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农民夜校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2019-03-19 22:02李建波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9年1期
关键词:夜校教学资源课件

□李建波

一、微课的概念和组成

“微课”指的是以视频等为载体,主要是围绕教学过程中的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所开展的教学活动过程。“微课”的核心内容是制作好的教学视频或教学片段,同时要具备该教学章节的相关教学设计、项目设计、课件素材、教学反思、教学练习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作为依托,并以一定的相互关系和展现方式共同创造一个主题式、半结构化的资源单元应用“小场景”。因此,“微课”既是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单位、教学项目、教学设计、教学课件、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和创造起来的新型教学资源。

二、微课的主要特点

(一)教学时间较短。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教学视频。根据“农民夜校”学习者的知、情、意、行方面的特点,“微课”的时间长度一般在5~10分钟为最佳,一般最长不宜超过15分钟。因此,相对于传统的一节课40~45分钟的教学课时来说,“微课”可以称之为“课时片段”或“微课时”。

(二)教学内容较少。和传统课堂相比较,“微课”的问题和中心更聚集,主题或目标更突出,更适合教师的教学需要。“微课”主要目的是为了突出单元教学中的某个知识点和技能点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教学中的某个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或教学疑难点的教与学的互动活动,相对于传统一课时要完成的大量复杂的教学内容来说,“微课”的内容更加短小精干。

(三)资源容量较小。从微课的占用空间资源上来说,“微课”的视频及相匹配的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Mb左右,视频格式须是支持网络或多媒体播放的流媒体视频格式(如wmv、mp4、flv、rm等),师生可在线观看教学视频,查看课件、课后作业等;也可将其下载并存储到电子设备(如PC、手机、平板电脑等)上实现翻转课堂学习,并打破教学场地的限制。

(四)资源组成“情景化”。资源携带和使用方便。“微课”选取的内容一般要求目标明确、主题突出、教学点完整。它以教学知识点和技能点为主线,结合教学设计、项目需求、运用多媒体素材和课件,通过教学反馈和教学反思以及学科专家的点评,组成一个主题突出、结构多样、形式紧凑的“单元教学资源包”,形成多个“情景化”单位。

三、微课应用于“农民夜校”教学的背景

随着信息化的不断运用,信息化时代的已经来临,信息技术和手段已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方式、获取信息、知识技能的途径已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四川省,“农民夜校”已成为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的典范。在“农民夜校”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学习需求,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智能手机的普及,结合当地群众的实际情况,本文将“微课”的信息化教学方法应用于“农民夜校”的教学之中进行探索。

四、微课在“农民夜校”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学生学情分析。

1.知、情、意、行方面的特点。一是认知特点。文化程度普遍不高,辩证逻辑思维能力弱,但是动手能力较强,观察的稳定性、持久性有待提高。实践经验丰富、但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弱。二是情感特点。学生学习兴趣较浓厚,但是缺乏毅力,难于持久,兴趣随着时间推移而减弱,易产生消极的学习情绪。三是意志力特点。难于坚持,容易放弃,难以做到有始有终,学习过程中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四是行为特点。行为的自觉目的性较差,缺乏明确的目标,自控能力差,课堂中容易走神、聊天、玩手机。

2.学生构成和信息化技术认知情况。一是学生构成。“农民夜校”学生不固定,但是普遍为在家务农和务工的农民群众,且以老人和留守妇女居多。二是信息化技术认知情况。学生都是当地农村群众,接触信息化技术较少,且前期学习中普遍的教学方式传统,接触信息化教学很少。

(二)教学应对措施。一是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课堂学习氛围,切实做到以农民群众学生为中心,尊重每一位学生,因人因地因材施教。二是结合学生的特点,教给学生适宜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三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感觉学习不再枯燥无味,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是根据教学需要,教学地点不局限于室内,可转移到田间地头等。

(三)教学过程。

1.微课制作。一节微课只讲一个技能点、一个问题或者一个知识点,要充分体现微课“微”的特点;同时要兼顾微课的完整性,要突出微课件、微教案、微技能等配套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制作。最重要的一个原则要方便农民群众学生的学习,时间不能过长,同时还要帮助学生下载到手机进行反复观看。

2.微课设计。要体现“简单易懂、语言清晰、因地制宜”的原则,教学设计要带有趣味性,循序渐进,结构和层次分明,适当的归纳总结。让学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学到最重要、最关键的知识和技能。

3.微课运用。微课在教学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翻转课堂,将微课拷贝到农民群众手机当中,结合农民群众学生的特点,通过课前课后或在实践操作时反复观看,以达到掌握技能或知识的目的。

五、微课在“农民夜校”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微课在“农民夜校”教学中还处于初级建设和探索阶段,作为“农民夜校”教学领域的一个新生事物,微课在“农民夜校”的应用实践研究方面还有很大的不足。结合微课在“农民夜校”应用中的一些运用分析,主要归纳总结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微课作品质量有待提高。从微课的开发设计方面考虑,微课程的开发设计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主要包括合理选题、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撰写视频字幕、拓展其他资源等五个环节。而“农民夜校”一般资金有限,师资力量也散而不足,缺乏专业的微课制作团队,要制作出质量较高的微课还需有更多资金和师资的投入。

(二)微课所需的硬件设施条件有待改善。“农民夜校”一般在村文化室或活动室,电脑、投影仪、音响等硬件设施严重不足,或者质量较差,难于进行微课的课堂播放,只能预先下载到学生手机中进行播放学习,不便于教师统一指导和讲解。同时部分农民群众学生的手机仍为非智能机,无法进行微课下载观看学习。

(三)微课制作的难度较大。农民群众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很大,接受程度不同,且多数年龄偏大,要制作一个微课,同时满足群众学生需求非常难。

猜你喜欢
夜校教学资源课件
丰富历史教学资源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四川省盐源县:星光下的农民夜校
高校冰上教学资源社会开放的意义及管理模式
建设“指尖微课堂” 促进农牧民夜校教育上台阶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课件综述——《识字三》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