世纪
21世纪公园功能呈现多样、国际化趋势。2001年应《沈阳市政府工作报告》要求,中山公园拆除围墙并免费开放。2000年建成沈阳首家自然博物馆,2006年建成东三省首座孙中山纪念馆,2008年建成野生动物救护站、沈阳首个震灾避难所,同年千代田水塔被指定为沈阳市文物保护单位,3棵树龄过百年的树木被指定为古树名木[15],园内历史性设施与自然资源成为保护对象。2011年主题乐园开园,2016年为落实新《环保法》“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的工作要求,中山公园划归出生态保护红线二类区。此时期多类公园设施的增加丰富了市民活动,但花展等传统性活动类型被弱化,多样的设施与功能淡化了公园原有主题(图2-4)。
纵观中山公园4个时期的主要变迁特征:民国时期营造东西方园林要素融合的城市公园;新中国成立初期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景观元素;改革开放时期公园全面建设,弘扬中山文化;21世纪建设与利用多样化,但文化主题不突出,保护与利用略显不足。
另外,1)名称上:园名由民国时期“千代田公园”改为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山公园”,见证了沈阳从殖民统治到国家解放的改变。2)功能上:民国时期完成了观赏娱乐等公园基本功能并延续到改革开放,21世纪增添了科普避难、生态等功能,总体上由单一向多元化转变。但野生动物救护等与公园主题关系不大,弱化了中山文化的主题、休闲运动与文化教育的本质;3)性质上:民国时期体现殖民统治下东西方园林的被动融合;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山文化使公园性质向东方化转变;20世纪末国际花展象征公园重新接受西方文化;21世纪主动吸纳国际防灾避难、生态保护的先进理念,总体上展现了公园东西方园林从被动融合向主动融合的转变。
基于各时代变迁特征研究,比较了山形水系、建筑设施、园路分布、活动区域4个体现公园空间利用的最基本要素,并将1926—2017年间公园设施与活动变迁(表1、2)与空间利用变迁(图3)相结合,系统分析公园空间利用的变迁过程及特征。
山形方面,公园位置地势平坦,民国时期挖池筑山,在中南部形成起伏的山势,面积9 507m2。新中国成立初期因举办大型活动的需要而移平中南部山体,山形规模(3 055m2)缩减至原有1/3。改革开放至21世纪市民活动呈多样化,恢复中南部山体并增设景亭,重新呈现西北与东南相呼应的空间构架。
图2 中山公园各时期总平面图及主要景观图片[2,11,16]
水系方面,由于公园位于满铁附属地与商埠区形成的市中心,并未像同时期的万泉、南湖公园连接城市水路系统,水系呈点状分布。新中国成立初期虽恢复原有规模,但因改革开放时期拆除了游泳池,缩小筑山池泉规模,水系面积(7 185m2)减少了一半以上。21世纪初西北角改建成小桥溪流的中式园林,修缮了东南部的水景,面积减少至5 929m2。
综上,中山公园地形整体上呈现南北高、中间低的格局,水系呈点状分布,随着时代的发展面积递减,始终未贯穿全园。山形水系在民国时期基本形成,以东方自然山水为主,置入了西方园林元素。新中国成立初期至21世纪虽规模、形状发生了变化,但集中在西北、中南的山水格局并未改变(图3)。
建筑设施共包含8个大类,34个小类。建园时的标志性设施、运动设施、动植物养护设施、游艺设施、管理服务设施均为城市基础服务设施,面积24 089m2,大部分的标志性设施保留至今,成为公园营造的核心;新中国成立初期重建公园,设施面积缩小至18 491m2,增加了亭廊与广场;改革开放末期增加了纪念教育设施,设施规模恢复到民国时期;21世纪公园功能多样化,建筑设施有22小类,面积(33 314m2)较民国时期约增加40%(表1)。
从民国时期保存至今的设施有标志性设施沉池和千代田水塔(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儿童娱乐园仅沿用至新中国成立初期,改革开放时期因规模太小,无法满足市民需求,改在西北侧和南侧设置童乐城、西游记封神榜艺术宫和儿童游乐园。民国时期的标志性设施音乐堂是欣赏“洋乐”的重要场所,新中国成立初期虽有保留,但大规模的文艺节目欣赏更符合市民的需求,因此在公园东侧修建露天曲艺场并沿用至今。动物舍作为公园最早的动物养护设施设置在东北角,改革开放时期因沈阳市动物园成立而取消,21世纪改建为儿童游乐园。植物养护设施方面,民国时期观赏“洋花”是近代城市公园的特色之一,中山公园的花卉观赏区主要设置在沉池与盆栽陈列场,并建温室便于观赏植物过冬。
从改革开放时期新增并保留至今的设施为东门的中山像广场、雕塑园、百花苑。中山像广场因代表中山文化而成为公园最具代表性的设施,21世纪新建文化长廊与孙中山纪念馆强化了公园文化主题。同期增设的自然王国主题乐园、生态广场、自然博物馆,使生物多样性、生态文明理念逐步融入公园建设中。
综上,民国时期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沉池、喷泉、花卉、广场成为早期中山公园的标志性设施,同时“洋花”“洋乐”产生了配套的温室、音乐堂等设施,体现出在东方建设西方公园的尝试。随着公园利用者的改变,仅“洋花”被保留,“洋乐”逐渐从公园内消失。改革开放至21世纪,中山像广场成为公园的标志性设施,取代原有的西方公园主题,成为公园发展核心(图3)。
表1 中山公园设施变迁表(1926—2017年)
民国时期西门为公园主入口,主园路自西门,经沉池、音乐堂与事务所相连于北侧形成环路。园路均为不规则曲线,面积9 125m2。新中国成立初期,公园恢复原有园路,且随露天曲艺场的增建,园路在西北和中南部发生变化,强化了各类设施的空间划分。改革开放时期,公园大力加强东部建设,东入口的中山像广场向西形成约250m的轴线,经中部绕过水源地与西门连接,形成东西核心轴线。此时期的园路通过贯通、围合来明确各主题空间的边界,园路面积增加到17 916m2。21世纪,东入口成为新主入口,为连接增建的各类设施,园路面积提高至30 059m2。
综上,民国时期的园路主要为不规则曲线,有别于传统的西方公园。改革开放时期增设多条直线园路,并打通东西向核心轴线,自然曲线向几何曲线的转变,使公园形成风景式与规则式的融合。另外,园路面积与建筑设施的增加成正比,21世纪随着公园围墙取消,路网更加复杂化,空间可达性变强,园路面积较前3个时期增加一倍,但景观主次关系变得模糊(图3)。
园内活动类型共有8个大类,28个小类(表2)。
民国时期因种植树苗而缺少遮阴和游览的场所,活动仅有运动会和花展,分别举办于公园南侧和西北角。新中国成立初期,户外游泳、棒球因不符合中国北方市民习惯而消失,但花展扩大规模,除菊花外增添了梅花、牡丹、杜鹃等种类。同时,企事业单位组织的节假日游园、文艺演出、灯展成为当时市民主要的活动。文艺演出在中南部的露天曲艺场,灯展在沉池和动物舍。改革开放时期,公共活动减少,亲子类游园活动增加,花展与灯展有所加强。花展区增加百花苑;灯展区增加园中园、儿童游园、画廊、露天曲艺场。另外,为满足市民兴趣,增加了书画摄影、书市、邮市3类活动。此时期公园活动种类(7个大类,23个小类)和频率均达到最高。21世纪初,公园调整管理机制停办书市、邮市,取消灯展。交通便利与经济水平提高使公园利用者变为附近居民,年龄向老人、儿童2个极端集中。节假日游园呈弱化趋势,花展停办多年后重新举办,分布于沉池、中山像广场、生态广场。
表2 中山公园活动变迁表(1926—2017年)
综上,利用者的喜好决定了公园活动种类的变化。民国时期的西方花卉欣赏与运动因不适合北方市民需求而消失,新中国成立初期至改革开放调整为市民活动所需的形式,且改革开放时期活动利用种类与频次达到最高水平。21世纪公园的利用者改变,更加注重文化、休闲和娱乐功能(图3)。
1)时代历史变迁特征:公园建设经历民国、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21世纪4个时期,表现出“尝试西方公园”—“探索中国特色”—“建设中国公园”—“功能多样化,主题不突出”4个重要转变过程。公园在功能上由民国时期“效仿西方”城市公园向改革开放时期“中山文化”公园过渡。在性质上呈现出民国时期殖民统治下被动融合东西方园林,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时期拥有中国特色文化,21世纪主动融合东西方文化的变化过程。
2)空间利用变迁特征:公园以东方自然山水式格局为基调,配以沉池、温室等西方园林设施。民国至改革开放时期主入口在公园西口,至今主入口变为以中山文化为主题的东口,并打通东西向核心轴线。园路密度随时代发展呈逐年增加趋势,且形成风景式与规则式融合的风格。另外,公园利用者的喜好直接影响公园的活动种类,改革开放时期活动种类与频率达到最高水平,21世纪虽增加了多类娱乐设施,却削弱了近代公园应有的文化主题。
图3 中山公园空间利用变迁图
因此,未来的中山公园应在保证城市绿地基本生态功能的基础上,控制游乐类设施规模,保护千代田水塔、沉池、中山像广场等标志性景观遗产,弘扬“中山文化”的公园特色。同时利用“洋花、洋乐”活动,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凸显中山公园文化教育、休闲运动的本质特征。
注:文中图表除注明外,均由作者绘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